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告别"与"惊愕"是著名音乐家海顿演奏史上的两个有趣故事。1772年,除音乐造诣外及擅长开玩笑与恶作剧的幽默音乐家海顿出任匈牙利埃斯特哈亲王的宫廷乐队队长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了。那年月,乐队队员们整日为亲王服务,公务繁忙,演出安排紧张且纪律严明,一年半载难得回家与妻儿老小团聚,故思亲之惰日渐增长,但慑于亲王的威严,谁也不敢表白似箭的归心,虽望穿秋水也不能言说半句,只好忍受煎熬。作为队长,海顿身有同感又极富同情心,他没有直接向亲王陈述队员们的需求,而是灵机一动,希望晚上的演出能让亲王自己去感悟此事。那晚他安排演奏《告别交响曲》,这部交响曲的演奏方式很独特,充分体现着"告别"之意:所有参加演出的队员,只要完成了自己演奏的部份便可以自由退场,曲之将终,

  • 标签: 告别惊愕
  • 简介:九三年在《音乐爱好者》上,写到霍洛维兹的丧仪,那播报讣闻的纽约第104频道古典音乐电台,最近关闭了。想必是英语欠佳,未及事先听清通告,有一天照例拨到104频道的那一瞬,竟是摇滚乐。当下一怔,连连重拨,只听得轰轰然。一时百思不得其解。几天后友人转告,原来这家电台财务不支,叫一家摇滚乐电台给吃没了。专播古典音乐的电台,纽约共有三家,分别占用93、96、104频道,全天二十四小时“古典”着。那年初抵纽约,无师自通地在收音机里摸到这几条频道,得意之余,不免大叹

  • 标签: 音乐爱好者 九三年 二十四小时 天后 古典乐 东岸
  • 简介:1991年,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王秋桂教授申请到了一笔经费,在他主持下开展"中国地方戏与仪式"的研究。参加此一研究计划的有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及英、美、法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初

  • 标签: 祭祀仪式 仪式戏剧 研究计划 目连戏 民间文化 调查报告
  • 简介:娘娘词仪式是温州鼓词大词类中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之一,至今普遍盛行于平阳县各个村落庙宇,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特征。本文对平阳县昆阳镇南岙村南岙殿的娘娘词音乐本体进行分析,并探讨百年间温州鼓词的传承关系。

  • 标签: 表演程式 伴奏乐器 传承关系
  • 简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亦是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宗教之一。佛教传入中国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入后的佛教无论是自我修持;还是弘扬传播其思想内容,都涉及一系列的仪式性活动。这些仪式性活动的程序及音乐运用不仅大致相同,而且从古至今依然如故。这一特殊现象表现了佛教仪式及其音乐的独特性,亦反映了仪式及其音乐背后古印度文化的特征。

  • 标签: 汉传佛教 佛教仪式音乐 探源
  • 简介:南朝是道教仪式音乐史上极重要时期,其仪式音乐略可分南北两支,北方天师道承东汉旧仪并吸收灵宝仪而发展。南方以灵宝派为大宗,承东晋灵宝传统,兼收天师道、方仙道及佛教之仪而发展,到陆修静总其大成后形成规范模式并绵延后世。时见主要仪式有天师道的上章,灵宝派的投简、度亡、传授诸仪,且为后世沿用,尤以授度仪程序最严整、音乐最丰富、结构最规范,成为南朝宋道教仪式音乐的经典。

  • 标签: 南朝 道教仪式 陆修静 授度仪
  • 简介:上党地区,自古以来祭祀仪式就是公共社会的重要事务之一。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窥探这一现象的成因,洞悉祭祀仪式音乐主要分类,以及祭祀仪式音乐参与群体的组成人群。

  • 标签: 祭祀仪式 仪式音乐 参与群体
  • 简介:近年来,仪式音乐研究成为音乐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就仪式音乐研究的主要取向而言,可以归纳为"礼乐范式""音乐范式"和"音乐人类学范式"三种主要研究模式。其中,"音乐人类学范式"较多地借鉴了西方人类学理论,也使用了大量的人类学术语。而"礼乐范式"和"音乐范式"则立足于中国传统,有着较为浓厚的中国文化印记,特别是"礼乐范式",它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沃土中的研究范式,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乐范式"就是仪式音乐研究的中国经验,是中国视角的仪式音乐研究;"音乐范式"也具有浓厚的中国经验特点,其所涉及的律、调、谱、器等音乐形态的方方面面,多是中国传统音乐话语体系下的具体表现。

  • 标签: 仪式音乐 研究范式 礼乐范式 音乐范式 中国经验
  • 简介:本文结合田野调查中道公教的安神仪式,展示器乐、经文念白、巫辞、法器击打、仪式专家跳跃顿足等音声如何在仪式中成为道公娱神驱鬼的巫术手段,同时分析道公教音声巫术对壮剧艺术的影响。

  • 标签: 道公教 安神仪式 音声巫术 壮剧
  • 简介:西藏所有的面具主要包括两大类,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宗教面具以神格造型为主,民间面具以人格造型为主。宗教面具一般是由西藏制度化了的寺庙组织制作和表演,整个过程有着严格的工艺规定和表演程式。宗教面具的表情内容是以藏传佛教严格的神灵体系为主,分本尊、护法神与附属神三类,如度母、莲花生、金刚、女妖、兽神、龙女、仙翁等等大量神格面具,占面具的主要部分。

