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史记》“实录”新探易宁,易平《史记》在汉代就被人称为"实录",司马迁以此书创作而获得"有良史之才"的美誉。在先秦史官中,春秋时晋太史董狐以"书法无隐"被孔子称为"古之良史";汉太史公司马迁继其后当此殊荣,足见汉人对司马迁《史记》之推重。"实录"两字...

  • 标签: 《史记》 司马迁 《春秋》 《左传》 孔子 司马迁著《史记》
  • 简介: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文明古国,全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各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绚丽多姿,土族就是这56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

  • 标签: 音乐文化 土族 民族文化遗产 实录 多民族 文明古国
  • 简介:1958年秋天,伴随“超英赶美”和“钢铁产量翻番”的宣传鼓动声,一个全民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掀起,“为钢铁元帅升帐”曾成为全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资源,其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就我们宜都县(现宜都市)来说,算得上湖北全省的一个“重灾区”。当时中共湖北省委发出号召:全省百万大军办钢铁,保证钢铁大丰收。这个“百万大军”只是个号称数,即使后来超过百万,全省70多个县(市)平均每个县(市)不过2万人,而宜都一个县投入大办钢铁的民工,最高峰足足20万人j带来的后果是,山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王皈、潘湾、聂家河等区有些地方成林成材的树木基本上被砍伐殆尽。当年全县的农业生产本

  • 标签: 钢铁 指挥长 指挥部 宜都 土高炉 劳动力
  • 简介:<正>明初官修《元史》的主要材料来源是元十三朝实录,此为治史者所熟知。至于元十三朝实录的材料来源问题,则史界尚少专门研究,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元末明初人徐一夔《始丰稿》卷6《与王待制书》云:“仆自有知,颇识元朝制度文为务从简便,且闻史事尤甚疎略。不置日历,不置起居注,独中书置时政科,以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及一帝崩,则国史院据所付修实录而已。”

  • 标签: 起居注 给事中 元史 中国史学史 史馆 中书省
  • 简介:邓小平接替周恩来与日方会谈,推动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本刊: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重要使命之一是为了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条约》)互换批准书签字仪式。请您为我们回顾一下当年《条约》签署的情况。

  • 标签: 邓小平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实录 签字仪式 周恩来
  • 简介: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您个人的。您是怎么进入文物保护这个行业的?这些年又做了哪些主要工作?答:我祖籍江苏常州,192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小的时候祖父母经常教授一些古典文献方面知识,所以自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喜爱。40年代末,我到上海跟郑振铎先生学习、工作。从那时候起,我就跟文物打交道,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就一直干这个事情,搞了一辈子文物保护工作。跟随郑振铎先生的最初几年里,参与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甲午以后流人日本文物之目录》的编辑出版。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设了文物局,我就

  • 标签: 生访谈 谢辰生
  • 简介:谁与谁结缘,定是上苍有意。一日在某画店,偶遇河北日报社年近八旬的老美术编辑刘明义先生,彼此投缘,他说我听。

  • 标签: 实录 生活 改造 美术编辑 日报社
  • 简介:治清史与治清以前各断代史不同之点,主要有三:第一,清代距今近,而清以前各断代远;近则不怕文献不足而怕材料太多,远则适反是。第二,清代材料多,不特有大量档案文献资料遗留到今,而且第一手原始实物资料(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亦日有新发见。第三,除元史外,从事清史研究的学者也需要具备阅读多种语言文字的能力,越多越好。因为国内少数民族语文,如满、蒙、藏、维、彝、傣、苗、瑶等,均有大量原始资料有待发掘、整理,足资参稽印证;国外如拉丁、法、德、英、日、俄、意、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亦均有不少原著

  • 标签: 清史研究 实物资料 《清实录》 档案文献 语言文字 东华录
  • 简介:采访者:本来我们是准备做一个中国“文革”漫画史的研究,我们收了五六千幅的“文革”漫画,包括“文革”前期的刘少奇、邓小平,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等等,以及批林批孔和粉碎四人帮的一批漫画,还有反映当时“文革”运动的一些漫画,我们想做一个中国“文革”漫画史。但是光从画的角度来说还不够,我们还打算找一些当时的人和事来反映当时的美术活动。对于老三届这一代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成长史。在那样一个非常时期,你怎么会走上美术这条道路的?

