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955年,在山西省榆次市苏村发掘了明晋裕王墓,墓主人为第十一代晋王朱求桂。该墓的发现对于认识明末社会政治、厘清晋藩王世系,以及订正《明史》等文献记载中的一些谬误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该墓的材料都没有得到详尽披露。本文在整理出土材料的基础上,从墓葬形制、建筑构件、随葬器物等几个方面对该墓进行了简要报道,并对墓志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解读。依据墓志并结合文献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解读朱求桂家世以及朱审烜的命运;其二,以晋裕王为切入点探讨晋藩王对明代礼制的遵循;其三,对晋藩王陵兆域进行梳理,在整理其分布地点与范围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晋藩王陵与同在山西境内的代藩王陵、沈藩王陵兆域的异同。

  • 标签: 明代 晋裕王 墓志 晋藩王 兆域
  • 简介:山东寿光纪国故城出土的东汉时期器物,对研究故城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出土的立雕凤鸟镂孔熏炉造型优美;"永寿二年朱提"铜洗体现汉代"朱提"青铜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当时齐、滇地区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

  • 标签: 寿光纪国故城 东汉
  • 简介:2013年8月,供电部门为铺设电缆在御窑遗址中心区域开挖长沟,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跟随施工进行现场清理。在电缆沟中部、距地表深约80厘米的地层中发现大量白色瓷泥堆积,在白泥中出土了两件白釉刻花盘、少量器物坯体和瓷质八足支烧垫具等遗物。根据地层叠压和出土遗物判断,发掘者认为此白色瓷泥堆积是建造于洪武时期,永乐时沿用,又废弃于永乐时期的御器厂大型陈泥池的遗留物。白泥层下的夯实基础中,亦有少量出土物,虽较为粗糙,但曾塑烧,当是元代遗存。

  • 标签: 御窑遗址 瓷泥堆积 白釉刻花盘
  • 简介:反假人民币工作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随着反假货币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反假网络的逐步完善,假币犯罪活动得到一定遏制。但从当前形势看,反假货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假币伪造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段、技巧不断多样化、智能化,对反假货币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近年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当前反假人民币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及措施,希望对维护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维护人民币信誉和人民群众利益,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反假货币工作 反假人民币工作 货币流通秩序 人民群众利益 金融生态环境 人民币信誉
  • 简介:山西博物院自创立以来,经收购、征集、捐赠等多种渠道,累积收藏了大批古籍图书,其中不乏古籍善本特藏。本文简要介绍了山西博物院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及部分古籍特藏,并以在古籍、图书的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思考。

  • 标签: 山西博物院图书馆 古籍整理编目 古籍保护研究
  • 简介:根据2018年6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工作协调会会议纪要,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决定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以下简称“丝路博物馆联盟”)秘书处改设在国家博物馆.即联盟牵头单位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调整为国家博物馆。

  • 标签: 国家博物馆 丝绸之路 秘书处 联盟 国际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