  • 标签: 表演程式 面具 民间 西藏 仪式 神灵体系
  • 简介:土族民间的信仰十分复杂,除主要的藏传佛教外,还有萨满教、苯教、道教等,这些信仰相互交融在一起,表现出多种与其他民族、地区不同的信仰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对土族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间信仰的阐述,研究其相关仪式音乐,进一步探讨其文化特色。

  • 标签: 土族 民间信仰 仪式音乐
  • 简介:<正>我国“五四”时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其所以能取得超越时代的成就,是他所倡导的继承民族音乐优秀传统,借鉴欧洲音乐经验,以表现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为指导思想而完成的。

  • 标签: 优秀传统 宗师 刘天华 民族音乐 中国人民 超越时代
  • 简介:雪窦寺瑜伽焰口仪式音乐属于典型的"南方焰口"体系.本文第一节是对雪窦寺仪式及其音乐的实况记录.包括:时间、场域、参与者和仅式实况.第二节从梵呗、吟诵、直讽以及仪式其他音响几部分对其音乐进行研究,并探讨瑜伽焰口仪式音乐讽诵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各音乐形式在仪式中的功能.

  • 标签: 瑜伽焰口仪式音乐 南方焰口 梵呗 吟诵 直讽
  • 简介:<正>包拯自39岁重登仕途直至64岁病逝,其间仕宦26年,任职多次变化,主要职掌过地方守臣、御史、谏官、三司官、监司官、军政官等。职掌内容涉及地方和京师军政、中央监察、谏诤、财政、军政等。他在宋代的人格特征是清廉刚正,主要表现在直言敢谏、公正严明、关心民众、廉洁自律诸方面,由此赢得朝野人士的普遍尊敬,当时人便敬称他为"包公"。胡适认为民间传说中

  • 标签: 军政官 祭祀仪式 公正严明 守臣 方相氏 人格特征
  • 简介:仪式体验在西方宗教人类学领域指涉了处于宗教仪式活动中的信仰者在其生理、心理、意识等层面的内在感受,作为一个揭示了宗教现象的本质且具有宗教局内观的理论术语,宗教仪式体验一直是西方仪式学研究所不能绕开的核心问题。在此前提下,普遍存在于仪式现象中的音声因与仪式效果同步同向于局内人感官接收的关系,注定了两者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借助局内人的自述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观察,文章尝试性地以常熟散居道执行的“做七”仪式分析为例,对仪式音声如何作用于局内人的仪式体验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仪式音声 仪式体验 音声接收
  • 简介:一、仪式的原型与叙事仪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特别在那些重大的族群性纪念和祭祀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感受到和体验到诸多庞杂的因素。我们首先讨论的问题是:在这些复杂、盘缠的因素中什么是基本的和根本的。

  • 标签: 仪式音乐 原型 人类学 瑶族 结构 祭祀仪式
  • 简介:<正>90后的外甥来我家做客,在桌上堆积如山的海量CD场里,他唯独挑中了谢和弦的专辑《于是长大了以后》,这件事让我十分惊奇。原来如今象牙塔里不再是我们那个时代男生宿舍里的周杰伦、蔡依林、S.H.E,而是被方大同、谢和弦、林宥嘉、萧敬腾这些有青春更有技术、有技术更有想法的歌手们占据,他们有可能是唱作派,也可能是实力派。更多的时候是,这是一个有脾气有态度的时代,他们不再会像前辈们那样视中庸之道为讨好粉丝的不二法则,唯唯诺诺下去。在《于是长达了以后》封面上,专辑在一片红色的背景上捧

  • 标签: 周杰伦 蔡依林 不二法则 中国风 不朽之作 庭竹
  • 简介:辰溪丧葬祭祀仪式是辰溪祭祀活动中最主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它分为堂祭与路祭等形式,其中堂祭形式最为隆重,有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与过程。笔者对龙头庵乡丧葬祭祀仪式中的堂祭过程进行了采访与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对堂祭中的企子、浪淘沙、挂金锁、解怨灯、报恩灯、散花灯等曲牌唱段所表现的内容与音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 标签: 辰溪 丧葬 祭祀仪式 调查报告
  • 简介:仪式音乐研究会”的学术背景,产生于由曹本冶教授主持的“道教仪式音乐”、“民间信仰仪式音乐”两项分三阶段进行的大型研究项目,相关的专项研究共累积了近五十个研究个案和近20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这些都已经成为仪式音乐研究学术群体开展学科传承和理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重要参考资料。“仪式音乐研究会”的理论基础,建立在本土固有的学术传统和学者对仪式音乐传统的认知之上。它参考和借鉴、但不迷信套用国际学术界的有关理论方法,特别是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方法,对仪式音乐进行微观个案研究和宏观比较研究。同时,通过这样的研究实践经验,摸索和创建一套能较为切实解析本土传统仪式音乐的理论方法,即建立一套具有国际视野,不失中国特色,适合于本土学者研究本土仪式音乐文化的理论方法。

  • 标签: 中国 仪式音乐 音乐民族志 仪式音乐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