  • 标签: “文革” 画家 一个中国 美术活动 漫画史 印度尼西亚
  • 简介: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上海解放后回复旦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曾任中译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联合编审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另两位是刘尊棋和钱伟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出版有《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论著20余种。百岁以后仍关注人类文化发展,提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又有《朝闻道集》、《拾贝集》、《文化学丛谈》、《静思录》、《百岁忆往》等图书面世,得到学人广泛尊崇。前不久,本刊资深作者张建安对108岁老人周有光进行了专访。

  • 标签: 《不列颠百科全书》 访谈录 《中国大百科全书》 汉语拼音方案 顾问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 简介:一九六六年五月,中央调陶铸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广州太冷清,我被准予去北京养病;新家设在中南海杨尚昆曾住过的房子;陶铸突然脱下军装改穿便服;“中央文革小组”把康生的老婆曹轶欧派到陶铸那里“协助工作”;浙江高中生陆荣根,给陶铸贴了六十张大字报

  • 标签: 陶铸 曾志 康生 杨尚昆 实录 中南海
  • 简介:笔者在研读《明实录》的过程中,经一段时间的整理与分析,对《明实录》关于功臣卒时的记载状况有了较为具体、深入的了解和把握。通过将《明实录》与《明功臣袭封底簿》、《皇明功臣封爵考》以及所见有关功臣之神道碑、墓志铭、行状等进行比较,发现《明实录》在功臣卒时记载上具有记载人数多、记载详细、记载准确度高等优点,以及或有含混不清及失载之局限与不足。《明实录》关于功臣卒时记载具有优点、局限、不足的原因,乃在于其凡例对功臣卒时记载既有强调,但要求却又欠详细,这在历史文献编纂学上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此外,通过《国榷》与《明实录》关于功臣卒时记载的对比,又增进了关于《明实录》对後世历史文献具有重大影响的了解。

  • 标签: 《明实录》 功臣卒时 文献编纂学之启示
  • 简介:黄且圆女士生于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她的祖父黄炎培先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她的父亲黄万里是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 标签: 祖父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科学院 印象
  • 简介:陈桥驿,浙江绍兴人,1923年出生,原杭州大学地理系教授,现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1994年,国家人事部发文公布为终身教授,并要求其“继续研究,继续著作”。陈桥驿教授在历史地理学、郦学、历史地图学、地方志和地名学研究、城市研究、古都研究以及翻译等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有《淮河流域》、《祖国的河流》、《水经注研究》(一集、二集、三集、四集)、《鄙道元评传》、《水经注校释》、《鄙学札记》、《绍兴地方文献考录》、《吴越文化论丛》等学术专著28种;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中国七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都城辞典》、《浙江古今地名词典》等书籍10余种;另有点校古籍及外文翻译作品10余种,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地理学报》、《历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

  • 标签: 陈桥驿 《中国社会科学》 《水经注校释》 访谈录 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地理学
  • 简介:《民国四川军阀实录》已于2011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所编《四川军阀史料》第一辑至第五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至1988年出版)基础上重新编辑而成。所选内容以原书中可读性较强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资料为主,另从《成都文史资料选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中增选了若干回忆录。其以军事内容为重,辅以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时间上限为1911年辛亥革命,下限至1933年四川军阀混战基本结束。

  • 标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军阀 实录 民国 文史资料 文史研究馆
  • 简介:在清代实录中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实录版本最多,流传下来的有《大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本和《大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乾隆本、《满洲实录》共计4部。同一皇帝有4种实录,这存流传下来的历朝实录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 标签: 《满洲实录》 出版 满文 努尔哈赤 皇帝 大清
  • 简介:半个多世纪前,苏联共产党代表米高扬到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与他进行了长达7天的秘密会谈,这在中苏关系历史上是件相当重要的事件.双方会谈资料在事后曾被各自列为绝密归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双方当事人的回忆录,谈话及文章陆续公开发表,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档案也逐渐公布于世,这使人们重新看到了这次会谈真实的历史.

  • 标签: 会谈实录 毛泽东米高扬 秘密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