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一、武侯祠名联金秋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我陪远方来的久违挚友游成都武侯祠,她们欣然读起悬挂在武侯诸葛亮殿内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落款为“光绪28年冬11月上旬之吉,权四川盐茶使者剑川赵潘敬撰。”友人随着便问我对联的背景历史来。遗憾!平时我不太留意,虽曾读过相关报道和史料,

  • 标签: 成都武侯祠 轶事 诸葛亮 名联 落款
  • 简介:<正>成都在唐宋之际,城内城外即出现许多私家花园。元明两代稍逊。至清代私家花园增加,公家花园亦有六处之多,及人民国诸园毁弃殆尽。而成都仿效西法正式兴建公园,则起自清代宣统三年(1911)。其时,清廷驻防成都将军玉昆,他热心与四川省劝业道道员周善培谋商兴建公园、戏园诸事,并从八旗营房培修专款中划拨五千两白银作为建园基金。方案既定,由周善培组织设计施

  • 标签: 公园 史话 成都 边桥 私家花园 纪念碑
  • 简介: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四川简阳人傅崇矩编撰的《成都通览》一书,由成都通俗报社陆续印出。此书在“成都之有期游览所”中介绍。

  • 标签: 清朝末年 成都市 武侯祠 昭烈庙 昭觉寺
  • 简介:唐朝末年,以黄巢、王仙芝为首的唐末农民大起义,使已是垂暮的唐朝名存实亡。但是随后起义失败,大小起义军和地方豪强趁机抢占地盘。经连年混战,几经沉浮,北方的朱温于公元907年灭掉唐朝,建立梁,史称后梁。此后,唐、晋、汉、周等朝廷相继建立,为了与前代相区别,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廷并称五代。与此同时,南方则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南唐、吴越、吴,楚、闽、南平、南汉、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公元907年—974年)。

  • 标签: 唐朝末年 成都 王建 起义军 割据政权 朝廷
  • 简介:历书,又称“历日”、“宪书”、“通书”等,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有关数据的书。自先秦以来,它就对民间社会生活起着强势的范导作用,被称为民间社会实用文化的一种权威解释文本。

  • 标签: 历书 刻印 成都 民间社会 社会生活 权威解释
  • 简介:蜀中是有名的酒乡,自古即多酒馆,传世文献对此多有记载,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炉卖酒曾传为美谈.20世纪的成都酒馆也很有名,且与全兴美酒有着不解之缘.本文即以亲身经历对此作了记述,展示了富有情趣的民俗风情.

  • 标签: 酒馆 全兴美酒 烧房 酿酒作坊
  • 简介:<正>成都武侯祠(含惠陵、昭烈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郊,历史悠久,享誉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入门,高檐重殿,廊廨相连,四围古柏森森,偶有微风送来隔叶黄鹂婉转啼鸣,荷香扑鼻,珠椟生辉,堪称锦城一处颇显幽静的文物胜地。历史上在成汉李雄据蜀(304-334年)时期,成都少城始建孔明庙,约于唐初易入成都南郊惠陵东侧,与刘备昭烈庙毗邻,两分各祀。祠庙曾经南宋重修,明代两次重建,惜毁于明末战火,仅幸存惠陵刘备墓一冢和唐碑一通。原有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肖晋用撰《唐平南蛮碑》、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苏端撰《先主庙碑》、唐

  • 标签: 成都武侯祠 诸葛亮 刘备 惠陵 古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正>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取消了对洋教的禁令,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的传教活动渐趋活跃。由于四川僻处西南,水陆交通极为不便,外国资本主义对四川的经济侵略,无论掠夺资源或倾销洋货均不如沿海便利。所以,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四川进行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外,尤其加紧了宗教、文化侵略。自1840年,法国传教士范约瑟只身潜入四川活动开始,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洋教在川势力恶性膨胀。1891年,四川已有七个外国教派(外方会、内地会、圣书公会,美以美会、浸礼会、伦

  • 标签: 教案 洋教 成都 文孙 教堂 四川
  • 简介: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物古迹极为丰富,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尚有待批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待批的第四批成都市级文物傈护单位19处。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 成都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宗教
  • 简介:《山海经》里的《海外》和《大荒》两经;笔者以为是同一部书的两个不同版本。上古书籍在传抄过程中不断增删改易,是常见的事,所以很古的书中也会混进稍晚的材料。该书主要是我国西部的地理书,大致以昆仑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部分。从内容来看,《海外》四经所记比较原始,并且有系统性;而《大荒》四经则次序杂乱,又混进一些较晚的材料。不过,有些信息却十分珍贵,能弥补《海外》之不足。

