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古代食品中有一种叫具。到唐末时,对具就没有解释了。之后,具却屡屡出现。那么,具到底是什么呢?

  • 标签: 寒具 饮食文化 中国 食品
  • 简介:《中国文化报》最近在《出版百年》专刊中列举一百年来中国出版界的著名人物,介绍了陈克同志。我国出版界中现年三四十岁的人,已很少知道他了。陈克于1934年参加左翼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抗日根据和解放区从事新闻工作,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建国后的1951年,从新华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岗位上调出版总署任党组书记、副署长。1954年,出版总署与文化部合并,他调任文化部副部长,分管出版工作。1958年,文化部有些直属单位(包括部分出版单位)下放北京市,他调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文化、出版、卫生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克同志对全国出版工作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清理反动、淫秽、荒诞书

  • 标签: 叶圣陶 出版工作 私营出版业 社会主义改造 学者型领导 抗日根据地
  • 简介:历史时期我国东北辽宁地区的气候更为寒冷,将历史地理研究中气候变化的数据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描述相结合,可知清代辽宁地区气温较今偏低。当地满族居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条件往往在建筑上应用一些防寒保暖措施。其建筑外墙则使用宽厚的方砖修筑,起到了隔挡冷气、保障室温的作用。在院落布局上满族住宅有着宽大的场院,保证了阳光照射充足。清代以前满族封建地主、贵族的居室往往选建在地势较高的坡地;满清时期的宫廷建筑则发展应用了具有多用途的采暖系统;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保温、采暖等材料的输入,其被逐渐应用于满族建筑当中。满族建筑的这些特征直至今日仍有所保留和反映。

  • 标签: 寒地人居 满族 建筑防寒取暖 采光
  • 简介:如果竞争力极巨大的森林茶叶——中国茶不从遥远的东方传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谁知道,说不定我们至今在家里喝着的仍只是有益于健康的像莓实茶或者越桔或者牛至这类极为普通的茶。中国茶虽不是,而是一种晒干的灌木丛叶,但仍可称其为中国干草。1638年,俄国大使斯塔里科夫给莫斯科大公米哈伊尔·费德洛维带来了蒙古汗赠送的4普特(约65公斤)茶叶作礼物。大使担心大公会不高兴,请求将这干草换成毛皮或者宝石,但蒙古汗仍坚持送了茶叶。起初,贵族们并未能喜欢茶叶的苦涩味。但后来,他们发现在教堂长久祈祷时或杜马令人疲倦的会议时喝茶“可以防困提神”,听说还可以清血。就这样赠送的茶叶被喝完,莫斯科宫廷也开始逐渐忘却茶叶是什么

  • 标签: 金丝桃 柳叶菜 莫斯科公国 俄罗斯人 茶树种植园 薄荷茶
  • 简介:徐雪,1911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杭州地委组织部长。1928年被捕入狱,1933年被保释出狱,后参加陈翰笙领导的中国农村研究会。1935年承办新知书店,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出版了大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书刊。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父亲 怀念 副总经理 马克思主义 组织部长
  • 简介:广泛意义上的虫草,并不只是一种。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发现经专家确认的已有四百多种。如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蚕蛹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藿克虫草、人工虫草菌丝、金针虫草等等,我们平时所说的虫草,一般是指野生的“冬虫夏草”,藏语叫“雅扎滚布”(即冬天是虫,夏天是)。

  • 标签: 冬虫夏草 虫草 蚕蛹 野生
  • 简介:历史上,子洲临边陲,一直是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接壤。特别是宋、金、元时期,这里战事频仍,可以说是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地盘的前沿阵地。这从宋、金、元时期设置的许多寨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 标签: 白草寨 宋代 子洲县 陕西 地方志
  • 简介:每到冬日,就不免想起一段“乡愁”。那是70多年前的事了。我的老家在江南水乡,“三九”严寒,天上纷纷扬扬,飘起了鹅毛大雪,村前大河,冻结冰封。一家人便在家里“同炉”,生起一盆炭火,抱团取暖。母亲教我唱一首歌谣:

