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从本期起,本刊连载余云先生文史札记,每期一篇,一文一事,有史有评,有叙有议。这里,有的是作者所闻,有的是所见,也有的是所读,尽管是纷然杂陈,但作者引述的史料力求真实。史贵乎真,文亦贵乎情啊!

  • 标签: 文史札记 校歌 校训 校风 作者
  • 简介:我的祖国,有黄山青松;叶剪乌云,干柱苍穹!我的祖国,有峨眉云海;东海涌潮,西岭雪晴!我的祖国,有巍巍昆仑;俯视人寰,昂首天庭!

  • 标签: 《唱给祖国》 散文 中国 当代文学
  • 简介:国土是国家第一资源,海岛为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88—1995年全国海岛普查,我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共计6536个,总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3%;其中450个岛有常住居民,人口4152万(2000年测算数),占全国人口的3.2%。

  • 标签: 海岛 行政管治 国土资源 中国 历史发展
  • 简介: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但也没有人见过他'(李达编著:《台湾风云名人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如今,这位世纪老人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传奇的一生,坎坷的经历,特别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却石刻铁铸般永远印烙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间.回顾张学良将军的一生,'和平统一,息争御侮'是他一贯的思想、终生的追求.从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到西安事变,直至身陷囹圄,为之奔走和不能忘怀的都是祖国统一大业.有学者说得好:'张学良是中国统一的象征.'(胡玉海:《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8期)追忆张学良的一生,他不仅是中国统一的象征,更是祖国统一的伟大践行者,是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 标签: 张学良 调停 东北易帜 中原大战 西安事变 将军
  • 简介:惜别北大,是为了“把一切献给党”1953年7月暑假的一天,我正独自抱着书坐在北大未名湖畔的树下阅读,学校的高音喇叭突然响了,叫我速到教务处去。到了那里,我才知道爸爸到了北京。这真让我喜出望外,没想到刚刚分开一年,父女俩就要在首都北京重逢了!

  • 标签: 祖国 教务处 北大 北京 学校
  • 简介:在台湾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是史观问题。这里的史观问题,不仅是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意义上讲的,而且更多的是从方法论意义上讲的。确立方法论意义上的台湾史观,需要建立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这一祖国史观的基础之上,同时也离不开同属一个中国的台湾与大陆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只有这样的历史认识方法论,才是符合历史实际的,也才能科学地认识和研究台湾历史。

  • 标签: 台湾史 国史观 一个中国 方法论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 简介:定居山西太原的泰国归侨翁一鸣(原名翁兢扬),祖籍广东潮阳(汕头市的一个区)义英乡。这里是岭南著名的侨乡,翁一鸣的祖父翁镜湖就是因家徒四壁难以为计,才加入移民大军到泰国谋生,定居曼谷。他成了翁家的第一代华侨。

  • 标签: 祖国 牵挂 汕头市 第一代 泰国 定居
  • 简介: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是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早已根植于心、融入血脉。从小我就接触了许多维吾尔、哈萨克、回等各民族的同学和朋友。工作后,又接触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同事和朋友。我们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然而,近些年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信口雌黄,睁着眼睛说瞎话,靠颠倒是非.

  • 标签: 民族团结 各民族 中华文化 维吾尔族 文化观 地方志办公室
  • 简介: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把祖国的宝岛台湾拱手献给了侵略者,使台湾与祖国分离开来。但是,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深厚民族感情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始终与祖国人民休戚与共,永不屈服于日寇铁蹄之下。爱国的台湾同胞前赴后继,不断地开展抗日斗争。

  • 标签: 台湾同胞 祖国 八年抗战 《马关条约》 民族感情 抗日斗争
  • 简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雄壮有力、大气磅礴的《歌唱祖国》,是世界上会唱者最多、传播地域最为广阔的歌曲之一,恐怕在中华大地,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尤其是那些寄居海外的华人,每当他们听到那激昂的旋律时无不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这支歌。

  • 标签: 天安门广场 祖国 颂歌 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 抗日救亡歌曲
  • 简介:回回医学自唐代以后,由于陆海丝绸之路的交通联系,大量回回医生携带着医书和药材进入中原地区,随着元代对回回实行开放管理政策,逐渐形成"回回遍天下"的历史新局面,与此同时,回回医学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比较广泛地影响着汉族医学的发展,并构成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光辉而巨大的历史贡献。

  • 标签: 回回医学 祖国医学 历史贡献
  • 简介:如果我不看《青春中国》,还真不知道这位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也爱写新诗。以前老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也喜欢写诗,只是他以写旧体诗为主。我读李肇星的诗,觉得颇有新意。身为外交部部长的他平时日理万机,根本就无暇静下心来写诗,所以,我发现他写诗多跟他生病有关。大约,

  • 标签: 李肇星诗集 眼睛读 诗集青春
  • 简介:2012年10月15日凌晨,柬埔寨王国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中国同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以及习近平等先后发出唁电,对西哈努克的逝世表示哀悼和慰问。

  • 标签: 西哈努克 中国 祖国 柬埔寨 胡锦涛 领导人
  • 简介:<正>英国近代著名学者德昆西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象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的无垠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和那样激动人心的了”。德昆西在这里称誉的那个“轰动于世”而又“激动人心”的伟大事业,是指一七七一年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土尔扈特蒙古,在其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重返祖国的动人事迹。早在明末清初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的我国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蒙古,之所以能够胜利地重返祖国,一方面是由于土尔扈特人民虽然身居异域,但始终怀着一颗“恒归向中国”的“积诚”之心;另一方面,则由于乾隆帝对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执行了正确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努力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在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的整个过程中,乾隆帝先后下达了近三十道谕旨,从

  • 标签: 乾隆帝 土尔扈特 清政府 蒙古 俄罗斯 回归祖国
  • 简介: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全区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集中教育活动的要求,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精心安排对《新疆地方志》(维吾尔文版)逐期逐篇进行审读,对今后刊用的每一篇文章慎重审读提出了要求。为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服务,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专门成立专项自查审读小组.

  • 标签: 新疆地方志 反对民族分裂 宗教极端思想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民族分裂主义
  • 简介: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与部署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在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在大陆上迅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解放西藏就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时,帝国主义为达到变西藏为他们的殖民地的目的,借口“防共”,极力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千方百计唆使西藏的亲帝分裂主义分子加紧进行“西藏独立”的活动。1949年7月8

  • 标签: 解放西藏 西藏问题 毛泽东 地方政府 西南局 祖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