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治学之道,赖乎新资;考古之道,材料为尚。”这是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史学界,每当涉及商代音乐的研究,学人均常叹史籍难征——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礼乐大师孔子,就已经发出了“难征殷夏礼典”的。喟叹。随着甲骨学蔚成大国,殷墟卜辞中所记载的乐舞资料,很快被音乐学家所采用:如“濩”,如“雩”,如“乐”,如“舞”,均成为商代音乐研究的有力佐证。但是,商代的音律到底是怎样,以前只能依靠考古发掘

  • 标签: 殷墟卜辞 商代音乐 音律 音乐史学 甲骨学 治学之道
  • 简介:自殷墟出土甲骨卜辞以来,关于甲骨文字的考释工作也逐渐展开。罗振玉先生率先对“乐”字之意进行考释,此后,郭沫若、修海林等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就“乐”字之义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术界对“乐”字之涵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各学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对“乐”字的解释迄今莫衷一是。有关古老“乐”字的研究,今后还需从字的由来、字义的多样性以及甲骨文的造字规律等方面综合分析,并结合新的成果、新的发现,才可能使得这一课题获得较大突破。

  • 标签: 甲骨文 “乐”
  • 简介:商周时期的求雨和祭祖仪式,常用乐器演奏来助祭,乐器演奏成为信仰与行为之间的媒介。在求雨仪式中,乐器兼具法器功能。是助巫通神的工具和手段。在祭祖仪式中。乐器演奏具有娱神、娱人、人神共乐和人神沟通的作用。

  • 标签: 甲骨文 金文 乐器 求雨 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