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最近,河北省遵化县曹家堡乡化石峪村农民袁喜堂向文物管理所捐献一件1942年初晋、察、冀八路军第十三支队副司令员包同志用过的皮箱。1942年2月17日(正月初二)包同志率十三团一营的一个连和警卫连行军到遵化野户山一带活动时,与日伪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当包同志登上毛家厂西山(俗名马家坟)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敌人击中胸部。受伤后,袁喜堂将包同志背下山,在百姓家养伤,(当时袁喜堂是部队不穿军装的火头军)。

  • 标签: 遵化县 喜堂 百姓家 副司令员 文物管理所 正月初二
  • 简介:史密研究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美国学者也将其译为史密尼恩博物学院,是由二十多个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研究所和博物馆支持、服务机构组成的博物馆群.全部博物馆均为国立,工作人员全部为政府雇员.

  • 标签: 美国史 为政 美国学者 博物馆 支持 研究所
  • 简介:在1994年9月我担任史密学会秘书之前,我曾经很高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柏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机构中工作了35年,并且当了该校10年的名誉校长。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是否未能真正触及学生们的世界,而失去了形成一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方法的机会。回答是肯定的,我错过了和在校生、毕业生的交往。对于我同时代的人来说,教育年轻人是接触未来的一种方法。但我想补充的是,我没有离开教育界,我只不过是从一种教育研究院转到另外一种教育机构去。当年,詹姆士·史密为史密学会确定了致力于“增进和传播知识”的使命,所以150年以来,这个集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于一身的庞大综合机构,便一直

  • 标签: 学校教育 史密森学会 契合点 博物馆
  • 简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不同性质的陈列和展览,都极力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特征的展示方式,以期收到理想的社会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我想结合民俗性陈列与展览的特殊要求,陈述一下我对如何使观众“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的理解和想法。我认为摹拟

  • 标签: 民俗性 美学主张 艺术形象 演示法 展示方式 展示形式
  • 简介: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朱元璋建明前铸行大中通宝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纸币、白银共同构成其时的流通货币结构。因此钱、钞与白银制度同属明代货币流通制度的基本组成内容。在明货币经济史研究中.明钞与银两一直是诸家潜心研究的课题.而对明钱法则尚未及作系统探讨。为此。试考其要。

  • 标签: 明代 商品货币 变迁 流通制度 纸币流通 社会经济史
  • 简介:在唐五代,流行着一种名为“五兆卜”的占卜术,其与龟卜、易筮、式等同为当时官方认可的“卜筮正术”。从传统文献及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五兆卜是以算子为卜具,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一种占卜术,其揲蓍基本上是模仿了《周易》筮法,即用36根算子经过六变而形成一卦,而每变又有五个演算步骤。五兆卜在唐五代时期得到普遍应用,大约进入宋代以后,这种占卜术渐趋没落而最终消亡。

  • 标签: 五兆卜法 揲蓍法 应用
  • 简介:敬造像碑是中国现存造像碑中十分罕见的隋代造像珍品,其名见于志书和一些专业文章,但仅是涉及部分信息,对造像题材和题记均未有完整详细的资料公布。该文对造像内容全面详细的介绍,并对其造像题材和艺术风格进行了初步研究。

  • 标签: 邴法敬造像碑 雕刻内容 造像题材 艺术风格
  • 简介:长子县史有八景,其中慈林晚照一景,至今依然光彩照人,蔚为大观.其所以然之故,盖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上有一座兴寺焉.兴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唐宋明清,历代皆有修葺.建国之后,因煤矿采空区危及寺庙安全,国家又拨巨资,将其原模原样从公路东面之山头,搬至公路西面之山头.

  • 标签: 法兴寺 佛教文化 宗教建筑 历史文化
  • 简介:本文首先对敦煌《华经变》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画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该品画面中“焚身”“燃臂”情节所反映的敦煌华信仰的供佛观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着重表现了“真供养”的供佛观。

  • 标签: 敦煌 药王菩萨本事品 真法供养 供佛观
  • 简介: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件北宋“彭司空买地券”石刻拓片,内容较为特殊,外国学者曾引用过该材料,笔者认为释读有误,并认为《汇编》一书对该石刻性质判断也不对,故而作了重新释读,并对其性质、含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北宋买地券 碑刻 道教 丧葬习俗
  • 简介:新加坡黄汉先生寄来由新加坡亚洲钱币学会出版的新著《日伪政权的金融与货币图说·伪满洲国卷》,连夜展读,欣喜万分。汉先生是新加坡亚洲钱币学会会长。早年曾在日本留学,曾出版过《日治下的马来亚(新加坡)及其货币》,新著为其计划的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余者为《日伪政权的金融与货币图说·伪蒙疆区卷》、《华北伪政权卷》、《汪伪政权卷》。

  • 标签: 日伪政权 伪满洲国 新加坡 黄汉森 货币 金融
  • 简介:楚国有三种纪年方法,即序数纪年、岁星纪年和大事纪年。大事纪年较多见于楚简和铜器铭文,于是许多专家认为大事纪年始于楚人。但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资料,西周早期就有以大事纪年的方式,因此大事纪年并非始于楚人。齐国铜器铭文和陶文中也有不少大事纪年资料。楚国和齐国都继承了周人的大事纪年方法。

  • 标签: 大事纪年法 西周 楚国 齐国
  • 简介:荣是归义军时期继洪辩之后的第二任都僧统。依据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翟荣的二篇《邈真赞》的相关记述,我们可对翟荣的宗教信仰有大致的了解。其一,荣不仅本人重视戒、定、慧三学的修习,而且作为“三学教授”,他还督促指导其他佛家弟子修习三学。其二,荣不仅精通律学,还是一名兼信南北二宗的禅师。其三,荣的禅宗信仰渗入中观思想。

  • 标签: 翟法荣 佛教 信仰
  • 简介: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本《推人九天宫/九天行年灾厄》,是中国古代较为简便实用的一类禄命书,主要通过九天(宫)与年岁相对应以推人运命祸福,其底本很可能在南北朝、隋唐之际既已形成。敦煌本九天行年书写至少源出两个系统:一是来自本土的九天行年禄命书,一是改编自佛教文献《梵天火罗九曜》。当九天行年禄命书因其义理简单在晚唐五代中原地区失势时,却因同样的缘由而在边陲敦煌以不同来源、多种版本的方式广为流行,这种文化信仰非同步的背后,映现了唐宋之际敦煌与中原社会区域文化差异的一面。

  • 标签: 敦煌禄命书 九天行年 区域社会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四川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已颁布实施八年了。八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依法行事,尽心尽职,在保护和利用文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同时,在实施“两”中,也还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为进一步保护好文物和完善文物,有提出来共同研究之必要。一前几年,川南一带,挖坟盗墓、文物走私的犯罪活动猖獗,据初步统计

  • 标签: 文物法 管理办法 文物保护法 文物古迹 各级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华义记》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华(经)义记》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华义记》卷三的S.37皆非法云《华义记》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华义记》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
  • 简介: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工具。它是用粗细、长短基本一致的小竹棍或小木棍(也有骨头、玉石、金属、象牙)制成的,又称为筹、策、算子等。算筹是古代中国独创的、最有效的计算工具,它不仅能进行数(整数和分数)的四则及开方运算,还能表示许多复杂的内容,用算筹进行的计算就叫筹算。

  • 标签: 新莽 泉布 算筹 记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