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新加坡共和国政府的邀请,我们中国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团,在团长胡妙胜常务副院长和副团长陈明正教授的率领下。于六月十十六日至七月八日参加了新加坡一九九二年国家艺术节的演出。舆论普遍认为所献演的两台话剧:《白娘娘》和《公用厨房》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佳作,是自北京人艺在新加坡演出以来最受欢迎的华语戏剧,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成绩。根据艺术节的安排,我院的两台戏是作为整个艺术节的压轴演出。但能不能胜任这一寄于厚望的安排呢?邀请的一方与被邀请的一

  • 标签: 新加坡共和国 公用厨房 北京人艺 两台 副团长 上海戏剧学院
  • 简介:<正>在新加坡电视台工作的56届校友彭溆娴于1987年以舒娴的笔名在《新加坡文艺》刊物上,发表文章纪念我院前副院长朱端钧教授。文章题为《一别成永诀》。彭淑娴校友在文章中回忆了1977年从香港回沪拜访朱先生时的情景,朱先生一再鼓励她不要放弃事业,要多看多演,为振兴中华的戏剧事业而奋斗。彭溆娴还对朱先生的教学特点作了生动的描述。文章最后写道:朱先生是已经逝世了,但先生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将活在千千万万受过先生教益的学生心中。

  • 标签: 新加坡 文章 振兴中华 纪念 电视台 校友
  • 简介:八月的炎热被一股清纯的风刮散了。望着这一张张可爱而稚气的脸怎会不让我欢喜得热泪盈眶呢?这十四个孩子是徐汇区少年宫艺术团的小演员,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三岁,他们居然那么出色地活跃在新加坡的舞台上,自8月24日至31日每天两场完成了十一场儿童剧《三毛砸缸》的演出,为那里的孩子献上了一台精彩的中国儿童剧。还记得我们接到新加坡范勉

  • 标签: 徐汇区 艺术团 少年宫 中国儿童 新加坡 三毛
  • 简介:东南亚是中华戏曲在海外国家流播的重镇,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戏曲活动最为繁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宗教和民间信仰为戏曲的移植和发展提供了沃土。华语戏曲演出作为华人宗教祭祀仪式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发挥着酬神娱鬼的宗教功能。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城隍爷诞的戏曲演出与马来西亚中元节的戏曲演出是华人宗教信仰与戏曲演出相互结合的典型个案,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是非常突出的,戏曲生存的宗教背景以及戏曲演出的宗教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星现。

  • 标签: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华语戏曲 华人宗教
  • 简介:2017年6月13-19日,由广东省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承办的"2017广州文化周·岭南杂技亮狮城"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剧目巡演活动携大型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登陆新加坡,在嘉龙剧场连演4场,受到新加坡观众的热烈追捧。新加坡总理公署兼人力部政务部长、外交部政务部长陈振泉,

  • 标签: 杂技剧 《笑傲江湖》 海上丝绸之路 杂技艺术 精品剧目 王鼎昌
  • 简介:资料显示,明初,南音在南洋华侨中,已有一定影响;近三四百年来,更成为东南亚普遍演唱的音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新加坡“云庐”是研究南音的主要社团,拥有琵琶高手丁子汇、洞萧高手叶宏清、张孙滚等人。由于演出水平很高,经常产生轰动效应,吸引众多听众。弦友们以此筹款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引起日本人的嫉恨,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抗议”,英国殖民政府屈服于日本压力,收回“云庐”准证。于是,弦友们于1940年另组湘灵音乐社。

  • 标签: 湘灵 音乐 乡情 华夏 新加坡 东南亚
  • 简介:1995年12月13日至23日,以已故著名南音艺术家丁马成先生之子丁宏海任团长,王碧玉,郑旨云任副团长的新加坡湘灵音乐社赴闽演出团一行三十三人,回到南音的故乡闽南作为期十天的访问演出。著名爱国华侨张天章,陈永佐先生担任访问演出团顾问,著名爱国华侨沈玉梅女士以及曾经在国际乐坛获得殊荣的著名南音演唱家王月华女士担任该团领队。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博士应邀随团访问。团员有湘灵音乐社戏曲音乐导师吴启仁先生,南音指导魂伦祥先生,戏曲艺术指导林少凌先生,编舞导师郑芳林先生,财政管理吴汶娇女士,以及演员,乐队等。

  • 标签: 湘灵 音乐 访问演出 闽南 新加坡 爱国华侨
  • 简介:新加坡的爱美戏曲传统有助于政府塑造国家身份,将"文化"的概念与表演者的特性相关联。得到政府支持的文化活动和审美价值相互加强,相互肯定。通过这种方式,爱美者在当今社会政治环境下取得了不朽的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儒教也会被永远铭记。

  • 标签: 爱美戏曲传统 儒家思想 文化 新加坡
  • 简介:为促进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之间文化交流,应新加坡第21届“春城洋溢华夏情”筹委会主席林櫈利女士的邀清,经文化部批准,兵团杂技演出团一行41人在兵团党委、兵团副秘书长赵广勇带领下,于2014年1月26日至2月10日赴新加坡参加“欢乐春节”系列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 标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文化交流 新加坡 杂技 演出 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