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历史教科书将翻开新的一页,因为新的夏商周三代年表公布了,它将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229年.

  • 标签: 夏商周 框架 年代
  • 简介:十四所测年代与实际日历年常有误差,所测3000年以远的标本,常短10%左右的年代。树轮校正的实质是使偏近的十四年代复原。石家河文化早期的时间当为3000B,C~2300B.C.,石家河文化晚期(或称后石家河文化)约为2400B.C~1900B.C.。石家河文化早、晚期大约有100年的过渡期。当一些地方进入后石家河文化时,另一些地方仍处在石家河文化阶段。

  • 标签: 碳十四测年 石家河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 简介:为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六十五周年,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史、货币史的研究,由中国钱币博物馆主办,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广西钱币博物馆协办的“激情燃烧的记忆——赵爱国藏央行早期票证展”于2013年12月5日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隆重开幕。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有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文四立、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慧兰、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齐小东、老干部局局长赵文波、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李民、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单强、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

  • 标签: 中国钱币博物馆 票证 早期 央行 爱国 记忆
  • 简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亚洲战场的地位与日俱增。中美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中国战场关系着美国欧洲、太平洋战场的胜败。在当时国内外政治、军羲外交、舆论等因素促使下,美国鼓动英国,经过与中国的协商促成新约的订立,随后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华签订平等新约。废约的胜利使得中国收回了一系列主权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呼和支持。国共两党纷纷发言或举办活动等以表庆贺。同时,两党对废约胜利也抱有警惕并反思中国何以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及卷入不平等条约体系中。随着局势的发展,在对待新约上,国共两党逐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变化,出现分歧并逐渐分道扬镳。1943废约后国共两党的反应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的关系和中国历史进程。关键词

  • 标签: 国民党 共产党 1943 废约
  • 简介:(BC)可以被用于研究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的定居点、农业和环境中研究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放射性测年考古的最重要研究对象。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黑颗粒难以获取。沉积物样品中BC的测定或简单获取通常通过化学氧化与氢氟酸浸出相结合进行。然而,这种方法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无法确定氧化引起的损失量,以及氢氟酸具有一定危险性。

  • 标签: 样品 考古 测量 地层 土壤
  • 简介:利用考古系列样品的十四测年方法,就是把田野考古的层位和文化分期的相对年代序列转换为精度较高的绝对年代序列,从而定出考古事件的日历年代,使误差缩小。此法虽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仍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 标签: 田野考古 文化分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 年代 重要作用 事件
  • 简介:新砦遗址地处中原,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通过应用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于新砦遗址2002年发掘期间出土动物骨的分析显示,家畜的食物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而结合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研究结果,C4类植物应为粟黍。其食物之间的差异表明,该遗址不同种类家畜之间的饲养方式有所不同。

  • 标签: 新砦遗址 家畜的食性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 简介:为了探讨铜盐等腐蚀产物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采用腐蚀膏试验和微电极测试腐蚀电流的方法研究了氯化亚铜、碱式氯化铜、碱式碳酸铜等对青铜试片和铜电极腐蚀的影响,得出氯化亚铜是加速青铜器腐蚀的最有害物质的结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以苯骈三氮唑为主钝化剂的高效防护剂同时改变了氯化亚铜的结构,起到了有效抑制青铜器腐蚀的作用。应用电位活化理论阐述了青铜器粉状锈小孔腐蚀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氯化亚铜加速青铜器腐蚀的多孔电极催化模型。

  • 标签: 青铜器 多孔氧电极 腐蚀与防护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