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墨西哥94—95年金融危机一度将墨西哥民族电影工业抛进低谷。1996年随着经济形势逐步稳定,墨西哥政府增加了对电影事业投资。特别是著名中青年导演迭戈·洛佩斯出任“墨西哥电影委员会”主席之后,提出了明确方针,为重振民族电影带来了希望。以阿图罗·里普斯坦和卡洛斯·卡雷拉为代表老少两代电影工作者携手奋斗,电影创作呈现生机。虽然,这一年“墨西哥电影委员会”只投资拍摄出8部长片,但是这几部制作精良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放出夺目的光彩。1996年墨西哥各类影片获国际奖37项,其中一流国际电影节17项,二流国际电影节14项。墨西哥影

  • 标签: 墨西哥 国际电影节 民族电影 世界电影 金融危机 影片
  • 简介: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关于我院(上海戏剧学院)教改一点设想/陈国誉//戏剧艺术,1989.4.109.改革探索——表演教学思考一、二/李学通//戏剧艺术,1988.2.32.表演教学观念更新/上戏表演获,研室//戏剧艺术,1987.3.104.表演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糜曾//戏剧艺术,1989.3.17.

  • 标签: 表演教学 戏剧艺术 索引 文章 上海戏剧学院 教学改革
  • 简介:近年,展现80后大都市男女青年婚前及婚后情感、成长历程青春家庭剧成为风行荧屏热播剧。青春家庭剧融合了家庭伦理剧和青春偶像剧叙事特点,呈现出了一种新型类型剧特征。同时,青春家庭剧也存在一些问题,题材、人物设置、冲突模式等方面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应当发掘青春家庭剧中具有悬念和新意戏剧性,创造出不落俗套青春家庭剧文本,使之持续焕发出生命力。

  • 标签: 青春家庭剧 艺术特征 戏剧性
  • 简介:<正>电影民族化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问题,争论中心在于,对于电影要不要提“民族化”口号?什么是电影“民族化”?“民族化”指的是内容,还是形式?或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民族化”?等等。《电影艺术》今年第5期发表了读者晓肖来信,信中建议:“为了使电影民族化问题讨论一个更科学、更严谨水平上进行,应该提出一些基本问题,并提醒参加讨论同志注意这些基本问题,不要忘记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表明自己观点。”我以为信中提意见很好。为此,我将近几年来我国关于电影民族化探讨争论,做一个概略整理,供大家参考。一、要不要提倡电影民族化?1980年第7期《文艺报》发表了题为《关于电影民族化问题探讨》一文。这是那年召开一次座谈会报道。在这次座谈会上,郭维说:“电影民族化问题,

  • 标签: 民族化 电影语言 电影艺术 艺术形式 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产推理片推理小说之间联系,提供一种影视创作思路。推理小说范畴很广,不仅有注重解谜本格推理小说,还有包含解谜、悬疑、惊悚、犯罪元素泛推理小说。推理片中,推理更像一种万能可添加“元素”。国产推理片中除了小部分本格推理片外,以多样化题材泛推理片为主。国产推理片中“侦探”形象较少,警察形象居多,且注重塑造人物。国产推理片包含多种叙事手法,其中不少高质量影片采用了“POV叙事”。不同类型片推理片之间有着良好相性,不同类型叠加会产生无限可能。

  • 标签: 推理片 本格推理 泛推理 侦探 POV叙事 推理加
  • 简介:我国电视剧题材日益多元化发展之际,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始终势不可挡。近年播出现实题材电视剧,既不乏《历史转折中邓小平》、《舰亚丁湾》等反映我国政治、军事生活作品,也有《湄公河大案》、《清网行动》等涉案剧,《心术》、《长大》、《青年医生》等医疗剧,《金牌律师》、《离婚律师》等律政剧,《老农民》、《马向阳下乡记》等农村剧。

  • 标签: 审美品格 电视剧创作 现实主义精神 质朴自然 创作动机 王炎
  • 简介:韩剧进入中国己逾20载,为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审美需求,近年,韩剧一直不断创新,尤其爱情叙事方面的转变尤为明显。爱情是电视剧表达重要主题,韩剧中展现纯真永叵爱情,满足了中国观众对理想爱情期待心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剧刚被引进中国时,爱情叙事以忧伤凄美的格调为主,尚未摆脱西方童话“灰姑娘”模式,如《看了又看》、《蓝色生死恋》、《爱上女主播》等。

  • 标签: 爱情叙事 韩剧 叙事模式 20世纪90年代 《蓝色生死恋》 《看了又看》
  • 简介:作为欧洲电影大国,波兰有着悠久电影史传统。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波兰电影又与宗教、政治、社会现实结合得极为紧密。其中,波兰人犹太人关系特别是发生在波兰这片土地上大屠杀无疑成为最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波兰电影逐渐出现了一批表现此一题材影片。本文试图分析这一曾是最艰涩难言题材在当下表达叙事内涵以及时代语境下意义生产,并从历史、政治、宗教等角度寻根溯源,探讨其中蕴含对波兰民族历史、国家政治、个体道德、身份认同敏感度、焦虑感及反思性,而这正与波兰电影长期孕育民族精神气质一脉相承。

  • 标签: 波兰电影 犹太 文化焦虑 政治反思
  • 简介:2008年,台湾本土影片《海角七号》上映一举斩获5.3亿新台币本土票房,(约合1.3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台湾华语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相较于5000万新台币投资不可不谓"奇迹"。不仅如此,该片同时期上映《冏男孩》一同拿下多项电影大奖。两部影片佳绩为低迷已久台湾电影产业带来了一些希望,被认为是吹响了台湾电影产业复兴号角,2008年也由此被媒体和业界人士称为"台湾本土影片复兴年"。

