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在贵阳市与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增进与友好城市的交往与合作,促进两城市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同时为学习和了解国外畜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受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市长马克·贝尔·布施和澳大利肖海文市市长格里格·华森的邀请,贵阳市组成了以市政协主席王选才为团长的澳大利、新西兰考

  • 标签: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农业体系 精神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国际合作
  • 简介:从外交演进的轨迹来看,澳大利参与朝鲜战争是谋求在地区乃至国际性事务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并树立英联邦国家的自主外交形象.广义地分析,澳大利参加朝鲜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敌对行动.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澳大利参与朝鲜战争是为了消弥澳大利与美国之间的分歧,密切与美关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建立澳美同盟创造条件.

  • 标签: 澳大利亚 朝鲜战争 冷战 澳美同盟
  • 简介:在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侨居在澳大利的数万名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和侨居国人民并肩战斗,用各种形式投入波澜壮阔的世界反西斯斗争,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而,由于年代较久和史料收集方面的原因,澳大利华侨华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巨大而卓越的历史贡献,一直鲜为世人所知。本文就多年搜集的相关史料,从成立各种救国团体,筹款筹物;组织各种集会与宣传活动;直接参军作战或在后方服务三个方面对澳大利华侨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功绩进行简要评述,重点探讨抗战时期澳洲华侨华人捐款的新特点,以弥补侨史学界研究的不足。

  • 标签: 澳大利亚 华侨华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简介:2007年11月24日,持续数月的澳大利联邦大选尘埃落定,澳大利反对党、也是该国最大的政党——工党最终击败了试图五连任的自由党一国家党联盟,有着"中国通"之称的工党领袖陆克文取代连续执政十一年的约翰·霍华德,成为澳大利第二十六任联邦总理。现年五十岁的陆克文英文原名凯文.拉德。他是地地道道的西方人,但他在年轻时就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并能说一口流利的京味儿普通话。在澳大利政坛,陆克文如新星升空一般迅速崛起,担任工党党魁不到一年就成功入主内阁,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位能说流利汉语的国家领导人。

  • 标签: 澳大利亚工党 自由党 澳大利亚联邦 迅速崛起 普通话 大选
  • 简介:笔者惊喜地在澳大利饱览了“一个澳大利人在中国”的专题展览,看到了多达400余件的中国古代和近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文物,它们当中有唐代的王佩、玉带钩、玛瑙镇纸和名贵的墨玉镇纸以及鎏金带钩,唐代景泰蓝发管等。瓷器方面有明代冰冻纹白瓷瓶、双耳大肚青花瓷瓶、清乾隆年的盖茶碗、八仙彩纹碗和同治年的薄胎碗,还有明代紫红窑变蒜头瓶、方口青花大瓷瓶、青花瓷笔筒等。铜器很多,有明宣德年制双耳香炉、夔龙纹薰炉和清季荷花纹面盆、手炉、锁、蟹、蜥蜴,以及尊、祭器等。在蜀锦方面,有清代凤凰牡丹缂丝挂屏、人物画条幅、钟馗捉鬼挂屏和木雕人物挂屏等。民间艺术品有清末民初时期的玉帝、八仙年画和题字扇面及门神版画等。而色彩斑斓的

  • 标签: 罗杰斯 澳大利亚人 中国文物 玛格丽特 博物馆 四川人
  • 简介:英国的殖民征服与统治剥夺了澳大利土著应有的公民权地位,使得“第一民族”长期处在一个备受欺凌的社会境地。与此同时,澳大利土著争取自身权益尤其是公民权的运动也从未止歇过,并从1920年代起进入一个有组织领导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中,土著争取公民权运动不仅不断走向深入,而且其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并在1967年迎来了一次决定其公民身份的全民公决。土著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除土著群体自身努力与斗争之外,非土著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与支持可谓弥足珍贵,当然与“白澳政策”的日渐褪色也存在重要关联。

  • 标签: 澳大利亚 土著 全民公决 公民权
  • 简介:作为澳大利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杂志,《中国研究》的视角和观点不仅体现了澳大利学者的主流观点,而且因为撰稿者集中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其观点和研究方法体现了国际上对当代中国研究的前沿。这些学者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城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指出在新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对当代中国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研究》 改革开放 当代中国研究
  • 简介:经省政府批准,福建省地方志系统组成以省方志委副主任杨建国为领队,省志辅导处处长陈建新、志书编辑处处长陈伟庄与南平市方志委主任卓建武、宁德市方志委副主任胡志华为组员的专业考察组.于2005年8月23日至9月3日,对欧洲有关文献收藏整理机构的工作及对福建历史文献资料的收藏情况进行了考察交流。其间,先后走访了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图书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法国东方语言学院,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肖邦大学等。虽然我们的出访时间正处于欧洲各国的夏季休假期,但通过邀请方的协调安排,还是考察了有关机构.并与其中一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 标签: 交流活动 维多利亚 编辑 法国国家图书馆 研究会 地方史
  • 简介:作者访朝回来后,听到有人说朝鲜的经济像我们的困难时期(六十年代初)政治却是“文革”时期!他说:也要看到一些正面的东西,例如朝鲜的全民义务教育和全民公费医疗,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标签: 记忆 “文革”时期 六十年代 困难时期 公费医疗 义务教育
  • 简介:在近20年内,我曾四厦门。厦门,曾是海防前线;而今,它又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四次到这里虽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但所见的人和事以及厦门金门的"两门"关系的发展变化和升华,仍感受到海峡两岸关系的主流向良性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 标签: 厦门 海峡两岸关系 改革开放 发展变化 金门 大陆
  • 简介:黑沉沉的海水,挟着怒涛,仿佛怨你、恨你。碧悠悠的青山,对着你看,笑容可掬;他在前面欢迎!在后面送你!静悄悄的地球,南极到北极,看不见一点自然界的美。东洋、西洋,美在哪里?你到扶桑去游,是不是目的在求美?红灼灼的花儿,把金般的世界映得通红了。你到了,排山倒海的革命潮,好像挟着“血和泪”送你一程。存统———即施存统。1920年6月16日夜(摘自1920年6月19日《民国日报》副刊,费民声提供)送存统日本@费哲民

