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图书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单位.在馆藏家谱中,徽州地区家谱以其数量多,质量高而成为中国家谱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本文论述了徽州家谱数量可观,休宁名列全国前茅:姓氏较多,凸现徽州地方特色;质量颇高,善本家谱超过一半;"矿藏"丰实,有待深入进行开发等特点,并对徽州家谱举例简介.

  • 标签: 中国家谱 徽州家谱 徽州家谱特点 徽州家谱举例
  • 简介:《儒门事亲》是金代著名医家张从正所著的一部医书,是中医医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在张氏去世后不久即行刊刻,并广为流布,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还在不断刊印;甚至还漂洋过海,传至邻国日本和亚洲其它国家。《儒门事亲》最早为三卷,后来的通行本为十五卷,乃张从正卒后,麻九畴、常用晦等人总其医说汇辑而成,并仍以“儒门事亲”总其名。嘉靖刻本是现存最早的十五卷本,也是后来通行各种版本的祖本,且流传较少,弥足珍贵。

  • 标签: 首都图书馆 嘉靖刻本 儒门事亲 张从正
  • 简介:贵州省图书现藏古籍二十多万册,几乎占全省古籍半数。其形成有自民初以来近百年历史,其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其形成黄金时期。本文结合馆藏档案并参考多种出版物,分阶段回顾其形成大略并作初步评析。

  • 标签: 贵州省图书馆 馆藏形成 古籍 图书馆史
  • 简介:闽教会大学图书是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献收藏丰富而有特色,主要表现在:西文文献收藏多,流通量大;自办出版物及教职人员撰写的著作占一定比例;文理书刊兼收并蓄,馆藏各具特色;珍善本及特色收藏颇负盛名;捐赠及各类交流文献巨大。

  • 标签: 教会大学 图书馆 文献收藏
  • 简介:2007年,全国图书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兵部奏疏》作为《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之一种影印出版,为明代蒙古史和明蒙关系史学者带来极大便利。本文就其主要内容进行概要的介绍,并对此书《序言》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勘正。同时在明蒙关系史的大背景下讨论了该书文本的形成过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于《序言》所涉及的几个问题(三娘子、把汉那吉和俺答汗三者关系,把汉那吉投奔明朝的时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另外,笔者在文末为本书编排了目录,以便学者利用。

  • 标签: 中国文献 图书馆藏 明抄本 奏疏 国家 文献缩微复制
  • 简介:首都图书彩绘《九边图》,绘于崇祯后期,民国年间由汪申伯收藏。全图采用形象绘法,是现存《九边图》中形象绘法最为突出的地图,是一幅军事示意图,而非作战地图,反映出以直观、实用为目的的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人文传统,直到明末仍发挥着主要作用。首图《九边图》机构、方位错讹较多。不过,由于这幅地图很可能是明代最后一幅长城地图,反映了明末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全貌,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与文物价值。

  • 标签: 《九边图》 形象绘法 职方司
  • 简介:《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源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近年刊布的天津图书《总目》残稿,使学界得以了解此书後期修订过程的若干关键环节。通过对相关修订内容及馆臣批语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推断该稿本很可能是乾隆五十一年为刊刻《总目》而抄缮的一个清本,是专供纪昀等总纂官根据它来审读刻本清样时使用的。後来《总目》的刊刻因故中辍,但四库总纂官仍继续在这个稿本上进行修订工作,目前可考的修订内容,至少已晚至乾隆五十五年七月。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学 纪昀 稿本 天津图书馆
  • 简介:馆藏民国《侯氏族谱》中保留有李士淳所撰《赠文林郎信宜公暨德配李孺人合葬墓志铭》一篇,该墓志对梅州侯氏家学渊源论述甚为详细。此外,族谱对信宜司训侯怀义的学行、宦迹记载翔实,可补地方文献之缺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标签: 《侯氏族谱》 李士淳 地方文献
  • 简介:哈佛燕京图书典藏“蒋廷黻资料”系蒋廷黻个人收集、保存的各式文件,由其子蒋居仁(DonaldTsiang)捐献。这批资料集中于1947年至1965年,是研究蒋廷黻本人及中华民国史、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笔者受哈佛燕京图书委托整理该资料,研究课题“蒋廷黻资料整理与研究”于2011年立项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本辑选编的是1949年前后蒋廷黻与胡适等人的往来函件,反映了他们在国家政权更替之际的思想动态与行动,同时也反映了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初期的状况。

