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的清代大型民居陈家桅杆,是清代同治三年1863年由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营建。因其宅前竖有双斗双石桅杆的功名标志,俗称陈家桅杆,为川西平原仅存集住宅、祠庙、园林、学堂一体的复合式传统大

  • 标签: 成都市 陈家桅杆 文物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
  • 简介:20世纪在甘肃的天水和敦煌出土了不少古地图资料.这些地图资料的史学价值很高。天水放马滩秦汉墓葬出土的木板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纸地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地图。敦煌藏经洞所出的星象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全天星图.“坟地图”、“宅舍田园图”是唐宋民众生活生产的真实反映.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反应了唐人绘制地图的一般原则。天水、敦煌出土的古地图资料对于研究中国汉唐文化、社会、建筑及地图绘制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木板地图 放马滩纸地图 敦煌星象图 敦煌坟地图 宅舍田园图 《五台山图》
  • 简介:甘肃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肃成为中西交流的通道。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秦安、天水、庆城、山丹发现许多三彩、石雕和青铜质地的胡人俑。他们大多衣着华丽,特色鲜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域胡人特色鲜明的服装,丰富、充实了现有唐代胡服的资料。作者根据文献、考古和石窟壁画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考辨。

  • 标签: 西域胡人 古丝绸之路 服饰 隋唐 馆藏 中西交流
  • 简介:“孙币”铸民国十六年说质疑傅为群“孙币”即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有多种版别,其最常见者之明显特征为“六角星”花纹(图一)。钱币界一般多认为此币“铸民国十六年”基本已成定论。但是,笔者近来查阅20年代上海银行公会档案,发现此说有误,故提出商榷意见。1927年,北伐胜利,6月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饬令停铸袁头币,改铸孙中山头像币。据南京造币厂厂长汤钜呈称:“职厂遵饬改铸孙先总理像新式国币,因绘样镌模种种手续尚需时日,在新模未成以前奉准暂用民国元年先总理开国纪念币旧模印铸,以济金融,成色重量仍照旧例办理,现在业经出币,已分运中国、交通、中南、盐业、大陆、金城、四明各银行分别销售,除将新模督促进行,一俟成就,立即更换所有现铸纪念新币。”①以上史料说明:1927年(民国16年)开铸的“孙币”用的是旧模,即民国元年(1912年)开国纪念币的旧模。此币1912年3月由南京造币厂铸造,正面为孙中山侧面像,中文:“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背面为英文“中华民国”及“壹圆”,当中则为中文“壹圆”字样,“五角星”在下面两旁,钱币界称“下五角星”(图二)。所以此种“下五角星”有铸1912年的,亦有铸1927年的。又据南

  • 标签: 开国纪念币 版别 南京造币厂 民国元年 侧面像 新模
  • 简介:廖红主张科技馆的教育应体现出科技进步对人类思想、道德、观念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提出,科技馆的教育不要拘泥“授业、解惑”,而要更深层次地探讨有关科学知识、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和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只有改变了陈旧的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才能为科技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 标签: 科技馆 科技教育 社会问题 思想教育
  • 简介:四川境内出土或传世錞述略幸晓峰已知四川境内出土或传世障14件,其中环钮1件,小障(明器)1件,虎钮12件。小于是1986年4月成都无线电机械工业学校基建工地出土。通高7厘米,同出一批战国青铜器,定为明器①。文献记载四川发现两例。《周书·卷...

  • 标签: 小田溪 历史博物馆 文献记载 四川 春秋战国 中原地区
  • 简介:多友鼎、四十二年速鼎记述了西周与猃狁(或戎)的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发生在何地?“长父侯杨”,杨又在何地?前杨国之灭与后杨国肇建是有因果关系的。“杨姑”究竟是晋侯邦父的夫人,还是杨侯的夫人?

  • 标签: 杨国 尚父 杨姞
  • 简介:小邾国与胙国是姻亲国,邾友父鬲是小邾君为其嫁为胙国夫人的女儿制的媵器,本应随其女儿陪嫁到胙国,而却随葬在小邾国贵族基地。邾友父鬲和l号墓的年代为春秋早期,胙国被灭也在春秋早期。二者年代相同,绝非偶然巧合。其原因应与胙国灭亡的重大变故有关。当时邾友父的女儿很可能未及出嫁胙国就灭亡了,也可能已经出嫁到胙国,在南燕兼并胙国时为避难而逃回到母国,同时也把媵器带到了娘家,或仅仅是把媵器转移到了小邾国,后因胙国灭亡,媵器便留在了母国,为其兄弟亦即第二代小邾君所得,到第二代小邾君或其夫人去世时,便把这些媵器随葬在墓中。如果此说不妄,则又可反证胙国灭亡的更为具体的年代。

  • 标签: 小邾国 胙国 媵器 贵族墓地 春秋早期
  • 简介:<正>大伾山位于縊爻嵌镄?平地突起,山势险峻。山上古柏参天,寺庙林立,历代名人所书碑碣及摩崖题记星罗棋布,是中原地区之名山。在山东侧的悬崖峭壁上,刻有王铎手书的“仙崿”、“鹭涛虎岫”和“再至青坛”三处摩崖石刻(图一、二、三)。它的发现,为研究王铎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王铎,河南孟津人,也称王孟津,字觉斯,号嵩樵、石樵、痴庵、嵩淙道人、雷塘渔隐等。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卒于清

  • 标签: 中原地区 二十年 明万历 孟津 河南 摩崖石刻
  • 简介:石拱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北侧山梁崖面上。是陇东地区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石窟寺遗存。石窟距地表5~10米,东西长120米,从西向东排列,共有15个窟龛。其中2、6窟造像被砸毁,1、12、13、14窟大面积塌毁,4、5、7龛风化严重。其余大部分洞窟内曾经住过人,洞窟壁面及其造像表面结有很厚的一层古铜色烟垢。

  • 标签: 造像题材 考释 石窟寺 北朝时期 陇东地区 华亭县
  • 简介:5月中旬。应中国钱币学会古代货币专业委员会的邀请,赴江苏常州参加“吴越与早期钱币学术研讨会”。会议的晚上,与各地的老朋新友相聚一堂,期间承上海博物馆周祥先生告知。他的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纸钞的书即将出版。一周之后,我果然收到由邮局送来的挂号印刷品,打开邮件。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册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中国古代纸钞》。当晚,我暂停手头的其他工作。迫不及待地将全书从头到末认真拜读一遍.不知不觉时将拂晓,一时难以入睡,便打开电脑,敲击键盘,略陈心得。

  • 标签: 古代货币 中国钱币学会 中国古代 关中 上海博物馆 学术研讨会
  • 简介:为探索先周时代以至西周初年周人的活动地域和陇东地区先周文化的发展历史,运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甘肃崇信家湾出土的先周至西周早中期16件青铜器的金相组织、合金成分和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发现有13件为低锡青铜,3件为高锡青铜;就制作材质而言,共有锡青铜5件,铅锡青铜8件,铅青铜、CuS-nPbAs四元合金和CuSnPbFe四元合金各1件;其中4件经热锻加工制成,12件为铸造加工制成。5件铜盆中的4件是目前经金相分析确认的最早的锻打成形青铜容器。本工作为甘肃地区先周至西周时期青铜器和青铜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 标签: 甘肃于家湾 先周 西周 青铜器 铸造 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