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猎不仅是一种原生态的狩猎方式,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仅在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蒙古、纳西、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保留着猎的传统。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猎活动,各个民族的驯养和猎方式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并各具特色。

  • 标签: 使人 野生动物保护 旅游资源 交汇之地 放归 飞过蓝天
  • 简介:当年,在国民党南京政府任职的一批官员中,谷正纲亦是资深人物之一。他当过国民党组织部长、社会部长,官高位显,其声名地位仅次于两陈(指陈果夫、陈立夫)。他的一生乃是反共的一生,观乎其去台湾之后,除了当"总统府"国策顾问外,还拥有"世界反共联盟"荣誉主席的头衔,便是明证。笔者不识谷正纲其人,亦从未见到过他的尊容,连报刊上也从未见到过。关于指谷有犬鼻目,乃是指功能性而言。下面有一件事实可以说明:上世纪卢沟桥事变点燃起全国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万千男女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笔者童年好友何鹏(世平)乃爱国青年之一。他在"抗大"卒业后,被分派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报到,被安排在上饶某抗日救亡歌咏队工作,时间约为1939年冬。在这一段时间中,有一次,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 标签: 犬鼻 鹰目谷正纲 鼻鹰目
  • 简介:他整天游手好闲,只知道耍钱。他把钱都耍在了猎鹰身上!因为,使得他债台高筑,变卖了家产,穷困潦倒;亦是,使得他声名鹊起,成了名人,转换命运……他作为民间第十三代驯人,被央视收入《中国记忆》,被称为"最后的驯人"。

  • 标签: 猎鹰 海东青 麻纤维 民间文化 妻子 狩猎
  • 简介:满族民歌《阿玛有只小角》海东青是辽东特产猛禽,满族猎人得力助手,因其珍贵难得,故满族统治者多出重金抢购,捕捉海东青人,往往一夜间暴富。吉林地区的一首民歌《阿玛有只小角》就是以此为题材的:拉特哈(满语,鹞),大老鹰/阿玛(满语,父亲)有只小角/白...

  • 标签: 满族民歌 海东青 吉林地区 统治者 红眼睛 黄马褂
  • 简介:青藏高原是的故乡。在这里生息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家族,它们支派繁多,秉赋各异,特立独行。举其要有大鵟、金雕、白肩雕、草原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

  • 标签: 搏击长空 秘境鹰 长空王者
  • 简介:林昌彝(1803—1876)字惠常,又字芗溪,晚号(石求)Bian老人、茶叟、五虎山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林昌彝受业于闽人经学家陈恭甫,走上以汉学治经的道路。他于1830年中举后,六上会试失利,得以畅求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饱览世事万象;亲身体会朝政腐败,外敌入侵,了解社会实情,洞悉民间疾苦,发以为诗歌。他又在家国危亡之际,受到西方思潮冲击,扩大眼界,留心实务,包涵容纳。他一生著作宏富,其中以《射楼诗话》较有影响。

  • 标签: 诗话 西方思潮 福州市 经学家 万象 民间
  • 简介:《射楼诗话》共二十四卷,是林昌彝竟十数年之功,刊刻于咸丰元年(1851)的一部诗话,也是他的五部诗话中,最具影响的一部诗话。这部诗话,因其记录了大量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歌作品,以及作者表达的极具爱国主义思想的评述,也为一部非常引人注目的著述。林昌彝(1803—1876),字惠常,又字芗谿,别号■■山人、茶叟、五虎山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是道、咸年间颇有名气的经学家、诗人。他早年就读小瑯环馆,受业

  • 标签: 射鹰楼诗话 鸦片战争时期 咸丰元年 茶叟 爱国主义思想 诗歌作品
  • 简介:柳州大龙潭鲤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骨刘文,罗安鹄,朱芳武,卢为善,凌材东,李富强大龙潭位干柳州市南郊大龙潭公园内,距柳江河约3公里。贝丘遗址位于大龙潭东北约10余米的龙潭山南侧名为鲤鱼的山脚岩厦处。该岩厦高约8米,进深约2.5米,高出公路地面约1....

  • 标签: 新石器时代遗址 鲤鱼 遗传距离 柳江人 蒙古人 下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