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在二十一世纪业已过去六分之一的今天,纸带录音技术,连同它昔日的辉煌,固然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其留给人们的印象无非是一些质量颇有争议的转录CD和博物馆里陈列的自动钢琴而已。而纸带录音技术自身的来龙去脉,则早已经被时间的车轮远远地甩在身后。人类社会的历史,固然是车轮般翻来覆去,旧事总有被重新翻查之必要,但是这似乎仅限于人事;被淘汰的技术,则有如被丢弃的敝屣,一时的辉煌以后,紧随着的好像便是无边的沉寂了。

  • 标签: 录音技术 纸带 自动钢琴 人类社会 博物馆 历史
  • 简介:新专辑突破区域限制创造内地歌手之最.幕后阵容的豪华程度首屈一指。而本人此番更会交出自己暌违多时的原创作品.着实令人期待。在曲风方面.除了将炉火纯青的R&B更加发扬光大之外.Electronica.Rock、Jazz,J-POP等前所未有的丰富曲风类型也会在专辑中悉数呈现。

  • 标签: 周笔畅 区域限制 原创作品 专辑 曲风 歌手
  • 简介:2008年1月28日,"天慕杯"2008贵州大型专业录音棚现场展演(器乐类)在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录音棚拉开了帷幕。本次比赛是由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贵阳市群众艺术馆、《校园歌声》杂志社主办,它与以往传统的比赛形式不同,采取的是现场录音

  • 标签: 贵州省 展演 比赛形式 艺术馆 选手 现场录音
  • 简介:早期的录音:拜罗伊特、柏林、伦敦、维也纳(1913-1938)其实早在声学录音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对瓦格纳这样的庞大作品跃跃欲试701913年,阿尔弗雷德·赫尔茨(AlfredHertz,1872.1942)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帕西法尔》片断。他最著名的经历莫过于1903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帕西法尔》,从而打破了此剧只能在拜罗伊特演出的禁令。

  • 标签: 歌剧录音 瓦格纳 《帕西法尔》 柏林爱乐乐团 版本 王国
  • 简介:英国人不擅长作曲.却精于录音录音技术在美国萌芽、长根却是在英国蔚为大观硬是盖过了善于作曲的德国人.到今天仍是他们在制定行业标准、英国人凭着身上的经验主义基因.做什么事都要积累习惯.提炼成传统留给后人.而且做什么都是事到临头现找工具去应付。最懂得摸看石头过河.航海、习惯法等等都成了他们的强项录音这桩事竟也从中得益。

  • 标签: 作曲 录音技术 传统 德国人 石头 经验主义
  • 简介:从我初次听到德米登科(NikolaiDemidenko,常译“德米丹柯”)的CD至今,也有十七八年了。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一次经常进行的“淘CD唱片”之时,偶然地发现了这张德米登科演奏的肖邦作品专辑。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位钢琴家的名字,只是他演奏的曲目中包含全部四首肖邦的《谐谑曲》大大地吸引了我。

  • 标签: 现场 录音 CD唱片 肖邦作品 90年代 钢琴家
  • 简介:文人画历来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他将书法的笔意通过线条和笔墨体现在绘画作品中,对后世的书画创作产生重大影响。倪瓒诗、书、画三绝,且绘画风格,成一代逸品。倪瓒绘画以"清、简"为审美形式,大量留白,重视笔墨形象自身的张力。这与倪瓒扎实的书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他是如何"以书入画",看似是对倪瓒书法的探讨,实则是倪瓒绘画精髓的深入挖掘,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 标签: 文人画 倪瓒 “以书入画” 《容膝斋图》
  • 简介:根据聆听后的不同感觉,我将唱片中和舞台上的演奏、演唱大师(名符其实的)大致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大师可以让听者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的表演中找不出任何技巧的缺陷和表情的不当,我们只有对着舞台或音响起立鞠躬——再鞠躬。这一类

  • 标签: 瑞士 钢琴家 埃德温.菲舍尔 德奥钢琴学派 风格
  • 简介:录音既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也不是单纯的艺术工作,两者是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的。在今天,录音技术更是广泛运用了人类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代表录音技术最新成就的数字多轨机、磁光盘录音机、全自动数字调音台、音频工作站等无一不体现着人类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学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编程技术等尖端科技的成果。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和音乐传播手段提升的时代背景之下.录音艺术则体现出技术与艺术全面融会的必然趋势和未来走向。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面对在高等院校艺术环境下的录音艺术的定位问题。

  • 标签: 现场录音艺术 声音设计 音乐审美
  • 简介:<正>前不久,周畅变身为小道士出现在宣传活动中。一身道袍的打扮稍显怪异,不过也使得她看起来愈发可爱。在2008年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和小柯用英文演绎了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拉手》。而由作曲、台湾作词人李焯雄填词的歌曲《未来就是现在》也已经上传到了官网

  • 标签: 周笔畅 小柯 汉城奥运会 李焯雄
  • 简介:十九世纪的巴黎是欧洲的文化中心,歌剧上演的次数比任何城市都要多,其中巴黎歌剧院和巴黎喜歌剧院是最重要的演出公司。排名第三的意大利剧院在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已经失去了地位,不能与前两者相比。1851年至1870年抒情剧院算得上第四名,古诺的《浮士德》就是在抒情剧院上演的。除了巴黎,法国其他各大城市也都有不错的歌剧院,里昂歌剧院的重要性仅次于巴黎,蒙特卡洛由于阳光与赌场,

  • 标签: 巴黎歌剧院 法国 录音 历史 声乐 十九世纪
  • 简介:<正>我不认识周畅,却在第一次见到她的刹那,梦回了生生世世。反复在记忆里搜索那张微笑的脸,头绪却凌乱,被迫停在半边。我不认识周畅,却在她沉默的日子里,悄悄地等待。把超级女声其他赛区的舞台放在一边,只等她洗尽铅华之后,灿烂地再出现。我不认识周畅,却一次次把她的眼泪放在心里面。酷夏烈日炎炎,人来人往,我在路边,把07号反复发了15遍。

  • 标签: 周笔畅 超级女声 次见 洗尽铅华 梦回 小柯
  • 简介:中国录音制品出版事业八十年(1908-1987)张淑珍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录音制品,是1877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录音筒,可以说这是唱片的鼻祖。它的出现,不但开阔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眼界,而且也对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保存,起了巨大作用。这种录音筒,直径只...

  • 标签: 出版事业 录音制品 立体声唱片 盒式带 八十年 百代唱片公司
  • 简介: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第一次见到郎朗是在1999年的拉维尼亚音乐节上。当时他是音乐节的艺术总监,而他与郎朗的会面原本也不过是一场甄选。那时的郎朗刚从中央音乐学院赴在费城的科蒂斯音乐学院就读不久,师从格拉夫曼教授,当时的他还并不为世界乐坛所知。但是原本的甄选,却成了郎朗在芝加哥的首演独奏会。

  • 标签: 艾森巴赫 郎朗 中央音乐学院 录音 艺术总监 音乐节
  • 简介:<正>一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似乎很早以前就形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情结",我说我渴望看到一部地道的中国的戏曲小说艺术发展史。所以我在很多场合,只要有机会就要絮叨如下的观点:一部中国小说史就是一部活的中国戏曲史;而一部中国戏曲史又是一部活的中国小说史。我想凡治中国小说史和中国戏曲史的学者,几乎都或多或少,或明晰或模糊地感觉到了这一点。因为人们都看到了,在中国戏曲文类和小说文类进入成熟期(或定型

  • 标签: 中国戏曲史 中国小说史 艺术发展史 小说文体 戏曲小说 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