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中坝藏族乡牙脑村的夏隆坚巴沟。央又叫班摩曲,藏语的意思是山沟中险峻的圣地。乐都的央与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兴海县的知嘎尔贝、平安县的夏哇日齐名,为"安多四"之一,藏语称"普拉央静房",是历史上藏传佛教僧人静修而出名的地方。乐都央确实是静修的绝妙圣地。

  • 标签: 央宗 乐都 静修 中坝藏族乡 兴海县 夏隆
  • 简介:马一浮先生(一八八三——一九六七),号湛翁,晚号蠲叟,浙江绍兴人。近现代国学大师、书法泰斗,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一九五三——一九六七)。时值文史研究馆成立六十周年暨马一浮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以马一浮先生亲属丁敬涵女士捐赠给文史研究馆的马一浮先生部分遗墨作品举办展览,并结集出版《儒文翰》。谓之“儒”,是因马一浮先生被学界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谓之“文翰”,则因其诗文与书法饱含丰富的生命底蕴与活泼的精神生气。

  • 标签: 儒宗 文史研究馆 马一浮 浙江绍兴 国学大师 三十周年
  • 简介:汉中行中原逐鹿射天狼,失意蹉跎暗自伤.路阻寒溪心忐忑,坛临褒谷气昂扬.奇谋巧计收秦栈,铁戟金戈困霸王.可叹残碑哀亱月,河山带砺看张良.齐天乐·留侯庙紫山南麓柴关岭,真元气凝幽径.黛瓦碑亭,青砖祖殿,玉案檀香铜鼎.钟呼鼓应.看鹤舞丹庭,木兰花盛.雾起风生,纵横争斗有谁胜?

  • 标签: 《李宗培(七首)》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 简介:元稹与唐穆(李恒),虽为同时代人(元稹生于779年,卒于831年;李恒生于795年,卒于824年),但李恒贵为天子,元稹仅一普通臣子,本无缘相识相交。只因偶然的机遇,使元稹因穆而宠荣,史传误传因宦官而升职,并因此贬诽元稹。此后的研究著作沿袭旧说,并忽略了元稹又因穆而含冤的史实,歪曲了元稹的本来面貌。本文对此稍加剖析,以辩明是非。

  • 标签: 唐穆宗 宠荣 牛元翼 王播 河朔 研究著作
  • 简介:上一个马年(2002年)的秋天,《人物》杂志发表了我的一篇题为《阎临:品端学粹之士》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史学家阎临的生平。1904年,阎临生于山西五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先就读于阎锡山任校长的私立至川中学,后半生的遭遇泰半由此而来。1924年考入重华书院,得以结识梁漱溟,师生之间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同年加入狂飚社,经同乡高长虹介绍认识鲁迅。后赴法国勤工俭学数年,1929年入瑞士弗里堡大学学习,机缘巧合成为罗曼·罗兰的助手和忘年交。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后,一度回国任教。不久,再赴瑞士攻读博士学位。

  • 标签: 阎宗临 《人物》杂志 1904年 农民家庭 勤工俭学 大学学习
  • 简介:<正>马融,四川成都人,早年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研读西洋文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轰轰烈烈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回族人民爱国自不后人,1938年夏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以下简称回协)后又迁至陪都重庆,于1939年7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办公机构,正式开展实际工作,以发动回民积极参加抗战。当时,马融在复旦大学任教授,被选为回协常务理事。之后我应聘到重庆回协工作,结识了马融,我先主编《会刊》,后被

  • 标签: 回族学生 回民 讲习班 唐柯三 教授 回教
  • 简介:汉,芮城县陌南镇石坡村人。祖籍陕西洛南,自小家境贫寒。有一年,当地遭到严重旱灾,为了一家5口人活命,父亲一担挑从洛南山逃荒落脚到石坡村,住在别人家的破窑洞里,以给人干活养家糊口。