  • 标签: 蒋廷黻 胡适 王世杰 傅斯年 曾琦
  • 简介:宋高宗时,宫中伶人有菊夫人者,人称“菊部头”。后世文人因以“菊部”和“菊坛”作为戏班和戏曲界的泛称。本文依据首都图书珍藏的北京旧戏单,考证并阐述了自清末至20世纪40年代初期北京营业性戏剧演出事业的发展历程。

  • 标签: 首都图书馆 图书馆馆藏 北京 赏析 实录 戏剧演出
  • 简介:清代满族历史重视旗人教育,在习武同时推崇学习传统文化,在这种历史背景条件下,八旗人中涌现了众多诗人词人,他(她)们的作品不仅发扬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而且带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纯朴、豪放特点.在辽宁省图书内收藏了大量这方面书籍,现将八旗诗文集目录列于后,供学人、读者浏览.

  • 标签: 八旗诗文 目录 收集研究
  • 简介:在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精神追求也有了更高的层次。虽然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图书建设逐渐趋于数字化,但是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字化图书能够给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但是还不能完全摒弃传统图书的建设和管理特点,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主要通过传统图书与数字化图书的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有机融合。

  • 标签: 传统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 有机融合
  • 简介: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是图书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藏学专业图书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兴起和发展,对藏学文献资料的搜集、收藏、编辑、整理和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藏学研究事业提供了基本保证。文章以综述的形式,回顾了新中国藏学专业图书馆藏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过程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 标签: 藏学 图书馆 馆藏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 发展
  • 简介:本文在比较国会图书、天一阁和东洋文库本的基础上判定美国国会图书所藏明刻本《两镇三关通志》是迄今所见存世最好的刻本。同时围绕和田清和司律义有关明代蒙古史研究的成就与缺憾,检讨《两镇三关通志》的史料价值。以明朝为正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是《两镇三关通志》文本产生过程中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 标签: 《两镇三关通志》尹耕 翁万达
  • 简介:最近,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档案局组织人力整理和研究该局所藏《杜凌固英世系谱》,笔者应邀前去帮助鉴定。为了便于正确评价该家谱的价值,临行前去北京大学图书查阅该馆所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写成的蒙汉两体《喀喇沁托凌固阳子孙谱》,遗憾的是北大图书图书目录中没有著录,因而未能看到这个家谱。但是,在翻检目录时却偶然发现有《大元国书》(蒙古文书名为DaiYuwanulusunbicig)一书,这是否就是达日玛固什和拉喜朋斯克都曾提到和引用的那部重要史书呢?当我认真阅读后才发现书内作者自称拉喜朋斯克,并在该书的第十七卷结尾部分记曰“名作大元国水晶念珠之书终”。可知这是《大元国水晶念珠》(通

  • 标签: 北京大学图书馆 鄂尔多斯 蒙古文 水晶 抄本 念珠
  • 简介:明清时期江苏南部地区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藏书楼,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还出现了不少藏书家族。所谓藏书家族,即其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收藏或利用,而是为了整个家族的文化需要。家族藏书和作为藏书家的个人的藏书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藏书家的目的在于“藏”,家族藏书的目的则主要在于“用”;藏书家藏书注重书的版本,家族藏书注重书的内容。藏书家更突出典籍的文献价值,家族藏书则更注重发挥典籍的文化价值。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家族藏书是由个人来实现的,个人的藏书事业通常也由家族来延伸和发展。以往人们对苏南藏书家研究得比较多,对家族藏书则不够注意。本文拟以昆山赵氏家族为例,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图书馆 家族藏书 家族成员 赵氏家族 藏书目录 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