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写关于朋辈的纪念文字,在我,是第二篇,前一篇写日本的中岛碧先生。中岛先生长我三岁,是我最亲密的异国友人。写作本文,最先记起的,是与仁共同度过的1980年代。仁由山东来北京读博,我已由北大研究生班毕业。我们曾极力向王瑶先生推荐,王先生说他不知'博士'是什么样子,自然是一句推托的话。那时学位制重建未久,王先生还没有招收博士生的准备。后来平原由广东北上,我们又极力怂恿。王先生终于松动,或许是

  • 标签: 富仁 送别富
  • 简介:说起举世无双的宋家三姐妹,有句评语:"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确实,大姐宋霭龄追随丈夫——晋商理财家孔祥熙,怎能不爱财二姐宋庆龄追随丈夫——革命家、国父孙中山先生,怎能不爱国三妹宋美龄追随丈夫——民国委员长、大总统蒋介石,怎能不爱权她们各自走完了特立独行的人生旅程。其中,宋美龄(1897—2003)寿命最长,跨越了三个世纪。这三姐妹提供给后人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 标签: 宋美龄 蒋介石 孔祥熙 三姐妹 宋庆龄 老夫人
  • 简介:人们常说,王仁先生治学有三大领域——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其实,在基础语文教育方面,他同样用力颇深且成就卓著。著名学者潘新和曾这样评价王仁先生:'他是文学研究的一流学者,对语文教育的思考也是一流的。'王仁老师涉足语文教育主要在两个领域:文本解读和理论建构。哪些作品最值得深入解读?在他看来首先是鲁迅作品和古代文学经典;什么是语文教育最关键的问题?他认为自然是'教师主体性',也就是如何调动语文教师全部的热情和才华,让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 标签: 基础语文 王富仁基础 语文教育
  • 简介:广林文化遗存分布于环太湖流域地区,上承良渚文化,下启马桥文化,在新石器晚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文化起源受到多种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王油坊类型文化、良渚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浙西闽北文化因素,建立在内外文化相互斗争和融合基础上。但是也应注意到广林文化的形成存在一定时序性,本文试以典型器物特征为例,分析广林遗存阶段性文化因素的形成及其特征,并对影响广林文化起源的文化因素渐进式传播与文化实体的直接进入以及广林文化传播的互渗影响作进一步思考。

  • 标签: 广富林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 王油坊类型 文化起源
  • 简介:那日得仁不幸消息的时候,我不是吃惊,而是无言,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我觉得世上安排生命实在太无道理,我比他还大几岁,我还苟活着,他却走了。本来我去南方避冬刚刚回京是预备去看他的,还在犹豫(传说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怕看的人多了反会惊动他,其实仁始终是清醒的),遗憾就此铸成不可挽回。我和他是同时代的人,兔死狐悲,仿佛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跟着逝去了一般。

  • 标签: 富仁 庄严悼 悲哀庄严
  • 简介:朗县这几年发生了引人注目变化。在外地工作的朗县人回乡探亲,非常感慨地说:“母亲啊,我不认识您啦!”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深居山沟里的老年人这样说:“现在朗县变成泽当啦。”朗县的天还是那个天,朗县的地还是那块地,朗县的人还是世世代代生活和生产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 标签: 朗县 西瓜 泽当 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人均收入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 简介:1948年8月华北大学成立,中共中央请吴玉章老担任校长,成仿吾、范文澜二老任副校长,校址初设在河北正定县。我当时在新华通讯社总社工作,吴老知道我曾在金陵大学开过课程,教过书。因当时华北大学学生很多,而教师正缺,所以,吴老把我调到华大担任哲学系教员,在社会科学系担任系支部书记,做何干之同志的助手。

  • 标签: 交往 金陵大学 新华通讯社 中共中央 支部书记 社会科学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博士毕业留校后,做过几年教研室秘书。那些年,高校尚未'争世界一流',事务不多,我这个秘书的主要任务,一是替教研室主任跑腿做活儿;二是替老师们报销发票。当时教研室的报销有两类,一类是系里的年终福利,一千、两千,每年一次,需用发票去报;二是教研室人头经费,每人每年有几百元,滚动累计,随时可报。那时钱少,因而这些事务,并不繁重。但是每一次报销,王仁老师都将大大小小的发票整理好,按财务报销的样式粘贴在纸上,并将合计金额用他特有的硕大的钢笔字写在空