  • 标签: 《民国日报》 施存统 自然界 南极 北极 扶桑
  • 简介:中国文坛泰斗郭沫若,在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旅途中,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里,曾三次到过香港。从1927年的第一次算起,恰好"十载一来复",每隔十年去一次。离群孤雁隐居香港郭沫若第一次去香港,是因南昌起义失败,他到香港暂避风险。20年代中期,郭沫若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8月1日,在南昌的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领导北伐战争中的共产党员和受到共产党影响的三万余人,发动了南昌起义,"八一"的枪声在召唤郭沫若。8月3日,他与张发奎商定解散了政治部,张发奎邀他同去日本,他谢绝了,而决定与李一氓、阳翰笙、梅龚彬等人奔赴南昌,并于当晚上了路。郭沫若一行于夜半时分安抵南昌,在起义军军部与周恩来、贺龙等人重逢,彼此紧紧拥抱,显得格外亲切。这时

  • 标签: 郭沫若 香港 周恩来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传奇色彩
  • 简介:<正>1950年底,我原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15军45师全体将士集体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现谨将本人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前后的一些经历散记于下。再见了,祖国!1951年2月,部队在邯郸某村过了春节,将装备换成苏式武器,还开大会处决了三个携抢和煽动别人脱离队伍的罪犯,然后上火车出发。列车上,大家很大的愿望是望一眼北京城,可是列车到了丰台即转向东北方向,大家都

  • 标签: 爬起来 抱柴 行军锅 往前走 阿妈妮 告诉我
  • 简介:1937年7月7日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使日本内阁认为对华侵略在政治上须设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机构。这个机构叫什么才适当呢?虽然最明确的是“对支”(即对中国),可称为“对支院”,但须兼顾到有官厅的意味,有政治的目的,还要对任何事变进行处理。

  • 标签: 同盟 日本侵华战争 内阁 侵略 中央 统一
  • 简介:无论是守卫广阔的疆土,还是发动大规模的远征,抑或是平定内外的叛乱和镇压附属国的反叛,述帝国都需要组织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小,战争伤亡和兵役的豁免等原因,述本身可以应征的人数却在减少,因此它不得不通过收编俘虏、征召异族流放者、附属国士兵和阿拉姆部落成员入伍等途径扩大兵源。尽管非述士兵扩大了述帝国军队的规模,但是由于他们的民族饱受述的虐待,他们做出重大牺牲却无缘与述人一起分享战利品,于是他们消极对待述的征召,非述士兵军纪败坏,因此,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述帝国的军事实力。

  • 标签: 亚述帝国 军事实力 亚述人 萨尔贡二世 阿淑尔 阿拉姆
  • 简介:根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同爱尔兰共和国都柏林动物园协会签订的大熊猫展出协议,经我国国务院批准,1986年5月4日林业部及四川省林业厅决定,由平武县选派一名兽医、一名饲养人员护送该县的两只大熊猫前往爱尔兰共和国进行为期100天的展出;同时派一位同志出席展出开幕式。

  • 标签: 大熊猫赴 赴爱尔兰
  • 简介:1943年5月10日晚,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乘专车回官邸,途经市郊化龙桥下坡时,因方向盘失灵撞及路旁电线杆,由于车身激烈震动而引发脑溢血,卧床两个多月而逝。病中的一天,蒋介石及林于辛亥革命前在九江创立“浔阳阅书报社”时的知己吴铁城等前去探望,林指着墙上挂的手书“抗战必胜”条幅,再三重托各位,抗战到底,勿忘光复台湾。蒋即捂胸坚决保证:“请主席放心,台湾必归祖国怀抱,以挽赎国家于台湾省骨肉同胞之亏负。”林在不能言语、神志不清的弥留之际,仍不断喃喃自语:“……台湾……台湾林森,字子超,号长仁,晚年自号青芝老人。1867年3月16日(清同治六年二月十一日)出生于福建闽侯尚干凤港乡一个商

  • 标签: 孙中山 兴中会 林森 台湾 清政府 英华书院
  • 简介: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诗人臧克家随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到台儿庄,历时10余天,先后三次深入战地进行采访。笔者查阅有关史料,采撷到臧克家当年来台儿庄采访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为全面追记臧克家当年台儿庄进行战地采访的情况,笔者又与臧克家的女儿臧小平联系,她提供了臧克家当年采访台儿庄战役的一些情况。

  • 标签: 台儿庄大战 战地采访 臧克家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司令
  • 简介:郝苏民教授日讲学本刊讯西北民族研究所名誉所长、我刊主编郝苏民教授应日本学术振兴会邀请,将于十月下旬日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学,期间除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学并与吉田顺一、铃木造等教授进行学术切磋外,还将与东北大学、帝京大学、大阪大学等从事蒙古学研究、语言研...

  • 标签: 蒙古学研究 教授 早稻田大学 学术交流 语言研究 学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