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次特别的旅行,这是一次悲壮的登攀。1997年11月11日,当数十名服用自灵芝孢子粉后获得新生的癌症康复者登上八达岭长城时,一个起死回生的神话被凝固在世人面前。此次登长城活动,是由全国政协中协服务开发中心和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在这数十名癌症康复者当中有工人、农民、军人、国家公务员、老红军、知识分子等等,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44

  • 标签: 灵芝孢子粉 自航 癌症康复 八达岭长城 食用菌技术 国家公务员
  • 简介:常在文学上发表不同意见,目无权威、我行我素,而想维护"权威"的人,把他看成是"个人主义"表现,总想当面批判他一通,显示自己对权威的绝对忠诚。

  • 标签: 萧军 个人主义 权威 回忆说 不同意见 骆宾基
  • 简介:199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仪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应邀赴俄的中国代表团带去了一份特殊礼物.即中共战略情报特工阎宝当年向苏联提供日本关东布防绝密情报的复制件。同年11月1日,俄罗斯驻华使馆举行特别授勋仪式.驻华大使罗高寿将叶利钦总统签署的“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勋章”授予中国阎宝和他的情报小组。

  • 标签: 阎宝航 特工 中共 中国代表团 人生 战略情报
  • 简介:光复会后期重要领导人李燮和创建的光复,在光复沪淞、攻克南京、援鄂、北伐诸役中,屡建战功,为东南光复和民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至今史学界对光复尚无专论。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光复的演变发展、历史功绩和解散原因等问题。

  • 标签: 李燮和 光复军 清政府 光复会 北伐战争
  • 简介:  衡量一支军队是不是威武之师,要看它在战场上能否战胜强敌;辨别一支军队是不是仁义之师,就要看它如何对待战俘.……

  • 标签: 八路军新四军 战俘改造 新四军日军
  • 简介:所谓"票",即"军用手票"的简称,最初叫做"军用切符",是日本政府为进行对外战争而发行,由日军在所占领地区为征发军用物资而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代用货币.日军曾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出兵中国山东省的青岛,开始改用"军用手票"的名称.此后凡是日军出国作战,均在军中和所占领的地区使用"票",如1922年侵入苏联的西伯利亚,1931年侵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日军把战火烧到那里,"票"也就随着其侵略势力的扩张流通使用到那里.因此,"票"的发行完全是政府行为,其应用沿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史.

  • 标签: 军票 日本军 票史考
  • 简介:明代夜不收军制的创制与发展,起于边防、战阵之需要,其实施运行并非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是视边防情势变动而不断调整,其分布范围亦因此渐由西北二边推至东南沿海及西南边境,折射出因时变革的精神。史籍中所载夜不收名目繁杂,且执行的任务众多,受此影响,学界多将其界定为刺探与传递情报的哨探或间谍,或是边防中之一般杂役。通过明代边关志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夜不收群体实际上也有区别:直属于镇、卫的夜不收,直接听从本官指挥,主要承担侦察事务,有时也会执行主官临时指令,甚至充当贴身侍卫及充作仪仗队;驻守及巡视墩台的夜不收,遇有敌情,传报腹里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 标签: 夜不收 明哨 暗哨 尖儿手 缉事军
  • 简介:<正>《安徽史学》开辟淮研究专栏以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董蔡时《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及其初步发展》,廖宗麟《李鸿章与淮的近代化》,冀满红《论淮》,陆方、高翠莲《淮建立初探》等(以下简称董文、廖文、冀文、陆文),在淮创建的问题上各抒己见,给这个过去一直寂寞冷落的领域带来了生机。但通读这些文章后,颇觉意犹未尽。其中,有些史实仍有待于进一步考订,有些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推敲,还有一些环节由于缺乏交待,而使淮建立的过程显得脉络不清。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谨以近来读书所得敷衍成篇,敬请各位方家教正。

  • 标签: 李鸿章 太平军 曾国藩 淮军 团练 张树声
  • 简介:童子(Scout)是源于欧美的一种学生组织。它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以培养青少年的纪律观念,公民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使之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基本属于准军事教育的性质。童子教育虽然在清末民初就已传入中国,但由于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组织,

  • 标签: 童子军 中国 学生组织 集体活动 纪律观念 吃苦耐劳
  • 简介:1960年7月4日下午5时许,台湾台中慈善寺,一位法师在众僧的念佛声中安然入灭.这位圆寂的和尚法名律,俗名黄胪初,安徽省亳州市人,出家前曾是一位中将军人.他的弟子广元(安徽界首人)说他:'在俗为官,廉洁尽职,身经百战,曾无一折,可谓一福将矣;出家为僧,道心坚固,财法两施,受度弥多,可谓一法将矣.'纪昀在中说:'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黄胪初用自己的实践验证了这句古话.

  • 标签: 黄胪初 生平 中原大战 军事家 佛教
  • 简介: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船队自江苏太仓浏河出海,西印度洋,前后七次,凡28年,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一项空前壮举。然而,由于历史的隔阂和利益的驱动,历代统治者对真相有意或无意地隐蔽和歪曲,以致世人对郑和西事件了解不够,云雾重重。在人们心目中,郑和西“倏然而兴,而又倏然而逝”,像一颗彗星蓦地划过中国历史的上空。为了深入地探索郑和西的来龙去脉,笔者就几个相关问题谈点看法。

  • 标签: 航海史 “郑和下西洋” 永乐帝 原因分析 对外贸易
  • 简介:<正>数年前,笔者于本刊发表了论文《元代的探马赤》①。不久前,莲见节发表了题为《关于元朝兵制史上的“国人”和“诸部族”》的论文②,再度提出探马赤问题。其中,对我的前文有所涉及。反省前文,也确有不足之处,故拟在本文中就探马赤问题再作一些补充论述。

  • 标签: 探马赤军 蒙古人 部族 军队 元史 社会地位
  • 简介:<正>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即把盛京崇为留都。后来,相继设立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广大地区。清朝设置将军的地区,除东北外,还有江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广东、绥远、陕西、甘肃、新疆、乌里雅苏台等地。绥远、新疆、乌里雅苏台是蒙古和维吾尔族等居住地区,将军的设置与内地不同。此外,东北三将军的设置也与内地不同。因为,内地广大汉族人民居住地区,清朝除设将军“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外,还设有总督、巡抚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而东北地区则不设总督、巡抚。

  • 标签: 黑龙江地区 将军 清政府 东北地区 齐齐哈尔 东北军
  • 简介:1938年初在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虽然时间不算长,却发生了几件对其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的事情。一是决定与萧红分道扬镳.结束了六年同甘共苦的生活;二是在晚会上偶遇王洛宾,结成了一生的朋友;三是从临汾赴五台投奔八路抗日,路过延安结识了毛泽东,由此决定了他1940年6月14日第二次奔赴延安,成为革命队伍里的专职作家。

  • 标签: 临汾 萧军 民族革命 1940年 王洛宾 八路军
  • 简介:1856年夏天,天京事变后,因洪秀全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并无理刁难、挟制和阴谋陷害,致使石达开无法实现匡国辅政的意愿,而石达开也对洪秀全及其集团失去信心和希望,采取了率远征的行动。

  • 标签: 太平军 石达开 天京事变 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