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总结、吸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出土文字资料中"■"的分析为切入点,将出土实物资料中的伏兔、轴饰等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指出部分学者认为"■"与"轴饰"为一物的观点不确;"■"仍应从前人之说,指"用来捆缚伏兔的革带"的物品。更多还原

  • 标签: 金文 车饰 画■
  • 简介:<正>一九八二年十月,于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411号房址内发现一幅地。地位于室内靠近后壁中部的居住面上,以黑色颜料绘制。地的前方是一圆形灶台,隔灶台与室门相对。“地画中有人物和动物图案。上部正中一人,高32.5、宽约14厘米、头部较模糊,犹如长发飘散,肩部宽平,上身近长方形,下部两腿交叉直立,似

  • 标签: 大地湾 地画 动物 仰韶文化 祖先崇拜 三位一体
  • 简介:甘肃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曾对甘肃河西水陆进行过两次调查。一次是1998年8月,一次是2002年9月。两次调查已发现甘肃河西古浪、山丹、民乐、武威四个县市博物馆中馆藏水陆486轴。这些水陆过去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藏于库房几

  • 标签: 甘肃 水陆画 水陆法会 信仰民俗
  • 简介:作为扬州八怪之首的梅大家,金农的梅花极富魅力。他以梅为参禅,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禅境,引人入胜。

  • 标签: 禅境 金农 扬州八怪
  • 简介:2013年8月16日.“黄永玉九十展”在我馆开幕。如同黄永玉先生一贯的行事风格.“照老办法.开门就看。不剪彩,不演讲.不搞研讨会”。九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用他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文化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

  • 标签: 黄永玉 画展 行事风格 力量
  • 简介:一1982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房址F411地面上发现的绘画,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建筑绘画作品,在考古学、人类学及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大地湾地

  • 标签: 大地湾 新考 湾画
  • 简介:我对河西水陆的专注始于1994年。十年来,在甘肃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八次深入河西各县市博物馆调查水陆的收藏情况,现已基本摸清了河西水陆的收藏数量和保存现况。

  • 标签: 河西 敦煌研究院 敦煌学 文物 简述 收藏
  • 简介:黄慎《聋哑和尚》为赣州市博物馆藏品。纸本,62×132厘米。背药葫芦、身穿补衲衣、足登芒鞋之聋哑和尚。采药时见一蝙

  • 标签: 黄慎 博物馆藏品 衲衣 纸本 采药 时见
  • 简介:汉代画像,简称汉,是我国两汉时期的重要美术作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造型,造型既是绘画、也是雕塑的特征。所不同的是绘画在平面上描绘可见事物的形象,所表现的对象十分广泛。而且在再现对象的形貌神情和丰富色彩方面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而雕塑则具有实际的长度、高度和深度的“三维空间”,

  • 标签: 汉画 画像 汉代 两汉时期 探源 雕塑
  • 简介:水陆是以图像遗存为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涉及历史、民俗、宗教、艺术等方面丰富的信息,如果以"图像学"研究方法入手,深入发掘水陆的各种文化内涵,使之不仅成为艺术史、美术史的研究素材,而且更可能成为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史,乃至整个文化史研究的经典范例。

  • 标签: 水陆画 水陆法会 图像志
  • 简介:明代仿宋《雪景山水》为绢本,局部设色,纵157、横74.5厘米,是山西省博物馆于1961年从北京宝古当购得。画面主要表现冬雪后的农村自然山势景色,抒发绘画者对祖国锦绣河山和农家生活之热爱,属于写实山水。画面远景是巨嶂高壁耸拔的山峰,峰顶满是点叶树丛,气势雄伟。中部悬岩山顶柏树丛中寺庙建筑,高低参差,古朴典雅。

  • 标签: 山水画 雪景 明代 赏析 省博物馆
  • 简介:在中国古代,自先秦以降就一直有绘制历史的传统。《楚辞·天问》中保留有关于历史的记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述了从六朝至唐宋时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并且还阐明绘历史时必须遵守真实性的创作原则。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中,保存有不少历代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同时也保存有不少各代画家创作的描绘当时人物或社会凤物、习俗的作品,流传至今也可列入历史的范畴。在西方世界,历史上也都有绘制历史的传统。现存的西方历史同样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画家创作的历史题材的绘画;另一类是不同时期画家所描绘当时社会生活的绘画,流传至今,也属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中国,画家在学习西画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历史的新尝试。新中国建立后,历史画出现了新的热潮。历史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两点:第一要重视历史的真实性,第二是作品的艺术性,相辅相成,缺—不可。

  • 标签: 历史画 历史题材真实性 艺术性创作原则
  • 简介: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他身高九尺,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须飘洒胸前。他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威武雄壮。这便是我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武圣人——关公。

  • 标签: 诗画 风雨 关帝 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
  • 简介:<正>中国的绘画艺术,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世界艺术长廊中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这一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异彩纷呈,名家辈出;所形成的流派,亦是非常繁富。宋朝以来逐渐形成的“文人”,便是众多流派中一支突出的异军。“文人”的兴起,不仅对后来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在一个时期内,左右了中国的画坛。因此,对中国“文人”的起源、流传、艺术特色和影响等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中国绘画演进的全过程;对于人们欣赏和鉴定中国绘画作品,亦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文人画 中国绘画 作品 书法 山水画 支派
  • 简介:郎世宁与脱胎瓷器彩王佐才,杨小农郎世宁系意大利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一七一五年)由欧洲以传教士身份派来中国。他善翎毛、花卉、人马、狩猎,尤以马最出名。到北京后不久遂成为宫廷画家。在中国渡过五十年生涯,卒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西洋画在...

  • 标签: 郎世宁 脱胎瓷器 宫廷画家 珐琅彩 六六年 蛋壳瓷
  • 简介:洛阳北魏时期的世俗石刻线艺术,作为陵墓装饰雕塑艺术的一种形态,多见于此期墓葬中的石棺、石棺床、石室、石墓门及墓志之上,自明末清初以来,已发现多件。其中著名的有宁懋石室(孝昌三年,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孝子画像石棺(存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元融石棺、元谧石棺、秦洪石棺、元文石棺、王悦石棺、升仙画像石棺、元日韦石棺(武泰元年三月十六日)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石棺床、石墓门(楣、框、扉)、石碑座等。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遗存数量较为丰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姿百态,本文试图对其本身的艺术风格和它在中国造型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 标签: 北魏时期 雕塑艺术 石刻 洛阳市 画像石棺 艺术发展史
  • 简介:明代中晚期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推动了明代绘画中以园林为表现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加,成为明代绘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园林并不是简单的“清风朗月”、“小桥流水”的园林山水景观的再现,而是文人画家市隐心态的流露。

  • 标签: 明代 园林画 隐逸思想 市隐心态
  • 简介:10月20日至30日,桂林博物馆精心推出的漓江绘画论坛系列活动,“当代百家桂林”赴澳门展出。

  • 标签: 当代 桂林市 绘画展览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