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由国际艺术专业等级评审协会、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于2010年8月在香港举行。此次比赛由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担任名誉主席,评委由国内及港台的知名钢琴教育家、演奏家组成。本次比

  • 标签: 钢琴教师 国际 钢琴教育家 导师 文化艺术交流 2010年
  • 简介: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的传承研究已成为了“大题”、“显学”。本文从南京白传承人,主体群落,艺术特色,继替发展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当下南京白的传承进行构想及阐释,从而进一步揭示当代南京白“不离其谱”与“适时而变”传承本质。

  • 标签: 南京白局 传承人 主体群落 艺术特色 继替发展
  • 简介:黄超成的绘画依托现实的物象,用写实的手法呈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之美,表达他对生活、人生与自然的浪漫情思。不论是表现自然景象还是优雅的舞者,黄超成都致力于表现自己内心感受到的景图。通过分析黄超成绘画作品中的题材、材料、绘画语言,可以探讨黄超成艺术表达的内蕴。

  • 标签: 黄超成 浪漫 绘画语言
  • 简介:上海工部乐队,是中国近代最具代表的西式管弦乐队之一。其形成与演变,历经六十余年,乐队在职业化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不同时期乐队的发展理念,更依赖于官方组织机构的大力扶持和适时导向。工部董事会与乐队委员会,作为工部乐队的管理机构,各自行使不同的职能保障了乐队的良好运营。

  • 标签: 上海工部局乐队 工部局 工部局董事会 工部局乐队委员会
  • 简介:本文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前副院长谭抒真先生未曾发表过的遗作。文中记叙了当年他第一次进入上海工部乐队(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参加排练演出的情形。在谭先生进入乐队之前,这个乐队全部由外国音乐家担任,没有一个中国人参与过(从1879年到1927年)。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1927年 工部局 乐队 上海交响乐团 一个中国
  • 简介:始于1946年的达姆斯塔特夏季音乐节是西方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事件,音乐节的成立之年也被学者称为先锋音乐发展的“零点”,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较为复杂的技术、观念和美学的交织、融合与解构,所产生的影响几乎延伸到20世纪末。然而,由于达市音乐节在技术、观念和关学上的复杂,人们对一些相关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着模糊与误解。达姆斯塔特夏季音乐节作为现代音乐的“零点”有其音乐、政治的原因。由于音乐思潮的不同,音乐节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而且在音乐上产生了几个具有标志、影响深远的思潮解构。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更全面地了解达姆斯塔特音乐节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以期更好地吸收它所沉淀的珍贵音乐遗产,为研究20世纪音乐发展轨迹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

  • 标签: 达姆斯塔特音乐节 先锋音乐 零点 思潮解构
  • 简介:南京白生发于明末,是用明清俗曲及江南小调曲牌和念白串联说唱的曲艺形式,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京白表演人数一般是一二人或三五人,一人用鼓和板,其他人用牙箸有节奏地击打瓷碟,乐队以二胡、琵琶、三弦等伴奏。因过去白表演不收报酬,总是“白唱一”,故名“白”。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传唱于南京街头巷尾的白逐渐式微,2008年,南京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重新受到重视。

  • 标签: 南京云锦 传承发展 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清俗曲 国家级
  • 简介:世兴画在明代中后期和清初刻印的一批戏曲版画,在秦腔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以实物将秦腔历史上推至明代,并被多家戏曲志征引。其中《中国戏曲志·陕西卷》收录了明正德九年(1514)雍山老人藏板《回荆州》两幅;《中国戏曲志·甘肃卷》征引了天水民间收藏的清顺治二年(1645)《董府献杯》一幅;《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卷》除附录了《董府献杯》、《回荆州》外,尚有明正德年间《敬德》、清顺治二年(1645)《水淹金山寺》;

  • 标签: 世兴画局 兴画局刻印 刻印戏曲
  • 简介:国家统计最新出版的《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了2007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钢琴及其他中高档乐器拥有量,其中钢琴为2.36架厂百户,同比增长2.16%;中高档乐器为6.03件/百户.同比下降14.71%。

  • 标签: 国家统计局 城镇居民 乐器 高档 城市 用量
  • 简介:上海工部乐队(ShanghaiMunicipalOrchestraandBand),是由西人在中国创立的最早的职业西式管弦乐队之一,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在工部乐队的发展过程中,梅百器(MarioPaci)指挥乐队曾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使乐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国内外学者对“上海工部乐队”曾做过不同程度的介绍和评述。

