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明代是中国古琴辑谱风潮最为兴盛的一个时代,琴谱数量繁多,谱式发展日渐成熟。《徽言秘旨》和《徽言秘旨订》是明末清初绍兴琴派的代表性琴谱,本文试从绍兴琴派琴谱系统的形成及传承、选曲倾向和曲目版本三个方面来探寻其源头。

  • 标签: 徽言秘旨 徽言秘旨订 明末清初 溯源
  • 简介:文章通过对《龙吟馆琴谱》与《梅庵琴谱》所收同曲——《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闺怨》《挟仙游》《春闺怨》《秋江夜泊》《捣衣》8曲的谱本勘校,在乐段划分、乐句划分、谱字、谱式、指法等方面层层深入地析微察异,以挖掘二谱之间所存在的同源异流关系。而尤其集中体现于《平沙落雁》一曲的谱本间的“小异”,也为探寻诸城古琴是如何继承、创新、更别创一格而成梅庵新韵的,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 标签: 《龙吟馆琴谱》 《梅庵琴谱》 龙本 梅本 诸城 梅庵
  • 简介:《五知斋琴谱》是广陵琴派的重要琴谱之一,在清代古琴文献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琴谱成书年代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谱中的序、跋。《五知斋琴谱》版本有十几种,大部分版本中跋的写作年代有所变更。以此种版本考察成书年代,会造成很多麻烦。本文在比对不同版本,细读琴谱序、跋的基础上,分析琴谱的刊印过程和成书年代,为《五知斋琴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五知斋琴谱》 版本 刊印过程 成书年代
  • 简介:《东皋琴谱》在琴歌发展史上有标志性意义,它可分为自度曲和校误或改编前人曲目两类,具有旋律及行腔上一字一腔或多腔、移植民间俗乐、创作中以词配曲、正调调弦等特色。而作为琴歌,它的演唱用吴语发音、以唱为主吟为辅,并随弹奏指法滑动表达腔韵。

  • 标签: 《东皋琴谱》 东皋禅师 琴歌 吟唱
  • 简介:《枯木禅琴谱》是一本产生于清代晚期的琴谱,共四册,分成八卷,刻印于1893年9月。卷一和卷二是整个琴谱的理论部分,其中属于古琴演奏和美学理论的有《琴德论》、《音声论》、《琴声十六则》、《制琴曲要略》共四篇;属于技术性的理论总结有《指法纪略》、《上弦法》、《调弦法》、《抚弦转调歌》、《指下五忌》、《指有二位》、《坚护指甲法》、《左右手指法》(共110个)八篇;属于撰者所做的资料收

  • 标签: 内容创作 创作琴曲 枯木禅
  • 简介:本文以《式古堂书画汇考》中顾应阳的一则书札为线索,提出假设。继而考察顾应阳所刻的《东江家藏集》和《傍秋亭杂记》,又以潘恩的《题辞》为佐证,从而确证顾应阳为顾清之孙,与顾挹江为同一人,亦即《步虚仙琴谱》的辑刻者。进而综合各种史料,勾勒出其生平脉络,以及与琴学的渊源。

  • 标签: 步虚仙琴谱 顾挹江 顾应阳 顾清 东江家藏集 傍秋亭杂记
  • 简介:<正>近现代的古琴家们在演奏前都以九徽、十徽(分别为弦长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三处)为据调弦,使古琴的七条空弦呈三分损益律的音阶,泛音、按音自然也按此律演奏,对待近现代、清代、明代出版的琴谱一概如此——这便是琴界的普遍现实。五十年代初我国律学家缪天瑞先生曾在1960年出版的《律学》一书中,据古琴上设有泛音徽位而提出了“中国应当有纯律理论的发生”的推断。八十年代初起,新一代的律学家陈应时连续发表了多篇有关琴律的论文,曾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和肯定。他论证“明代和明代之前中国七弦琴音乐基本都采用纯律”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在明代初的琴谱

  • 标签: 调弦法 纯律 琴谱 三分损益律 陈应时 律学
  • 简介:理查德·克莱德曼,著名钢琴家,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王子。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5岁开始习琴,6岁时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自作曲。1977年,独奏《水边的阿狄丽娜》引起轰动。1990年,以《致艾德琳之诗》获得世界上惟一的金钢琴奖。理查德·克莱德

  • 标签: 理查德 现代钢琴 中国音乐作品 圆舞曲 钢琴家 演奏
  • 简介:王光祈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音乐学家。《翻译琴谱之研究》是他专门对古琴音乐进行创新性探索的理论著作。本文从创新性探索作的思想基础、目的原因和具体做法以及局限性等方面作了分析。

  • 标签: 王光祈 翻译琴谱 创新性探索
  • 简介:古琴减字谱不仅是一种描述演奏方式的记述体系,同时也传递了珍贵的律学信息。关于这一点,目前还缺少普遍了解。在众多琴学文献和琴谱中包含着一些琴律的信息,并显示出琴律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还没有上升到体系化层面。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这种智慧的记谱体系显示出具有律学表述方面的功能,所以说,古琴减字谱不仅是记录乐曲的乐谱,同时还是律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文本,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 标签: 古琴减字谱 律学 琴律 音律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