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璋在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述,但具体形制言语不详,在金石学乃至考古学中也多有争论。如果将吴大澂算比作"旧时代研究璋的最后一人,新时代研究璋的第一人"的话,关于璋的争论已经一百多年了,本文从金石学开始回顾璋研究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璋研究的认知结果予以总结和反思。

  • 标签: 牙璋 研究历程 金石学 考古学
  • 简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93年承恩老师退休,我前后与他共事十多年。老师退休后,因同住一个大院(中央党校南院),我们还是经常见面、聊天,他还经常要我帮他借一些新出版的书。再后来,因患眼疾,他看书越来越吃力,我给他借书、送书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 标签: 老师 怀念 80年代 中央党校 退休
  • 简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特点和首要任务,本文以浙江外国语学院葡萄语专业为例,试从商务葡萄语课程在应用型本科外语院校的定位、开设必要性、现状与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等方面,对商务葡萄语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探索,以此优化商务葡萄语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标签: 应用型人才培养 商务葡萄牙语 教学策略
  • 简介:父亲楞伽当年以“杜惜冰”的笔名,创作出版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抗战史演义》,历经7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和百般努力下终于再版。回顾这部80余万字的长篇巨著,父亲当年写作之艰难历程以及因此而遭遇的磨难,实非三言两语所能够说清楚的,但作为后人却又不得不拿起笔来代诉衷肠,为之诉说出版和发行的缘由。收集史料历尽艰难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当时,我父亲正与全国救国会机关报《救亡情报》的主编刘群从事救济难民的工作。这期间他还和倪伟良一起开展了新文字协会的工作。

  • 标签: 江苏人民出版社 抗战史 父亲 中国 章回体小说 卢沟桥事变
  • 简介: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在春天里拉开了帷幕,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如约赴会,共商国是,建言献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宇是最早把互联网这个工具和人民代表身份联系在一起的人,也是呼吁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的'第一人',并首倡国家宣誓制度的建立。自2003年以来,在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洪宇

  • 标签: 代表周洪宇 周洪宇履职 履职见证
  • 简介:立伟,1932年9月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制药工人家庭,祖籍是浙江诸暨藏绿。他青年时代曾受国家派遣前往苏联留学,并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迄今已60余年。1983年任博士生导师,1984年升为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立伟是我国电子光学与光电子成像技术专家,是宽束电子光学理论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 标签: 周立伟 光电子成像 变像管 国际学术会议
  • 简介:2007年至2017年,这极为珍贵的十年,我们经历了中国油画院从无到有的奇妙发展。油画艺术是一门古老的画种,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并且经受了现代文化的转折与洗礼,激发出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近代以来,油画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流变与转合,加之中国人爱画画,更擅画画,油画这一世界绘画语言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天,我国聚拢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绘画人群,横向地拓展了前所未有的绘画可能,从写实到抽象,从古典到现代,都有画家在探索与

  • 标签: 中国油画院感言
  • 简介:2016年,冬至刚过就传来宝奎离世的消息。老人上了年岁,深居简出,近几年已很少在荧幕上看到她的身影。2006年,越剧百年诞辰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录影。一次,宝奎也受邀出席,教主持人白燕升唱起了《碧玉簪·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一经典名段。当时老人家已年届耄耋,却依然精神矍铄,为越剧事业乐此不疲。转眼十年,明朗爱笑的慈祥模样一直停留在脑海,老人家却驾鹤西去,令人扼腕叹息。回望宝奎的一生,她在越剧这个以小生

  • 标签: 扶红花 王周宝奎 甘为绿叶
  • 简介:太和,国务院原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第一副主任,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曾任陈云秘书长达13年,长期在财政经济领域工作,是中国著名财经专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他为中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战略布局和中心城市改革试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大步向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贡献了卓越的智慧.在这个时期,

  • 标签: 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 指导者 武汉 早期
  • 简介:出品时间:2018类型:纪录片/历史导演:刘娜集数:18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18集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年》,全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通过选取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迁故事,充分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标签: 历史性 纪录片 制作 变迁 集数 全片
  • 简介:在《人类简史》一书中,作者尤瓦尔·赫拉里称,人工智能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或者说21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演变。如今,教育领域围绕着人工智能的讨论呈白热化的状态,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产业变革正在为教育赋能,也在重新诠释着教育的内涵。"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全民信息化时代。"2017年12月11日,在由中国网教育频道主办的"一带一路——教育的新机遇"2017教育家年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满生一语道破了这个时代的典型属性。

  • 标签: 人工智能 周满 教育发展战略 教育频道 产业变革 学生能力培养
  • 简介:《文物建筑》创刊于2007年,是河南省文物系统第一家面向文物建筑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专业性辑刊。2017年,《文物建筑》在历届领导、专家和学者们的关心和指导下,迎来了创刊十年。12月18日上午,《文物建筑》创刊10年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北京科学出版社、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河南大学建筑学院等22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封三-1,封三-2)。