  • 标签: 上海交响乐团 管弦乐队 工部局 经营策略 风波 裁撤
  • 简介:文章就《上海工部乐队史》一书的写作讨论了三个议题:其一,音乐上海学:工部乐队史的多元阐释;其二,资料与写作:碎片化的历史建构;其三,语境与意义:帝国流散、都市空间与文化政治。继而提出对于“音乐上海学”的构建与述求。

  • 标签: 《上海工部局乐队史》 “音乐上海学” 新史学 流散
  • 简介: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一月,清高宗谕令扬州两淮盐政伊龄阿(?-1795)、苏州织造全德(1732—1802)对两地的戏剧曲本进行专门审查,前后历时近两年,查勘剧曲达700种左右。有关此事,学界以往多集中考辨扬州词曲的设局时间,较少考察两淮盐政、苏州织造及清高宗对于饬禁行动的真实态度。其实,考析清楚双方对此事的真实态度,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估饬禁剧曲事件对“花雅之争”的实际影响及其戏剧文化史的意义。

  • 标签: 乾隆帝 剧曲 戏曲 清高宗 文化史 盐政
  • 简介:作为一名作曲者,自然少不了和歌词打交道,歌词的创作我也偶有涉猎。我见过很多书面看起来相当完美、文字功底也相当扎实的歌词,读起来非常唯美,但是因为过多的使用了一些拗口的文学用词和一些生僻的字,导致听歌的时候,如果不对照歌词,根本不知道是在唱什么,这样的歌就很难流行和传唱。我曾经写过一句词"大鼓擂沸长江水",书面看文字一点没有问题,而且看着万分激动,热血沸腾!

  • 标签: 文学性 歌词 音乐性 随笔 文字功底 词的创作
  • 简介:大学音乐教学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髙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综合大学主要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其在教学模式方面与专业的音乐院校存在较大的区别。将创新理念融合进综合大学音乐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大学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综合大学的音乐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要,并将其创新理念实标渗透进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

  • 标签: 音乐教学模式 综合性大学 创新性研究 创新理念 审美素养 知识体系
  • 简介:为了更好地宣传格尔木的发展变化,提升格尔木市的对外形象,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格尔木,热爱格尔木,走近格尔木,激发各族人民扎根高原、奉献格尔木的豪情,同时也为"2009

  • 标签: 格尔木市 文化体育 歌曲 广播电视局 稿件 面向
  • 简介:<正>传统曲式学以“动机—乐节—乐句—乐段”的层层递进作为乐段的结构原则,所以乐段的类别除了由两乐句、三乐句、四乐句或乐句群组成的乐段,就是单乐句或不分乐句的乐段。其实,古典派和浪漫派作曲家笔下的乐段,还有另一种常为音乐学者所忽视的重要结构原则,即由一个比较简短的主题核心发展成为乐段。例如贝多芬第一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例1):

  • 标签: 主题 复乐段 钢琴奏鸣曲 核心 结构原则 贝多芬
  • 简介:民间音乐的任何一种地域特色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外域”音乐相联系、相对立而存在,是“一与多”之关系的存在。地域关系的复杂,决定着“特色”的相对、不确定性(即模糊),因而决定了我们对于“特色”的认识之相对地清晰,绝对地模糊。

  • 标签: 音乐风格 模糊性
  • 简介:试论音乐审美教育的阶段与长期蒋锐林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它有什么规律?可否将它分为几个阶段?我们可否根据音乐教育的阶段和长期来调整布局和改进教学法?笔者试着从这一方面作一些粗浅的研究。一音乐审美教育及其目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指在音乐教育中,通...

  • 标签: 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 阶段性 艺术教育 儿童 运动觉
  • 简介:“功能”与“色彩”是歌曲创作中两个常用的术语。功能即主流、规律;色彩即临时、装饰。在歌曲旋律写作中,如果只体现功能,那么旋律发展一定是逻辑强,功能特点明显的,但可能会缺少曲趣;如果只体现色彩,那曲调一定是不落俗套,出人意料的,但可能会章法混乱。有经验的作曲者总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这两者关系,使旋律总体能体现出某种功能的特点、局部却体现出规律以外的色彩

  • 标签: 色彩性 歌曲创作 旋律写作 功能性 旋律发展 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