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青春电影一直是受台湾电影青睐的一个类型,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清新基调、唯美爱情、文艺气息和热带风情”,一股小清新之风吹进了华语影坛。文章以郑芬芬编剧并执导、于2007年8月3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的疗伤系列青春推理影片《沉睡的青春》为个案,以“等待与追寻”“沉睡与唤醒”“细腻的叙事章法,纯净唯美的画面”“唯美诗意的意象,独特的叙事视角”四个部分结构成篇。

  • 标签: 青春 等待与追寻 沉睡与唤醒 唯美诗意
  • 简介:2003年8月4日,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在北京落下帷幕。事后我们从本届14台参演剧目中抽取一例,即湖南农业大学虹剧社演出的《我的母亲是一条大马哈鱼》,作为关注中心,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该剧目的编导、观众及主办方三个侧面做一次戏剧个案调查,也许会因此留下一片叶子,或是在台后为眼下的中国校园戏剧留个影;抑或还能依稀看见这片叶子的颜色,绿了?黄了?

  • 标签: 2003年 北京大学生戏剧节 戏剧个案 问卷式调查 参演剧目 《我的母亲是一条大马哈鱼》
  • 简介:梅兰芳曾三次(1919年、1924年、1956年)访问日本演出。1919年、1924年访日演出纯粹是极为正常的名角儿与名票儿、戏班与剧场(堂会)之间的商业演出活动,而1956年的访日演出则是更多带有民间政治使命的色彩。而从中日戏剧的互动、比较、交集的视角看,梅兰芳前两次的访目演出所凸显出来的日本演艺界和学界对中国戏曲的认识也有明显的前后差异.即由最初观众对京剧表演的陌生、惊讶,到渐渐开始欣赏,并在与日本戏剧加以比较的过程中,由误读到明晰地要求梅兰芳回归传统.由此,逐步显现出对梅兰芳表演美学解释的日本视野。

  • 标签: 梅兰芳表演美学 解释 日本视野
  • 简介:梅兰芳曾三次(1919年、1924年、1956年)访问日本演出。1919年、1924年访日演出纯粹是极为正常的名角儿与名票儿、戏班与剧场(堂会)之间的商业演出活动,而1956年的访日演出则更多地带有民间政治使命的色彩。从中日戏剧的互动、比较、交集的视角看,梅兰芳前两次的访日演出所凸显出来的日本演艺界和学界对中国戏曲的认识也有明显的前后差异,即由最初观众对京剧表演的陌生、惊讶,到渐渐开始欣赏,并在与日本戏剧加以比较的过程中,由误读到明晰地要求梅兰芳回归传统,由此,逐步显现出对梅兰芳表演美学解释的日本视野.

  • 标签: 梅兰芳表演美学 解释 日本视野
  • 简介: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民族音乐学关注度的逐步提高,对这一学科如何才能更加符合我国民族音乐研究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在面对具体的音乐事象时,我们的研究工作究竟是坚持个案调查,从"个案"观"整体",还是从宏观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决定了研究工作的专业性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是我们进行研究时必须做好的理论工作。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笔者所学,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调查 宏观把握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