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1927年6月底,邓达在多次劝告汪精卫集团坚持革命无效后,毅然辞去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中的职务,化装成铁路工人,只身悄然离开武汉,步行北上郑州。此前,他与宋庆龄、陈友仁曾邀约国民政府的苏联顾问鲍罗庭,商讨今后的斗争之路,决定暂时撤离武汉,到苏联去访问并共商大计。他们决定分三批出发。邓达和苏联顾问团为第一批,鲍罗庭等人为第二批,宋庆龄、陈友仁为第三批。邓达在郑州上了西去的火车,在往西安的途中追上了苏联顾问团归国的汽车队。这批人中有邓达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时部内的苏联顾问铁罗尼。汽车队自西安往北,经陕北榆林、绥远五原,取道蒙古人民共和国,转赴苏联莫斯科。8月15日,邓达到达莫

  • 标签: 邓演达 苏联和共产国际 蒋介石 中国革命 中国国民党 宋庆龄
  • 简介:屡闻当今艺坛的某些明星,或因走穴而东奔西突,或因偷税而名声狼藉,或因私欲膨胀而罢演抗,一些所谓艺术家往往借口市场经济而成为金钱的奴仆。我不禁想起了抗日时期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拒的事,感慨万千。

  • 标签: 袁雪芬 越剧演员 抗日战争时期 生平事迹
  • 简介:关于连珠体的起源,前人有始於战国韩非之说。从体式上看.这样说是有道理的。而连珠多用设譬类推的手法,则与古人在说理时的思维方式有密切开系。陆机《连珠》的内容,多谈论治国的道理、策略、方法,对於入主选拔任用人才尤为关注。此外也有一般地谈认识事物、处理事情的道理,谈社会现象和人的性情的内容,虽不局限於政治,但是仍可看作是向人主贡献意见,因为人主要治理好国家,便应该了解和运用这些一般原理。这是继承了诸子书论为政与论君主修养相结合的传统。其中论情与性之关系,颇值得留意。读陆机《连珠》,应注意其文章脉络及其运用譬喻之富博和灵活多变,充分显示的创新精神和才力。

  • 标签: 陆机 连珠 情性 譬喻
  • 简介:在中国近代史上,邓达以组织“第三党”、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而闻名,陈诚则以忠诚于蒋介石,并成为蒋的嫡系宠将而著称。然而,这两名奉行截然不同政治路线的风云人物的人生轨迹,竟有一段发生了交叉,甚至是重叠。生死之交陈诚与邓达的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陈、邓都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邓为工科6期,陈为炮科8期,邓是陈的学长。1923年初,陈诚在浙军中当排长时,得同乡杜伟介绍,在上海会见了学长邓达,并随邓南下,参加由孙中山领导的建国粤军。邓达在该军任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陈诚就在这个团先后担任上尉副官。连长,负责拱卫大元帅府。这年5月,沈鸿英在西江叛变,陈诚随邓达团长出征西江。在此次作

  • 标签: 邓演达 蒋介石 陈诚 第三党 临时行动委员会 农工民主党
  • 简介:北齐孝昭帝高死后,其弟高湛即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次兄终弟及的禅让,但是仔细分析发现事情远非如此,这次事件实际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的前台主角是高湛,他通过这场政变夺取了皇位,是最大的获利者。而实际上的后台老板是高、高湛兄弟二人的生母、时为皇太后的娄氏,她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她不想丧失实权去充当那个有名无实的太皇太后。并由此推断早在当年废高殷立高之初就确定了高、高湛、高济兄弟兄终弟及的继承顺序。

  • 标签: 高元海 高殷 斛律光 六州大都督 高欢 高归彦
  • 简介:时下,说得很多“清朝那些事儿”,多是些帝王风流韵事或是王府豪宅的糜烂生活的描述,除了戏说就是演绎,但长期隐而不彰、少人闻晓的军事题材却是空白。现仅就本人所知的一段涉及晚清军事的“清朝那些事儿”,藉此略述如下。

  • 标签: 清末 军事题材 朝那 晚清
  • 简介:<>邓达是“一贯支持”我党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本文就邓达在大革命时期的思想作一概括研究,就正方家。邓达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崭露头角,是在大革命时代,主要是武汉时期。在武汉时期,邓达对大革命有这样的认识:“中国革命的对象有两个,对帝国主义是整个的民族要求解放,所以叫做国民革命;对国内封建势力,要工农联合起来才能把封建的反动势力推翻,才能造

  • 标签: 邓演达 大革命时期 小资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左派 共产党
  • 简介:题名的含义,二千五百年来学者们一直未能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分析研究了殷墟卜辞中"雨"的含义,认为"雨"是卜问雨下得适切与否,题名保留的即是这种语汇,意思是"老天爷下雨下得不适切,伤害了我们的农作物,表面上是骂老天爷雨下得不适当,实际上是暗讽君王施政不当.由于押韵的关系,把"雨无"改成"雨无极".