  • 标签: 台湾电影 产业发展态势 电影产业 海角七号 台湾本土 艋舺
  • 简介:爱沙尼亚政治题材电影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政治反思电影全面清算了爱沙尼亚和苏联恩怨。同时,这些电影价值立场尽可能地向西欧国家靠拢,弥漫着爱沙尼亚建构独立国家民族认同和寻回自己欧洲身份文化乡愁。基于其民族性和文化传统,这些电影通常选取隐喻和讽刺叙事策略。电影反复出现“失父/失兄—寻父/寻兄”情节,反映出爱沙尼亚意识形态转型期文化征候。

  • 标签: 爱沙尼亚电影 政治反思 民族主义 欧洲身份
  • 简介:(一)历史只有一部,它随着逝去岁月,深深铭刻在时间本身记忆之中。但对于不能亲历后人来说,历史存在方式却是口耳相传传奇故事,亲历者们留下回忆追记,史学家们以文字符号所做记载和推测,艺术家们借助于各自熟悉媒介手段所做纪录和艺术再现。再现也是一种创作,并且不能从根本上悖于历史真实。

  • 标签: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创作 影片 银幕 传奇故事 存在方式
  • 简介:<正>早就听说希区柯克是闻名于世悬念大师,但真正领略到他那炉火纯青导演技艺,似乎还是看了他导演《爱德华大夫》之后。这部三十年代影片以它那险象环生、悬念迭起独特风格,吸引着八十年代我国观众。影片中最成功悬念处理,大概要算“新婚之夜”那场戏了——精神病院女大夫康丝坦斯深深爱上了患有精神病“爱德华大夫”,她决心要拯救他,便冒着包庇杀人犯罪名,携带“爱德华大夫”来到了布鲁洛夫博士家里,并作为新婚夫妇在那儿留宿。当天夜里,“爱德华”发现周围墙壁都是白色,激起了他犯罪心理,他杀念顿起,拿着锋利剃刀来到康丝坦斯床边,来到布鲁洛夫书房……这些情节说来很简单,可在影片里却用了将近十分钟时间来加以渲染,造成了强烈戏剧悬念

  • 标签: 爱德华 犯罪心理 精神病院 洛夫 三十年代 独特风格
  • 简介:QSC公司为需要悬挂式安装、能为屏幕提供音响或环绕声设备大型影院(如IMAX影院)发布了DCSSC—24—8F可悬挂、四分频、三功放扬声器系统。,高和低频部分都采用了通用尺寸.易于安装在垂直或水平阵列。此外,安装在音箱上16个M10附件提供了安全、便利悬挂安装。

  • 标签: 扬声器 影院 系统 重量级 产品 安装
  • 简介:家庭剧叙述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日常生活故事,柴米油盐、儿女情长或生老病死,自自然然,平平常常。乍一看,似乎是全无技巧“生活流”叙述,然而,稍加品味,仔细审视,便会发现这一看似自然平常叙述方式其实包含着诸多艺术匠心制作技巧。从中国优秀艺术传统传承角度来看,它和中国古典叙事法则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刻而内在联系。

  • 标签: 家庭伦理 叙事法则 结构分析 电视剧 艺术传统 中国古典
  • 简介:声音作为电影理论研究对象,一直依附于画面和图像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专属自己系列语汇。声音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形成新术语和分析模型,电影声音也需要适合自身特质专有词汇,这是声音研究迫切需求。

  • 标签: 电影录音 声音理论 特异性
  • 简介:本文以作为一种重要类型中国早期歌唱片为主要观照对象,将中国早期歌唱片划分为初步尝试(1930-1937)、努力探索(1957—1945)、走向成熟(1945—1949)三个发展阶段;并以;30-40年代周璇主演代表性影片为例,深入探讨中国早期歌唱片基本形态及主要成就。同时,这一时期好莱坞歌舞片比较过程,努力描述中国早期歌唱片独特处境及民族风格。.

  • 标签: 中国 早期电影 1930-1940年代 周璇 演员 歌唱片
  • 简介:《机器人瓦力》WALL·E导演:安德鲁·斯坦顿配音:本·贝尔特、艾丽莎·奈特、佛莱德·威拉特出品:美国2008★★★★★秉承皮克斯一贯传统,《WALL·E》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轻松调侃对话,小剧情小包袱小情绪,的确做到了老少咸宜、皆大欢喜。故事发生在数百年后地球,人类移民到外太空,主人公瓦力是唯一留下来机器人,其职业是卑微垃圾工,但他盖起来垃圾大楼,却一幢又一幢,比人类最高摩天大楼都高。瓦力好奇又活泼,喜欢从垃圾收集稀奇古怪小玩意,很有乐天派小人物幽默气质顽韧精神。孤独瓦力只有

  • 标签: 机器人 形象设计 动画片 肢体语言 对话 夏娃
  • 简介:表演是电影评论(书面也好,口头也罢)百慕大三角。我们有的是办法,或绕过或越过或避过评论电影表演,视此为理所当然。对表演评论或失之于笼统(惯常综述);或只关注演员形体、怪癖和所饰演角色外形变化(更为细致深入评论);或是仅着眼于形式和风格而丧失表演价值作用(本质主义评论家和博主),或因道德训条而未被考虑(政治立场影评);或完全被忽略并被重构为一个场景活动的人物(1980年左右电影理论)。

  • 标签: 电影表演 电影评论 构成要素 近距离 原因 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