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种超越文化冲突的存在,世界遗产自从概念诞生起,就因其世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近些年在遗产申报与审批过程中以及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爆发出来了诸如不同国家为相近或相同遗产的“所属权”引起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矛盾的发生,本质上就与世界遗产的本质相背离。回归遗产的本体价值是世界遗产的本质与目的的内在要求。

  • 标签: 世界遗产 本体价值 回归 文化冲突 世界性 多样性
  • 简介:文化层与自然层王建新1830年至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查尔斯·赖尔(CharlesLyell)发表了《地质学原理》一书,引发了科学界和思想界的一场革命。对地质地层学原理的阐述,是他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揭示了地球表面的自然堆积从早至晚相因层积的...

  • 标签: 文化层 自然层 层堆积 全新世 环境与气候 考古学文化
  • 简介:武威天梯山石窟自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的重视。窟区内现存的第十三号大佛窟与6个完整的小洞窟除外.还有1927年地震时塌陷的残窟十一个,加之窟区内红砂石岩壁上隐约可见的小佛龛.足有二十个之多。

  • 标签: 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病害 自然 2001年 1927年
  • 简介:非洲文化艺术在19世纪以来的100多年中,对于西方影响之深广,不言而喻。许多两方艺术家如马蒂斯、毕加索、高更等,更是汲取了非洲艺术的智慧和精神,他们都对非洲文化元素与艺术样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汲取与模仿,创造出了许多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 标签: 艺术展 非洲 自然之美 19世纪 文化艺术 艺术样式
  • 简介:模拟和再现自然,一向是明清江南造园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明末清初计成、文震亨、李渔等人园林文字的解读,从中国人的大自然崇拜开始切入,提出江南丈人身处富庶的江南都市,却充满山林之想,他们渴望在园林中,通过视、听、触、嗅、味等感官的具体投入,加上内在情感的融入,来实现身心的释放和灵魂真正的自由。为了再现自然,他们采用了一系列造园手法,如珍视自然事物本身、归纳自然造型法则并加以无拘无柬的灵活运用,不以人工枉夺天巧等等,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明清江南园林是对宋代文脉的继承,它所体现的格调高致的人生境界,对东方和西方都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江南园林 大自然 计成文震亨 李渔 文人文化 人生境界
  • 简介: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自然博物馆等非正式教育场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资源和教育人员的优势。2015年4月建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馆展出的各类生物标本超过1万件,库藏标本28万余件。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利用展出的标本、实物开发了近100个教育课件,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各类人群,使成为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的理想场所。文中还以具体课程为例,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生物多样性认知教育中的探索。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认知教育 自然博物馆
  • 简介:2005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8周年纪念日。1841年1月26日,侵华英军强行占领香港。1842年8月下旬,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60年又割让九龙。1898年,英国趁列强瓜分中国之机,强租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230个岛屿,租期100年。至此,英国所占香港领土面积多达1095平方公里。

  • 标签: 香港特区 97回归 纪念币 《南京条约》 周年纪念 回归祖国
  • 简介:10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政府主办的“流失海外龙门石窟文物回归庆典”在洛阳龙门石窟礼佛台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菊梅等领导同志出席并为回归的佛像揭幕。

  • 标签: 洛阳龙门石窟 国家文物局 回归 庆典 海外 流失
  • 简介:从博物馆的发展史来看,美术馆无疑是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我国,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的影响,美术馆与博物馆在体系上一度呈现分离状态,它们之间的业务联系也非常疏远。近年来,美术馆界开始了从"展览馆"向"博物馆"转变的路程,致力于使美术馆成为最具特色的博物馆类型之一。

  • 标签: 美术馆 博物馆 疏离 回归
  • 简介:建国以来,我国自然博物馆事业虽有较大的发展,但是步子不是太快。就其水平而言,确实在逐渐提高,不过与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经济实力强大国家的同类型博物馆相比,差距还较大。特别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在突飞猛进,而自然博物馆事业就其总体上来说显

  • 标签: 自然博物馆 自然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增强吸引力 陈列展览 工作人员
  • 简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博物馆建设如今是一浪高过一浪。针对目前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自然博物馆如何创新使陈列更加生动、富有特色,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标签: 自然博物馆 陈列 现代 国家综合实力 博物馆建设 中国经济
  • 简介:近年,有学者相继发表《科学研究必须按科学规程操作——“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三)》、《在反思中前行——为“夏商都邑暨偃师商城发现30年学术研讨会而作”》文章,断言“过去30年间围绕‘早商文化研究与夏文化探索’经历的曲折道路,已使人们的认识在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郑亳说“崩盘”。然而,这样的断言因不符合证明规则,有违学术史而落空。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郑州商城 商都亳 夏商分界
  • 简介:本文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古环境的关系,它试图初步阐明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保护古环境中的任务。这篇论文共有三部份:第一部份综述了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中揭示出的大量的古环境的信息,例如恐龙足迹不仅可以为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多样性提供古生物的证据,而且由于它能显示岸线的走向和沉积旋迥,因而为了解化石产地的古环境提供更深入地洞察能力。第二部份总结了从生物种群的盛衰兴亡追溯古环境。第三部份则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标签: 自然历史博物馆 动物群 喜马拉雅鱼龙 盛衰兴亡 腕足类 古地中海
  • 简介:自然类藏品所承载的信息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该藏品作为自然属性所含有的"物性信息",另一个是物品成为藏品过程中被不断加载的"人为信息"。在新博物馆学研究中,涉及藏品的研究,更本质的被认为是对藏品信息的研究。把自然类藏品的物性信息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中剥离出来,用以跨学科的信息研究使用,是此类藏品值得尝试的一个新领域。一个理想的博物馆藏品库,其藏品信息应该是以要素的形式详尽完备存放的,并且具有智能化的提取系统,以便于从不同角度对藏品进行信息研究和重新诠释。博物馆的使命维系在"藏品及其承载的信息"得到更科学理性的延续使用。因此,拓展藏品数据信息的可持续化使用,等同扩充了博物馆对社会可持续化发展需求的响应。

  • 标签: 博物馆藏品 藏品信息 自然类藏品使用
  • 简介: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看待新问题1.关注“第二课堂”的社会效应自然博物馆是面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思想及方法、宣传科学成果及其作用,举办科普教育类型的展览及相关活动,引导公众走进自然、解读生命、培植生活情趣的公益事业部门。

  • 标签: 自然博物馆 创新思路 “第二课堂” 自然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 社会效应
  • 简介: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全民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科普教育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关键。肩负着社会文化教育责任的博物馆,有着其他教育机构不具有的优势。而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在增加人们的科技意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加强全社会的科普教育,自然类博物馆责无旁贷。

  • 标签: 科学文化素质 自然博物馆 科普教育 高科 社会文化教育 教育机构
  • 简介: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人类在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将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史前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研究史前文化除应注重考……

  • 标签: 先民 史前 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