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英国政府认为英国正在成为世界创意文化中枢并以此为荣,但其创意产业政策却带来了各种矛盾,而且这些矛盾日趋明显,其中包括对国际性大型传媒公司与本地小型公司实施的政策支持方面的矛盾、媒体与文化政策中市民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及创意产业部门经济发展与社会融合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在有关创意产业的各种论述中,经济竞争力与社会融合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尤其如此。因此,发展创意产业的目的有二,一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GDP;二是促进社会融合,改变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然而研究表明,通过支持创意产业发展来促进社会融合是行不通的,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导致社会进一步分化;城市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又称城市绅士化)对创意产业劳动者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进入创意产业以及如何在其中得到发展几乎没有固定规矩可言。创意活动高度集中于伦敦和英格兰东北部地区,这些现象都说明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带来社会融合,也不能促进社会公平。

  • 标签: 创意产业 社会融合 经济发展 重建 公民权 文化政策
  • 简介:贯穿于数千年艺术管理全过程的俗雅之争,其教训是应该永记不忘的。艺术的雅化也是错误的管理政策所导致的恶果。我们切不能重蹈复辙。在原始社会中,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艺术之树是长青的。进入奴隶社会,才出现专为宫廷服务的乐舞,至周代才创造了完整的雅乐体系,制定了整套的帝王祭祀天地、祖先,朝贺、宴享等大典所专用的六乐六舞。儒家奉之为最高典范。由于它具有“中正和平”“典雅纯正”的特色,后世给了以“雅乐”的美名。而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取得政权后,都循例制礼作乐,以颂天地祖宗之德,歌本朝武功文治之高,示朝仪宴享之威武华贵。这种乐舞后来统称之为雅乐。而活跃在民间的各种艺术形式虽

  • 标签: 雅化 宴享 制礼作乐 本朝 艺术管理 封建统治者
  • 简介:20世纪下半叶以来,政治家们越来越强调政策制定应当有可靠的依据,在这种背景下,政策分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学科。最开始使用政策分析的主要是国家核心部门,之后其他部门,包括制定文化政策的部门,都开始使用这一方法。政治分析使得文化政策能够产生预计的效果。但是,在确定新的计划和策略以及研究文化政策研究机制时仍然存在许多障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政治倾向对文化政策研究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以下几种观念中:(1)政府经常将艺术完全当做是国际利益的一部分;(2)文化政策没有被当做一种公共政策来看,一般都认为文化政策针对的是文化领域,文化领域中人们的行为是自发的;(3)由于文化领域中各个部分存在显著的功能区别,因而文化是一个特殊的部分,具有自我再制能力,对其进行观察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干扰;(4)文化行政管理需要复杂的管理手续和审计流程,这是社会管理和控制的原则;(5)在对公共资金进行分配的时候,同行审查机制很容易被误用,成为政治家无视文化领域的托辞。本文认为,以上五点导致文化政策过于被动,文化研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为了去掉文化政策的神秘感,制定文化政策时需要更多的事实依据、数据和其他证据。通过协调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文化活动参与者的内部和外部各个不同部分,能够促进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去分化过程,减小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差距。本文以斯洛文尼亚的现状为例对本观点进行了说明和阐释。

  • 标签: 政策分析 基于事实证据的决策 文化数据 文化政策 单一民族国家 系统论
  • 简介:无锡市锡剧团是苏南地区久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团体之一。著名锡剧演员王彬彬、梅兰珍、汪韵芝、季梅芳就出在该团。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近年来,无锡市锡剧团的文艺工作者热情为工农群众演出,送戏下乡下厂,多次到苏北地区巡回演出,今年上半年共演出二百七十九场,平均每月演出四十六场,总收入达十万零二千二百元,平均每月收入一万七千零三十三元。

  • 标签: 经济管理体制 艺术团体 文艺工作者 文艺方针 千二百 工农群众
  • 简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战略任务。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繁荣 综合国力竞争 精神文化生活
  • 简介:教育家写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确实,需要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这与我们理念也是相互通融的。艺术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引发灵感、促进创新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促进孩子形成艺术审美情趣,培养孩子感受艺术美、鉴赏艺术美、创造艺术美的教育。

  • 标签: 艺术活动 幼儿发展 艺术教育 教育家 艺术美 主体意识
  • 简介:努力促进艺术科研成果的延伸转化唐滨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业务工作是承担艺术集成志书四川卷的编撰工作。四川全省十部集成志书,我所承担了其中六部的编撰任务,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四川卷》、《中国戏曲...

  • 标签: 科研成果 努力促进 四川省 编辑部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戏曲音乐
  • 简介:黄梅戏是艺术园中一枝靓丽的花朵。她以旋律简洁流畅抒情、情节洋溢生活底蕴为特色,叩动观众的心扉。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黄梅戏艺术如何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艺术发展的方向,指导着我们努力探索黄梅戏艺术与时俱进的新途径。

  • 标签: 黄梅戏艺术 艺术发展 旋律 观众 底蕴 抒情
  • 简介:文化政策建设对舞台艺术发展的影响向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文化政策建设为立足点,借鉴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体系,重点探讨文化政策建设与文艺表演团体、演艺消费市场及相关支持产业、人才培养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我国舞台艺术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文化政策 舞台艺术 钻石模型 文艺表演团体
  • 简介:面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趋势,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麦克盖根借鉴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交往行为”相关理论,突破福柯—托尼·贝内特固有的文化研究模式,分析当下西方国家以市场经济和国家话语为导向的文化政策,呼吁文化政策研究要重返批判性与自反性的道路。最终他提出建构文化公共领域的设想,以此实现文化研究模式的新突围,促进公众参与文化政策的讨论与制定,制约国家与市场话语,实现社会和文化的公正。

  • 标签: 麦克盖根 文化政策研究 文化公共领域
  • 简介:随着北京市杂技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质、价值取向等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形势的变化,杂技艺术教育教学更是需要向前飞速发展。我校课程改革发展中的"校本教研"是学校常态性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杂技专业集体备课模式是"校本教研"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 标签: 杂技艺术 集体备课 北京市 学校 专业教学 课程改革
  • 简介: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伟大时代的风貌,总结和交流剧本创作经验,促进和繁荣戏剧创作,四月十四日,安庆市文化局召开戏剧创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属城区及八县分管创作的文化局长、戏剧创研室编剧、专业剧团团长共七十余人。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吴志华、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周天柱、省艺研所编导室主任凌树声和理论研究室主任唐跃、《安徽新戏》副主编刘永濂以及省艺研所南方片联络员唐家政应邀出席会议。

  • 标签: 戏剧创作 剧本创作 所南 吴志华 专业剧团 艺术研究所
  • 简介:由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和黄梅戏研究会联合主办的’95黄梅戏表演艺术研讨会,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于1995年12月20日在合肥文华园开幕。开幕式由安徽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黄梅戏研究会会长蓝天主持。

  • 标签: 黄梅戏 表演艺术 研讨会 戏曲理论 戏曲艺术 艺术发展
  • 简介:“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研究: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会议以“行动”和“反思”为主题,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与跨文化思考,作为生活方式的整体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的保护、重构与当下利用、法律与政策思考,实践与研究路径的新探索等多个维度的问题,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本土化转向的趋势。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动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