  • 标签: “独杆子队” 张宗汉 中国 军事生活 生平事迹
  • 简介: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祝家庄人,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军阀之一。张昌自幼家境贫寒,仅读过几天学堂,斗大的字不识几筐。早年因为逃避赌债,亡命关外,做过警察,当过土匪。此人颇讲江湖义气,喜欢耍些小聪明,自认为很有才气。武昌起义后,张昌在上海参加了光复军,奉

  • 标签: 张宗昌 生平 张作霖 封建礼教 李鸿章
  • 简介:前言自欧阳修《六一诗话》之后,两宋间产生了大量诗话著作。郭绍虞氏《宋诗话考》(1979年,北京,中华书局)的著录多达一百三十九种,但除了诗话的辑本和近乎诗歌选集者外,大多篇幅寥寥。而其中南宋葛立方(?-1164)的《韵语秋》二十卷,尽管也有与其他诗话重复的内容,但并不是只抄录已有诗话,而是发表撰者自己的意见;且在此类诗话中,堪称规模最大者。葛立方在《跋》中自述撰写这一大部头诗话的意图道:凡诗人句义当否,若论人物行事高下是非,辄私断臆处而归以之正;若背理伤道者,皆为

  • 标签: 韵语阳秋 葛立方 《六一诗话》 宋诗话考 诗歌选集 尊经阁
  • 简介:久雨初晴.艳阳天气,从福州市区乘汽车越过闽江大桥.到达南台岛南端的乌龙江边,有一个山明水秀的乡村.这就是近代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的故乡岐村。在岐人口处东边的公路上,

  • 标签: 故乡 严复 启蒙思想家 民主主义
  • 简介:话说程风雨桥夕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个有山必、绿、有水必清、风景秀丽的地方。在云雾缭绕的山道溪谷间、青山碧水的田园中,可看到一座座雄伟壮丽的木构建筑物-独具风韵的侗乡风雨桥。从三江县城古宜出发,驱车北去20公里,来到林溪乡的林溪.只见溪...

  • 标签: 风雨桥 程阳桥 侗族 建筑艺术 民族文物 三江县
  • 简介:明代学于隆庆三年(1569年)开始正式设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最后完成,历时49年,先后共设置约30所。然对明代学设置的原因,学术界无人问津。本文细绎史料,认为明代学的设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初建立的宗室教育机制的固有缺陷是明中后期设置学的内在原因;天顺以后王府官选用制度的蜕变、宗室犯罪率上升及犯罪类型多样、随着宗室人口剧增带来的禄问题是促使学设置的外在因素。

  • 标签: 明代 宗学 宗室犯罪
  • 简介:砚,文房四宝之一,按产地素以广东肇庆(旧称端州)的端砚为上佳,按石品花式又以有石眼者为名贵。石眼是指砚石中含有自然形成的彩色饰点,以其似石之眼而为名,甚为难得。有风眼、鸲鹆眼、象牙眼、鹦哥眼等类别。石眼越多,其砚当然越发珍贵。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馆珍藏的一方端观,不但有石眼,且石眼有101个之多,故名百一砚,又名百一眼砚,堪称国之瑰

  • 标签: 广东肇庆 中国通史 国宝 文房四宝 历史博物馆 自然形成
  • 简介:典籍觞滥于人类文明之始,是人的创造物,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获得了独立于世的意义,为自然之物,无需顶礼膜拜,也不必禁焚抽毁,然而在历史上,典籍的命运神秘莫测,或被神化,或被禁毁,典籍崇拜现象时有发生,祭书即是现象之一。

  • 标签: 藏书家 黄丕烈 臧荣绪 典籍崇拜 古代藏书 儒家学说
  • 简介:1958年,随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嘹亮的歌声,我离开了首都北京。经半月的艰辛路程,于当年“五一”前夕.抵达雪域高原的古城拉萨。这是我第一次进藏,那年我24岁。

  • 标签: 西藏 波密曲宗 民主改革 拉萨 政治史 封建农奴制度
  • 简介:文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将军,更是一位抗倭英雄,官至一品,见史见志。笔者遍寻史料,并进行实地调研,始得略见其传奇人生,遂加整理而成此文。

  • 标签: 将军 实地调研 传奇人生 明朝 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