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笔者收藏有一枚宝库新(在古钱中,因两皆背文故称),该币穿上下汉文“新”,穿左满文“宝”,穿右满文“库车”,外径25mm,穿径正面8mm,背面7mm,厚4mm,重15.2g,红铜质。载于杜坚毅编《新疆红大全图说》书中(359页D27—129)。

  • 标签: 新疆红钱 满文 古钱 铜质
  • 简介:一、迪化宝新局最后的铸币光绪十二年(1886年),新疆巡抚刘锦棠为使天山南北两麓钱币统归一律,决定成立“迪化宝新”局,改铸红。从传世至今的宝新局红上能看到,开炉初至后期(至少在光绪三十二年前),宝新局铸币质量都比较好,轮郭凸显,币文清晰,重量标准。但最后由于原料用尽,以及全国广铸铜元的影响,宝新局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停炉。

  • 标签: 铸钱 库车 新疆巡抚 光绪 刘锦棠 铸币
  • 简介:笔者喜欢“开元通宝”钱币,许多年来收藏了各式“开元”几百种,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红铜质地的“开元”了,因为这种材质的钱币当属唐代西域唐守军铸造的,无论在币文、型制上都以内地标准铸造出。如果不是材质上的不同,我们是无法区分出它们的铸地的。

  • 标签: 出土 库车 “开元通宝” 钱币 铸造 唐代
  • 简介:1991年8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伦掌乡盂村古钱窖藏中。该窖藏内涵分丰富,时代上起战国一化钱,下至两晋时期的对文、埏环。其中出土一枚,实属罕见,可谓上述时期古钱币中的孤品,似应引起泉界注意。该径29、穿宽10、郭厚1.8毫米,重6.5克(图1)。

  • 标签: 出土 古钱币 两晋 战国 时代 时期
  • 简介:崇宁重宝,北宋徽宗赵估崇宁年间(1102—1106年)铸,文隶书,直读,均为当。版式分大、中、小样多种,大多光背无文,背文当“”者极为少见。然背不乏背星或月纹者,且大多位置不正,形状各异,不成定式,可能系范型受损、流铜形成。有纹者,笔者未见资料报道或谱书拓图。即便其它北宋文者亦很少见谱载或资料刊出。

  • 标签: 宋徽宗 崇宁重宝 北宋 钱币 历史
  • 简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后,在新疆先后设立了七个铸局,仅阿克苏地区就有三个铸局(乌什、阿克苏、库车)。现就阿克苏博物馆馆藏阿克苏,库车钱局代喀什噶尔局铸红的版式和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 标签: 铸钱 喀什 清政府 乾隆 版式 新疆
  • 简介:库车王府位于库车县林基路路,全称是“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1759年,当地维吾尔族首领米尔扎·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为表彰其功绩,册封他为“一品扎萨克达尔汗”,到新疆和平解放时,世袭亲王共计十二代。从第六代回王开始,清政府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了王府。20世纪初,原“库车王府”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2004年,库车县政府投资1300万元,根据最后一代亲王达吾提·买苏提的回忆,在原址重建。新建的“库车王府”为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主要由王府展区、龟兹博物馆展区、古城墙展区等部分组成。

  • 标签: 库车县 王府 维吾尔族 和平解放 20世纪 政府投资
  • 简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徐州市博物馆文物商店的橱柜里展销新出土的300余枚崇宁通宝、崇宁重宝折,其文挺拔,边廓深峻,绿锈斑斓,无流通磨损痕迹。笔者当时初涉古钱,兴致甚隆,遂各选购一枚。其中一枚崇宁通宝折间布绿锈,背面平整均匀,周边厚薄一致,无锉磨痕迹,直径33.8mm,穿径8mm,厚1.8mm,重7.4g(图1)。

  • 标签: 北宋钱 平面 成因 80年代 文物商店 博物馆
  • 简介:咸丰时期各省多设铸局,所铸制钱品种繁多,以其形体憨重,书文精妙,鹤立于泉群榜首.堪称清之俊。但其中的存世极少。今介绍一枚新得宝苏局咸丰重宝当五十,径52.3mm,穿8.5mm,厚3.9mm,重56.4g,铜质金黄。两字体类同一脉,品相尚佳。纵观体,经过锉磨加工,锉痕遗存清晰可见(彩页①图1)。查咸丰泉谱,宝苏局所铸的咸丰重宝当五十大版别较多,主要有缶宝和尔宝,宽缘和窄缘,钩咸和撇咸等。

  • 标签: 咸丰重宝 合背钱 咸丰时期 宝苏局 9mm 铜质
  • 简介:清朝同治年间,刚刚平息了“太平天国”的战乱。中国的东南“海防”(日本侵犯台湾)和西疆的“塞防”(浩罕汗国军阀阿古柏侵犯了新疆,随后阿古柏分别与英国女王派遣的驻英殖印度的托马斯·道格拉斯·福赛斯使团暨沙皇派遣的沙俄使团,签署了出卖中国领土主权的、盗开中国西大门的“协议”,很快,沙俄军队也侵占了伊犁)先后告急!