  • 标签: 仁老师 印象记 富仁
  • 简介: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猝不及防地遇上新事物,20世纪80年代,我们所遇到的便是'读博'(此说法总有点别扭,通行,姑从之)。古代中国倒是有过博士的官职,并无博士学位,'文革'之后,高考恢复,才有硕士、博士学位设立之举。1978年,首度招考硕士研究生,我侧身其中。'毛胚'进厂,打磨年限是额定的:三年,乃在1981年'出炉'。此即为第一批硕士,因而,我们在全国就有了许多'同年',后来现代文学专业的名流如钱理群、赵园、吴福辉、

  • 标签: 博岁月 富仁兄 岁月追怀
  • 简介:弼(1004-1083),字彦国,宋河南府(今洛阳)人。晏殊女婿。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以布衣应制举茂才异等科中第,始步人仕途。初授长水县知县,召试馆职,为直集贤院,差知谏院。

  • 标签: 北宋 考释 系年 官衔 仕履 名相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全省各级统战部门按照省委要求,在抓落实党的各项统战政策和做好党外人士安排等方面作了许多工作。笔者时为省委统战部研究室主任,因工作关系,有机会接触经常参加有关统战工作的一些领导同志,对前任省委书记关广关心、重视统战工作的情况有一定了解,一些往事仍记忆犹新。

  • 标签: 统战工作 湖北 省委书记 统战部门 研究室主任 80年代
  • 简介:次旺仁庆修桥补路做善事1998年5月初,西藏自治区的人大、政协两会在拉萨召开,有位来自最基层的委员,他就是山南措美县当许乡增嘎村的次旺仁庆。当记者问他感觉如何时,他说:“村民们得知我当选为自治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时,都非常高兴,妻子仓决和女儿更不例外...

  • 标签: 农村企业 西藏自治区 日喀则市 木材加工 山南地区 党和政府
  • 简介:<正>金陵蒋氏以其甲一方和乐善好施,为近、现代江南地区,特别是在广大回族中所家喻户晓的。这个家族活动于我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地区,因此它的发家、变迁史和家族风尚对于研究具有浓郁江南地方色彩的金陵回族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发家与育人蒋氏原籍安徽含山,清中叶有蒋锦堂者以漕运而迁居江苏南京,历文源,恒清二世,都与广大回族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从事小商小贩以谋生计,直至翰臣与福基兄弟这一辈艰苦创业,始彻底改变了家族面貌。南京古称金陵,由于已定居数辈,乃自称“金陵蒋氏”。

  • 标签: 金陵 清真寺 蒋氏家族 江南 回族 南京
  • 简介:从文学史到编撰史,从学术史到接受史,从广告史到编年史,当下的文学研究特别是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充分和成熟的阶段,呈现出完整化、系统化并逐步走向深化的发展态势。但学术研究越是成熟,也越是呈现出举步维艰的局面,而且研究的格局也越加复杂和交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我的博士生们在近些年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关注到一种谱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试图以谱系学的理论眼光去看待各种文学和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先后主持了'京味文化的谱系研究''20世纪左翼文学的谱系研究'等多项课题,陆续发表了《谱系学对研究京味文化的意义》《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谱系研究的思考》等一系列文章。

  • 标签: 仁先生 先生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逻辑
  • 简介:大约三十年前,曾在一个小报上读到一篇中学生写的短文,题目是《壮哉,不死鸟》,内容虽然早已记忆模糊,但'不死鸟'这个意象却长久地吊住了我的胃口。我明知它不过是个比喻,但每当想起它,总是要追寻这世间究竟有没有不死鸟。

  • 标签: 王富仁 不死鸟 中国现代文学
  • 简介:2017年5月2日晚上,惊闻恩师王仁先生仙逝的消息,悲恸难抑。2017年2月17日、18日,我去看望王仁先生,他依旧是笑嘻嘻、朴实、平和的模样,原来抽烟很凶,现在已经戒了,头发尽管白了,但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谈锋犀利,学养丰沛、精深,说到动情处便挥动手臂,像在讲堂上。先生曾说,鲁迅为他打开了一片世界。鲁迅是师父,改变了他的一生,教人成为独立知识分子。先生走了,离开了这个

  • 标签: 一生王 仁先生 先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