  • 标签: 文物建筑 座谈会 建筑基址 文物建筑保护
  • 简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疆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结合新疆实际,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不断开拓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里程。40年来,自治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回顾总结4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增强我们对进入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不断前行、必须前行的信心和决心;可以强化我们牢记使命担当,聚焦总目标、聚力总目标、实现总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 标签: 新疆 责任制 改革开放 体制 经济发展
  • 简介:《四时纂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书,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亦包含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知识,是我们研究唐代乡村社会的重要史科。书中记载的疾病防治条目可分为占卜择日与疾病预测、岁时节日与辟习俗、药角植物与治病方剂三大部分,虽然混杂了不少迷信和巫术的色彩,但亦有民间生活经验的合理成分,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唐代农人内心世界的疾病恐慌,以及对疾病知何产生的认知和为了应对疾病带来的伤亡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对《四时纂要》中的疾病防治研究有利于拓展唐代疾病史的文献来源。进一步弥补了正史和医籍的不足。

  • 标签: 四时纂要 疾病防治 唐代乡村社会
  • 简介:日本亚非图书馆藏有郭沫若手批《两金文辞大系考释》。书中批注从未公开,几十年来鲜为人知。原书卷内天头夹行处多有批语,或补充修正原文,或校勘订补文字,或削删字句,绝大多数意见未体现于作者后来的论著。本文逐条辑录这些批注,并参以郭沫若其他论着,梳理其观点演变脉络。

  • 标签: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郭沫若手批 批注
  • 简介: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藏《禮疏》是流傳於今的唯一的《禮》單疏本,其底本刊刻在宋室南渡之後,有可能是南宋國子監本。接觸過這一鈔本的學者對該書的價值認定都非常高。日藏舊鈔本《禮疏》揭示了《禮》一書由單疏本到經注疏釋文合刻本的文本轉變過程,保存了賈公彦《禮疏》的原貌。在確認賈公彦非奉敕作疏,探索賈公彦疏所據經、注文的文字面貌,據以訂正傳世版本的)誤,爲各本文字分歧提供早期的判斷佐證等方面,具有極爲重要的學術價值。

  • 标签: 《周禮》 單疏鈔本 底本 學術價值
  • 简介:2017年,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一经播出,反响热烈。它将新世纪最壮阔的改革画卷徐徐铺展,让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忆往昔,回到1978年,这一年“改革开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同志掷地有声的呐喊唤醒了国人沉睡的意识,改革开放之路从这一年被坚持着走到了现在。40年过去了,中国不再是古老、封闭、落后的象征,而是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崛起了!中国人民崛起了!

  • 标签: 改革开放 观后感 十一届三中全会 纪念 中国崛起 中国人民
  • 简介:鲠生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学家,尤其专长于国际公法。他一生服务教育,著书立说;虽然没有以学者身份从政,却利用参与政治献言献策的机会将研究所得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理和实务的融合。一鲠生,名览,1889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寒的教书先生家庭,四岁丧母,十岁丧父,随祖父成长,十三岁时考取秀才。后在谭延闿创立的湖南省立第一小学读书,好学不懈,成绩名列前

  • 标签:
  • 简介:一1945年6月2日,鲠生乘飞机回国,经纽芬兰、摩洛哥、埃及等地到印度加尔各答转机;候机五天,于12日深夜回到重庆。到渝后,'为讲演、开会、应酬及会客所忙杀,至以为苦'。1945年6月26日,行政院决议鲠生继王星拱任武汉大学校长,7月鲠生正式接任,'无日不为武大事操心',

  • 标签:
  • 简介:自賈昌朝、段玉裁將漢讀局限在語言文字範圍内,積習定式,掩蓋了漢代經師"讀"的文本學涵義。"讀"有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其深層含義是在文字形體變更、興替而無法理解用不同書體文字書寫的文本時,用易字改詞方法釋讀或識讀之。漢讀就是漢代經師以此法釋讀或識讀用古文書寫的先秦文本。鄭玄《禮注》所存杜子春、鄭大夫、鄭司農等漢讀,反映出經師漢讀文本的一個側面。就漢讀尋究漢代經師文本蹤迹,可見:一、很多異文甚至個别文句異同是漢代經師釋讀或識讀時所形成,並不一定是先秦相傳文本之不同;二、漢代經師在博士制度制約下,並不一定墨守師法家法文本,在理由充足、證據確鑿前提下,仍會突破師説與師傳文本,自創新説,形成新文本。新説與新文本是一經分立多家博士之基本前提。釐清由漢讀所産生的異文異詞乃至異句的文本脈絡,無疑是對當前比勘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異同時妄議經師竄改、增删和盲目尋求先秦不同文本來源的一種警示。

  • 标签: 漢讀 經師 文本 傳授 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