  • 标签: 流通货币 铸造 库车 光绪 同治年间 太平天国
  • 简介:2008年6月,我在藏宝楼古玩市场淘宝,从来自河北省承德市古玩商贩手中获得一枚宝直局咸丰重宝当,为了补缺,经讨价还价,最终以110元成交。据卖者讲,铁是他从承德市郊农民处收集而来。

  • 标签: 咸丰重宝 铁钱 古玩市场 讨价还价 承德市 河北省
  • 简介:晚唐,藩镇割踞,出现了五代国的局面,福建属闽国。闽太祖王审知,字信通,唐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唐昭宗李晔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封琅琊王。唐亡,梁太祖朱温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又加拜中书令,封闽王。审知殁于后唐庄宗李存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在位二十九年。嗣后由其长子延翰、次子延钧、孙继鹏(延钧之子)、三子延羲、四子延政相

  • 标签: 永隆通宝 铁钱 子延 闽太祖 开元通宝 后唐庄宗
  • 简介:咸丰在清代历史上处于重要时期,在内忧外患,财政困难形势下,不得不采用铸造大钱的办法来弥补当时的危机。咸丰品种之多,数量之大,版别之杂,铸局之广,文之繁,为历朝所罕见。铸用的金属材料有铜、铁、铅、锡等。

  • 标签: 咸丰 宝泉局 铸钱 大钱 钱文 版别
  • 简介:五代时,北方草原的契丹族逐渐强大,建立了辽王朝(史称西辽),并自行铸,存世均少,尤以早期为甚。据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记载,辽太宗天显元年(926年)铸“天显通宝”。另据宋志强、王立强编著《中国古钱币库》记载:辽代第一为小平“助国元宝”和“壮国元宝”。其后为契丹太祖天显元年(926年)铸天显元宝目前仅发现一枚,已流入日本,较天显为早的天赞年间(922年)是否铸有天赞元宝,尚有争议,所见实物多认为是安南

  • 标签: 铁钱 铸钱 小平钱 古钱币 契丹 辽代
  • 简介:2015年“十一”大假期间,笔者在新疆奇台县吉布库镇一位哈萨克族牧民家中偶尔发现一块形似树权的铜件。仔细端详,上面留有完整钱币五枚及一个残缺半枚钱币,字迹或隐或现,但还是可以断定正面为汉文“咸丰重宝”,背面为左右满文“宝迪”、上下汉文“当”,由此确定是咸丰重宝宝迪局当铜钱树(或可称为钱币铸造残次品待回炉件),遂欣然购得(见下图1、2)。

  • 标签: 钱币铸造 咸丰重宝 新疆红钱 宝宝 历史 哈萨克族
  • 简介:癸酉新疆喀什造中华民国当红文铜币采用的是民国纪年。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建立之后采用的国家纪年方式,由中华民国政府规定颁布。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正式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通电各省,颁国号为“中华民国”,不再使用帝制的年号,并改用公历,此后发行的货币上大量使用民国纪年。癸酉新疆喀什造中华民国当红文铜币,是民国时期新疆省政府发行的最后一种纪年铜币,以下简称喀什“癸酉文”铜元。

  • 标签: 中华民国政府 铜币 喀什 红钱 临时大总统 民国时期
  • 简介:笔者身为广东人,一直以收集本地古代历史货币为已任。朱元璋在广东省铸的大中洪武大小五,传世极为稀少,即便在本省亦难得一见。二OO一年春,经泉友从中作缘,笔者从某藏家手中得到一枚洪武通宝广大钱(见图)。此泉为早年出土的传世品,黄褐色包浆,色泽深沉柔和。地章及笔划间残存的坚硬泥锈,即便用刻刀亦难剔落。此正面文较好,唯背面“广”字因笔划繁多以及长时间流通磨损而不甚清晰。

  • 标签: 洪武通宝 大钱 钱文 出土 古代历史 背面
  • 简介:在清代新疆红中有三个朝代铸造过“当五”铜钱。最早是道光八年首铸道光“八年五”与“八年”。道光“八年五”、“八年文汉字“道光通宝”,背穿上“八年”,穿下“五”、“”,左满文,右维文纪局纪地阿克苏,“八年五”比“八年”略小,用意是新普尔比值与内地平一文兑换内地五文(因是纯铜折兑)它是限南疆地区通用的地区货币,实际上是南疆维民在当地都做一文行用,“八年”只起到纪年作用。

  • 标签: 道光通宝 新疆红钱 南疆地区 “五” 阿克苏 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