  • 标签: 《山海经》 《海外》 《大荒》 历史地理学 成都市 中国
  • 简介:简介成都武侯祠由汉昭烈庙即刘备庙、诸葛亮武侯祠、刘备墓惠陵、三义庙和园林区五个部分所组成,并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修建而成的。

  • 标签: 武侯祠 刘备 诸葛亮 历史时期 修建 简介
  • 简介:成都青羊宫古窑址地处西郊浣花风景区东端,系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游览区名“陶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成都隋唐窑址文管所筹措资金,着手二期改建配套工程。该项工程遵照“成都陶瓷博物馆”总体规划方案,依照川府(1994)170号文件精神,在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区7亩地内实施。“陶苑”园庭改建设计方案,聘请草堂博物馆园庭专家杨永木负责设计。方案经市文化局、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委托郫县古典建筑公司施工;

  • 标签: 古窑址 游览 遗址 隋唐 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区
  • 简介:成都名胜万里桥谭良啸横跨成都老南门南河的万里桥(俗称老南门大桥),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古桥。它既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古迹,历史志籍记载颇多,文人吟唱也不绝于书上。一、桥名典故万里桥大约始建于公元前秦国蜀守李冰任中,距今已有二...

  • 标签: 成都 马可波罗 名胜 武侯祠博物馆 北斗七星 元和郡县图志
  • 简介:一、地域环境。1989年~1991年,成都市龙泉驿区博物馆在日常性的文物访查过程中,于龙泉镇南的长柏村境、镇东合龙村南境、以及龙泉乡长远村境、黎明村境、新光村西境等多外农家院落的屋边墙角、檐前房后、阶沿阳沟、粪池猪圈,乃至附近一些田坎堰头,发现不少类似东

  • 标签: 成都市 地域环境 墓葬 墓庭 墓室 砌建方式
  • 简介:引言成都市,东经101.4度、北纬30.6度,位处中国的西南。成都从来就被公认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 标签: 成都市 风水 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
  • 简介:距今4000多年前,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上,在北纬15度~40度之间,以城市起源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文明曙光,分别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非的尼罗河、南亚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跃然升起,普照着亚非大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它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最终脱离了野蛮状态。由于城市对文明社会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 标签: 成都市 地方史 三星堆遗址 史前文明 农耕文明
  • 简介:近读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成都文化博辞典》(2000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辞典》),承蒙编者《后记》告知:“这本成都历史上的第一部文化辞典”,“无疑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因而获益匪浅。同时,亦如编者《后记》所言,既是成都文化史上的一项首创,

  • 标签: 《成都文化文博辞典》 魏承班 王宗弼 历史考证 成都市 华阳县
  • 简介:金牛区营门口乡的黄忠村,原名鸡矢树。附近的岳家坝,曾有农民在挖甘蔗窖时发现了一块残碑,上刻有“刚侯黄忠字汉升之墓”,另有一块玉牌、颅骨及铠甲、佩剑等残物。清道光五年(1825)被授湖北天门县而未赴任的田主刘沅(字止唐,号纳如,双流人)认为:黄忠病逝葬在陕西定军山(今勉县境)下,但依封建礼制也可抉柩回成都附近安葬;既有石碑发现,理应修复。于是他发帖筹资,拟兴建黄忠墓。官场上的人认为此举办的崇敬敬先贤,发扬国故的好事,均乐于捐助。

  • 标签: 中国 成都市 文物古迹 黄忠墓 “大西”遗迹 四川
  • 简介:1957年至1991年,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先后在城区内外各个建筑工地上为国家收集零散的文物,并附带着手对出土文物的调查工作。30多年来,经我发现的汉代陶井遗址(其中也包括砖井)就有200多处以上,并多次发现汉代陶井的井围上饰有绳纹。属汉代陶制井圈的占四分之三,属汉代砖制井圈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汉代一口水井用砖制水井的一般在七、八层左右,每一层大约有六匹砖左右。每匹砖两头有榫眼,连接扣成一道环形的井圈。砖制井的砖长一般在41厘米,

  • 标签: 成都市 汉代水井 考古学 砖制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