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渤海是我国以粟末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一个受唐朝管辖的地方民族政权。在长达二百二十八年的历史中,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团结,对东北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组成渤海国主体的靺鞨部族是古代居于东北的四大族系之一(汉、肃慎、东胡、(氵岁)貊),靺鞨的先人,周秦至西汉时称肃慎、东汉称挹娄,魏晋时肃慎和挹娄并称,南北朝时又称勿

  • 标签: 粟末靺鞨 挹娄 民族政权 族系 东北历史 大钦茂
  • 简介:粟特人和渤海国是渤海史研究的新领域,粟末靺鞨在营州期间就与粟特人有密切的关系。粟末靺鞨之迅速崛起、迅速汉化与在营州吸收融合多元文化有直接关系。渤海国建立之后与日本以及东北地区周边古族古国发生商贸关系,在继承肃慎族系的经济文化传统之外,显然尚有粟特商胡的影响。渤海之成为海东盛国,是其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 标签: 肃慎族系 粟特商胡 经贸 渤海国 粟特人 人和
  • 简介:渤海上京龙泉府是亚洲,也是世界中世纪历史上著名的古代都城遗墟之一。它是我国东北及内蒙地区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古都城址,就其保存之完好也是国内仅见的。公元七世纪末。居住在我国东北的秣韬族建立了渤海国,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的上京龙泉府是它的都城,渤海国是唐代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政治研究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积极着手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标签: 渤海上京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文化遗产 简介 遗址 古代都城
  • 简介:我国古代各民族都存在着自己固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具特色的习惯和风俗。同时,各民族在彼此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吸收着其他民族的习俗。唐代渤海人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初步介绍渤海人的各种习俗,以飨读者。

  • 标签: 传统习俗 渤海 唐代 各民族 风俗
  • 简介:伟大领导金正日同志指出:“继承了高句丽的渤海,从七世纪末到十世纪初存在两百余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很大发展,以海东盛国而闻名于世。”正确理解渤海初期的城制和墓制,对阐明渤海的继承高句丽以及渤海的强大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又与如下情况相牵涉,即在一部分人当中把渤海的城制和墓制同落后的靺鞨搅在一起而予以说明,便极大地歪曲了渤海初期的发展史相,于是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

  • 标签: 渤海初期 文物考古 城堡 朝鲜 文物考古
  • 简介:东北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集团割据的地方。公元3世纪,在朝鲜半岛东北部到沿海南部有沃沮,在今江原道至咸镜道的广大地域有秽人居住。西边的鸭绿江中游有高句丽,其北有夫余,东北千里有挹娄^①。挹娄又称肃填、或勿吉,当中国北魏、北齐时,曾派使朝贡,

  • 标签: 渤海 王都 管辖地区 东北亚地区 朝鲜 管辖范围
  • 简介:1995年10月,哲盟通辽市喜伯艾力苏木仓粮窖村东南约4公里处沙丘中发现两座墓葬,墓内分别出土一件铜镜和一件白釉荷叶口瓷碗。铜镜:葵式,背素面、黄铜质,镜背中心纽残,有空洞,镜面由于腐蚀至生锈,不见光泽,镜背边缘处用利器刻有“渤海县官”字款(如图)...

  • 标签: 渤海国 通辽市 临潢府 渤海人 地理志 辽代
  • 简介:关于渤海国史应该属于中国史还是属于朝鲜史的一部分,不能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地去理解一些历史记载,而应当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立足于现在,正确认识过去。凡现在在中国版图以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中国古代的民族或国家;凡现在在朝鲜版图之内的古代民族或国家,都应视为朝鲜古代的民族和国家。而至于跨越现今国境的古代民族或国家,则应视为两国的共同历史,只是在叙述两国的共同历史时,要按照其历史的真实情况搞清其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即可。据此,渤海国的历史无疑应当是中、朝两国的共同历史,两国在撰写自己的国史时都可以将其纳入其中,这是“立足与现在”的问题。所谓“正确认识过去”,也就是搞清历史上的渤海国曾经是属于古代中国而不是古代朝鲜,这一问题的要点即是:渤海国的领土是否曾划入古代中国或古代朝鲜的行政辖区;渤海政权同古代中国政府或古代朝鲜政府是否有过从属关系。

  • 标签: 中国史 渤海国 古代民族 历史记载 古代中国 中国政府
  • 简介:金代历史上有几个非常显赫的渤海世族,或多人身居朝廷要职,或为金皇室外戚,或为历史文化名人,代表世族便有大D家族、张浩家族、李石家族、王庭筠家族以及几位高氏家族等。这些渤海世族皆为辽初迁徙至东京道地区的渤海贵族和右姓移民的后裔,在辽末投附于金,为金朝国家和制度的建立完善贡献卓著,所以没有被迁往中原地区。这些世族基本仍居住在辽东地区内,形成了以辽阳、澄州及辰州为中心的渤海世族集团,是渤海移民后裔在金代以族群形式聚居的最后组织。与辽代皇室一样,金代中前期的皇室依然保持着与渤海移民上层的联姻传统,这种姻亲关系既有助于笼络渤海名门望族,又可以安抚渤海底层民众,有利于其统治,是辽金统治者惯用的手段。

  • 标签: 金朝 渤海人 世家
  • 简介:这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使我们看到许多宝贵的东西。现在简单的谈一下我的体会。一、关于环渤海考古的课题。这个课题是苏秉琦先生一九八六年正式提出来的。苏先生在这时提出这个课题,是有它的背景的。苏先生关于区系类型的理论,他的学术理论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虽然正式提出是在七十年代中期,但可以上溯到1965年,即《考古学报》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七十年代初在河南干校时,就已有深思熟虑,同我们讲到要重视考古学的理论,讲到考古学文化问题,考古学分区问题。当时星期日陪先生搞考古调查,有时也开条探沟(当时尚未有《文物保护法》),先生边走就边讲这些问题。1986年苏先生提出环渤海考古课题,则是在提出区系类型理论以后,以它为指导,并在山东、辽

  • 标签: 考古工作 考古学文化 探沟 苏秉琦 文物保护法 岳石文化
  • 简介:文章介绍了唐代渤海国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釉陶器的类型及特征,并将其与中原唐三彩中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进而论述了渤海国釉陶器的等级、渊源等问题。

  • 标签: 唐代 渤海国 釉陶器 类型 渊源
  • 简介:正2004-2008年,我们对位于蒙古国布尔干、中央等省境内的契丹时期(公元10-12世纪)的城址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古发掘从位于图拉河中游的一些城址中发现了渤海类型的遗物(图一)。这种类型的遗物以往多发现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滨海边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遗址中,而如今这类遗物在蒙古国中部地区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标签: 蒙古国 渤海 文化遗存 中国东北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 契丹
  • 简介:在对高句丽人于旧高句丽版图建立的繁荣昌盛、强大有力达200余年的封建国家渤海的深化研究中,东海岸一带的渤海遗迹的考古发掘占有重要地位。在对东海岸一带遗迹的发掘中,我们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以考古资料更清楚地阐明这一带的遗迹是渤海的遗迹,是渤海的坚强有力的国家据点。

  • 标签: 高句丽 东海岸 渤海遗迹 朝鲜 文物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