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的主要形制有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石室墓、土坑墓等四大类型,其中以砖室墓和土坑墓居多,圆形、单室为主,土坑墓以洞室墓为主。装饰有砖雕、壁画、建筑彩绘、泥塑等,其中大多数墓葬采用多种装饰技法相结合的装饰风格。从宋至金墓葬形制渐趋多样,装饰内容逐渐成熟、复杂。

  • 标签: 河北地区 宋金时期 墓葬 形制 装饰
  • 简介:康乐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南端。在1083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回、汉、东乡等九个民族的25万人口。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景观独特、风土人情各异、民族文化鲜明浓郁。先民遗留的文化遗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了黄土高原粗犷的景观和农牧交汇的田园风光。

  • 标签: 康乐县 文物遗存 临夏回族自治州 民族文化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 简介:2008年发掘凉城蛮汗山南麓的水泉墓地,共清理战国中晚期墓葬27座。墓为土坑竖穴,墓向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少数有木质葬具,存在殉牲现象。随葬品有陶罐、短剑、鹤嘴斧、带钩、牌饰、扣饰、骨弓弭、各类珠饰等,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铁制品。据随葬品和殉牲等葬俗分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类墓葬存在明显差异,此现象与以往发掘的毛庆沟和饮牛沟墓地有共同之处。

  • 标签: 东墓地 凉城县水泉 发掘简报
  • 简介:位于崇信锦屏镇的关村古堡,约建于清同治时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它是村民确保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理想防御避难场所。古堡设计构思奇特。选址得当;坐落的地势三面环沟,南面靠山;环形围墙和壕沟设计合理,门路奇异险要.防卫设计精密。古堡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单体建筑技术,建筑群体紧密组合,空间布局协调有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址。

  • 标签: 古堡 遗址 保护
  • 简介:正一、地理位置及概况200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城以西约20公里处的忻州窑子村发现一片保存完好的东周墓地,发掘期间在该墓地的西侧冲沟以西的缓坡上又发现一座被破坏的晚期墓葬。该墓葬与东周墓地为冲沟相隔,南部坡下即为忻州窑子村所在。该墓葬破坏较为严重,根据清理情况可知墓葬形制应为竖穴土坑墓,尺寸不明。墓坑内人骨已被扰乱,仅对随葬品进行了简单的清理。清理出土

  • 标签: 墓葬形制 辽代 竖穴土坑墓 忻州 随葬品 文物考古
  • 简介:1997年1月,四川中江悦来镇月耳井村九社“磨人湾”两座宋代石室墓被发现,考古工作者闻讯后迅速赶往现场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两座墓均为土圹石室墓,出土了大量陶俑等器物。两墓深受唐宋时期流行的道教堪舆风水思想影响。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可知两墓的年代应为南宋中期。

  • 标签: 月耳井村 宋墓 石室墓 堪舆
  • 简介:我国近代的机制制钱从诞生到消亡仅历时二十多年,这个时期距今也不过百年左右。然而,由于对机制制钱的重视和研究不够,错误认识比比皆是,不少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福建铸机制制钱的争议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光绪十一年(1885)福建是否在福州船政局铸造机制制钱;二是光绪十二年(1886)福建是否在省城水部机器局铸造机制制钱;三是所谓的“宝漳”机制制钱(彩一图1)是否福建所铸。

  • 标签: 福建省 制钱 福州船政局 错误认识 铸造 光绪
  • 简介:2011年10月,考古工作者对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的情人堡和烧香粱子2处古代遗存进行了小规模的勘探和试掘,揭露出1座石砌房址,出土或采集了一批陶器、石器、骨角器、动物骨骼等遗物。初步判断时代为战国至西汉时期。

  • 标签: 四川木里县 娃日瓦村遗存 情人堡 烧香梁子 战国至西汉
  • 简介:2011年,我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构筑研究平台。全馆职工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经过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圆满完成。现将2011年全年重点工作要览如下: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上级主管部门 创新工作机制 内部管理 研究平台 团结协作
  • 简介:自安山城位于吉林通化市北郊,对该山城的年代和性质的认识学者们意见不同,笔者通过对已有的自安山城考古资料的简单梳理,根据山城防御设施的建筑特点、出土遗物的特征与邻近城址的建筑特征及相关城址、遗址出土遗物的对比分析,基本可以认定自安山城石质城垣的建造和使用时间均为高句丽时期。