  • 标签: 诗经 《雨无正》
  • 简介:唐胡墓志是一方新出唐人墓志。志主胡是初唐司法官员,先後出任大理少卿和刑部侍郎。但两《唐书》未予立传。墓志提供了关於胡及其家世更为详细的信息,可与《资治通监》、《元和姓纂》等传统史籍比勘。本文对胡的生平作了考释,又对唐初十二军制以及司法政务运行所涉及的唐代囚帐管理、参与死刑覆议的两省官员范围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唐胡演墓志 十二军制 囚帐管理 死刑覆议
  • 简介:锡剧名角姚澄曾为江南一带妇孺皆知,先后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胡志明等国内外高层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她和叶圣陶之子——著名作家叶至诚结合成艺术搭档,并度过苦辣酸甜的人生旅程。1926年,姚澄出生在江阴东门外山观乡姚家埭村。她曾与她所在的戏班子里一直未

  • 标签: 叶圣陶 锡剧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华东地区
  • 简介:提起赵飞燕,几乎无人不知。文人雅士,每每以赵飞燕故事为题材,吟诗作词,如梁元帝的“何言飞燕宠,青台生玉辉”,李白的“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商隐的“梁家宅里秦宫人,赵后楼中赤凤来”等。平头百姓则常常把赵飞燕逸事当做街头巷尾、茶馀饭后的话题。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身腰纤弱,体轻如燕。“燕瘦环肥”也几乎成为中国人评价美女的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但是正规的史书记载中,却对她的美貌,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西京杂记》卷2“擅宠后宫”条记载:“赵后体轻腰弱,

  • 标签: 《西京杂记》 中国历史 审美倾向 李商隐 中国人 记载
  • 简介:,1942年生,祖籍鄞县,世居杭州。1963年起从韩登安先生习书法篆刻。1979年调入西泠印社。现为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篆刻创作研究室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书协顾问。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及专集,有《浙派篆刻》、《西泠印社志稿注释本》等多种著作出版。

  • 标签: 书法篆刻 西泠印社 研究室主任 文史研究馆 浙江
  • 简介:上海戏剧学校""字辈同学,为纪念母校建校45周年(1986)在黄金大戏院聚首联袂公演三天,盛况空前。戏院门口的看板上醒目地写着"还缺顾秋"!观众惊诧,顾秋何许人也?顾秋,一个因时空阻隔而被大陆观众忘却的京剧名伶。她是梅兰芳的嫡传弟子,同时兼得程砚秋、张君秋的亲传。她丽质天生,扮相华丽,嗓音净妙。童年入行,少时声名远播。20岁(1948)

  • 标签: 蒋经国 梅兰芳 剧团 京剧 演出 程砚秋
  • 简介:如果要找到一个1978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突围典范,华为无疑是最耀眼的。从两万元的资本发展到现在的千亿级别跨国企业,华为在改革的浪潮中成为传奇一般的存在。在2016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华为从之前的228名上升到了129名,提升了整整99名。华为的营业收入达628.544亿美元,仅次于上榜的中国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的730.469亿美元。再来看看其他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

  • 标签: 如斯任正非 斯人如斯
  • 简介:文明戏,又谓新剧,那是相对于旧剧而言的。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是新剧的积极倡导者。他曾在南开的《校风》第38、39期上,发表论述新剧在改造人的思想、感化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周恩来在《吾校新剧观》一文中对新剧推崇备至,他说:"今日之中国,欲收语言文字统一普及之效,是非藉通俗教育为之先不为功。而通俗教育最重要之主旨,又

  • 标签:
  • 简介:清大革命时期已经是藏族中一位出类拔萃的英俊青年。共产党人宣侠父于1925年至1927年5月来到甘肃甘南自治州,和黄清关系甚好,对黄清进行启蒙教育,并对他进一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激发了黄清爱共产党、爱祖国的情怀,从此黄清为民族为祖国倾注了他的一生。

  • 标签: 黄正 民族政策教育 同志 政治思想教育 共产党人 大革命时期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对民众生活世界的逐步渗透,许多少数民族口头传统及其代际传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迁。虽然新疆柯尔克孜族的口头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保有强韧的生命力,但以《玛纳斯》为代表的活形态史诗述出现了复杂的发展走向。本文以近年来的田野调查材料为依据,关注从传承人群体数量的骤减到年轻一代习艺从师的动机选择,从“玛纳斯奇”的非职业化到老龄化,从口头叙事资源的萎缩到印刷文本的背诵,从述技艺的退化到史诗韵体叙事的故事化等方面的内容,尝试对当下柯尔克孜族史诗的存续力量及其显见的式微趋势加以探讨。

  • 标签: 柯尔克孜族 史诗传统 《玛纳斯》 口头演述 传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