  • 标签: 诗情画意 江南水乡 乡愁 歌谣
  • 简介:1936年夏,南京酷热,国民党中央委员兼国民政府立法院秘书长梁操,偕同夫人黎剑虹前往庐山避暑,讵料抵山不久,突患头晕病,整天昏沉欲睡。数天后,胸前又冒出一粒豌豆大的小疮,像针刺一样疼痛,山上医生包括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带来的医生,都来诊过,但都奏效不大,黎剑虹遂即电告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夫人沈慧莲,沈慧莲要他们

  • 标签: 军事委员会 张仲景 国民党 南京市 中央委员 陆军军官学校
  • 简介:<正>一宋季著名词人吴文英的词集没有宋元旧椠传世,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词集版本共有两种,都是明代钞本或刻本:一种是张廷璋万历二十六年(1598)的钞本——《梦窗词集》一卷本,一种是毛晋崇祯三年(1630)刻本——《梦窗词稿》甲乙丙丁四卷本。梦窗词集的校勘历史非常特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毛刻本是唯一祖本,在张元济未发箧相示朱彊村明钞本之前,毛刻孤

  • 标签: 梦窗词集 琐窗寒 汜人 辨误 吴文英 吴梦窗词笺释
  • 简介: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乌托邦,把人凝聚在一起,让他们流沙一样的生涯不致无所凭依。就像用来固沙的网格,埋在沙丘上,限制了沙丘的移动,让它不至于成为毁灭性的力量。凯西·贝茨演过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笑傲同行》(《油煎青番茄》)。上世纪初,两个女人在小镇上开了一间咖啡馆,招牌菜是油煎青番茄。两人悉心经营,满怀热情打理,咖啡馆成了小镇的中心,凝聚了那里的居民,见证了许多故事。最后,咖啡馆在时代变迁中渐渐衰落,两个女人一个死去,一

  • 标签: 食宜 平安夜 一次性筷子 女明星 湖南文艺出版社 冬夜
  • 简介:在城区中山西路今贵州省教育厅及原市委后院,曾经有一座贵阳最早的公园,相传为明代贵阳诗人吴滋大的别墅,清代改建臬台衙门。民国1年(1912年)9月,创为梦公园。园中除旧有荷花池、紫泉等景物外,又新建“光复楼”、“蔡唐纪功碑”等建筑,为方便游人,园内还设有餐馆及名日“霁月轩”的照相馆。因公园地处贵阳中心区,故游人甚多,与东山、照壁山、仙人洞等风景区齐名,是当时贵阳颇具规模的一座园林风景区。民国18年(1929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 标签: 贵阳 公园 老照片 省教育厅 风景区 荷花池
  • 简介: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河北省馆陶县成立了抗日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减租减息。肖跟随当时的县乡领导,投身民族解放运动。同年5月,肖年仅1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他的原名叫韩红章,而当时的县委书记鲁大东(后任四川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长)一直叫他小韩,为了保密,他根据谐音改名为“肖”,并延用至今。

  • 标签: 中国煤炭工业 民族解放运动 抗日战争 县委书记 1940年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名臣投降,名妓抗战,宋有李师师,明有柳如是。剔除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柳如是依然是晚明一大景观。她生于1618,死于1664,本姓杨,名爱,字藤芜。离开陈子龙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吴江[今属江苏]人,一说嘉兴人。为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盛泽是江浙两省交界,是东南最精丝织品制造交易基地,京省外国商人往来集会的码头,是真有点新的生活气氛的地方,不知是否与此有必然联系,反正它是当时党社名流的出产地、聚会地,而盛泽镇诸

  • 标签: 咏寒柳 柳金明池 读柳
  • 简介: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而阳早、春夫妇正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

  • 标签: 国际主义战士 《纪念白求恩》 故事 感人 解放事业 共产主义
  • 简介:承蒙贵州省博物馆领导批准,有机会阅读到张之洞少年时代的著作——《天香阁十二龄课》一书,十分感激。该书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贵阳孔天成斋刻字铺印刷.直排16开线装本,61页六万来字。是原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许庄叔先生于1978年生前赠送的。

  • 标签: 少年时代 张之洞 贵州师范大学 师范学院 馆领导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