  • 标签: 吉林省通化 自安山城 年代
  • 简介: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丰都汇南墓群会仙堡、祠堂堡、水井湾、吊脚崖4个发掘点共发掘墓葬33座,墓葬形制分为土坑墓、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和砖室墓三类。出土器物丰富,主要有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以及少量银器和玉石器,另外还出土了大量铜钱。墓葬时代大体可分为西汉、新莽、东汉和六朝4个时期。各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有所不同,其中土坑墓的年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的年代为东汉早期,砖室墓的年代从东汉至六朝。

  • 标签: 重庆市丰都县 汇南墓群 汉代 六朝
  • 简介:此次在先秦遗址的考古调查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较少,且部分遗存上限可能已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遗存发现较多,早期为典型的高台山文化遗物,晚期为具有宝山文化特征的东周遗存。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介于早晚期之间一类新的遗存,可能会填补该区域的考古空白。

  • 标签: 青铜时代早期 早期铁器时代 叶赫 吉林省 先秦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存
  • 简介: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甘肃博物馆、美国李自健艺术基金承办的“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祖国巡展兰州站”.于2012年6月9日至2012年8月5日,在甘肃博物馆隆重举行。这位中国旅美画家。首次应邀来到甘肃兰州,并带来了由画家历年创作的210余幅作品所组成的油画大型巡回个展览。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油画 李自 兰州 人性 巡展
  • 简介:为庆祝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甘肃博物馆特从辽宁博物馆引入《丹青巨匠艺术宗师——齐白石书画作品展》以飨观众。本次展览是从辽宁博物馆所藏300余件齐白石作品中遴选出的100余件艺术精品,内容涵盖立轴、册页、书札、扇面以及印章等多个种类,题材广泛,精品荟萃,以齐白石的艺术历程为线索,分为早期、中期、盛期和晚期四个单元,让广大观众能够高层次、多角度地了解一个真实的齐白石。并切身体验这位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从中尽情领略一个世纪的中国绘画之美。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书画作品展 艺术精品 齐白石 丹青 宗师
  • 简介:2012年3月6日,“2012中英文物艺术品保护学术交流”巡回讲座在甘肃博物馆首战拉开序幕。该讲座由中国文化连线(英国)和甘肃博物馆联合主办,并得到《21世纪经济报道》的大力支持和赞助。此后,该讲座还将在北京保利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广东博物馆、深圳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做巡回学术交流。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文物艺术品 学术交流 讲座 保护 《21世纪经济报道》
  • 简介:本文通过对古林和龙市柳洞图们江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所获得的石器及石器的剥片方式、加工技术、原料利用情况等分析,对该遗址石器制作技术、古人类文化与周边环境、原料资源以及人类的适应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推测其属于东北地区以石叶、细石叶石核及其制品为主要特征的细石器工业类型,并与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发现的某些遗址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文化交流。

  • 标签: 旧石器时代晚期 遗址 东北地区 剥片 图们江流域 古人类
  • 简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什肃省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甘肃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员、甘肃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改琴书画作品展将于2012年3月30日——4月15日在甘肃博物馆隆重举行。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书画作品展 捐赠仪式 政协委员 副主席
  • 简介:一个好的陈列展览,应当能够为观众创造一次舒适且有效的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博物馆需更加深切关注观众的观展,将之纳入陈列展览的评估体系,并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观众评估体系。文章采用跟踪观察法,以广东博物馆历代端砚艺术展览为例,立足于观众观展体验,从观众的停留时间长度、观展路线和展线吻合度、观展重点和展览重点吻合度三个角度出发,尝试对该展览进行效果评估。

  • 标签: 观众 观展体验 陈列展览 评估体系 跟踪观察法
  • 简介:2011年8月20日,本刊委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系潘守永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覃琛对湖南博物馆陈建明馆长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学术访谈,原文27000字,限于篇幅,此次仅刊发关于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人生感悟三部分。编辑略有删节。以下访谈中,“陈”是陈建明的简称,“潘覃”是潘守永、覃琛的简称。

  • 标签: 湖南省博物馆 博物馆学研究 陈建明 馆长 访谈录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志愿者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志愿者事业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事业,博物馆志愿者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结合甘肃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实践情况,就西部地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其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 标签: 西部地区博物馆 志愿者工作发展的方向 问题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