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正>想起范继先生,眼前马上浮现出他那副亲切友好的笑容来,范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很难忘的。我在1945年春考入当时在重庆松林冈的“国立音乐院”分院。很幸运,夏天就有一个机会让我参加学校在北碚举行的音乐会,担任独唱节目。刚入学校不久,人生地疏,我正为找不到钢琴伴奏而发愁时,范先生却主动对我说:“我来给你弹伴奏”。范先生是一位教授,我是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我根本不敢想象能请到他来给我伴奏。可是他说这话的时候是那么

  • 标签: 节奏 国立音乐院 钢琴伴奏 音乐会 学校 新生
  • 简介:那年年初,到叶蓬先生家是个上午,时值先生起床后不久。先生缓缓地在沙发上就近坐了,而后用手把住我的臂腕,示范杨派声腔,每至紧要关节处,便在我的腕上重握一次……此刻,日光透过阔窗,映在先生的脸上发间,银发丝丝,宛若剔透,

  • 标签: 杨宝森 声腔 杨派
  • 简介:伟大的德国先锋派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KarlheillzStockhausen)于2007年12月5日在他位于德国北莱茵一维斯特法利亚州西部城市Kuerten-Kettenbera的寓所内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 标签: 逝世 西部城市 海因茨 作曲家 先锋派 德国
  • 简介:<正>联邦德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德国介绍》一书《音乐生活中的独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一节中认为: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KarlheinzStockhausen1928—)和汉斯·维尔那·亨策(HansWerncrHenze1926—)是当今德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生活中具有权威性影响的两个人。施托克豪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五十年代初起,他的一些创作

  • 标签: 五十年代 音乐作品 生活中 作曲家 节奏 具体音乐
  • 简介:<正>1928年8月25日,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生于科隆的默德拉特。1947年—1951年,他在科隆音乐大学学钢琴和音乐教育,在普通大学学日耳曼语言学、哲学和音乐学,1951年,在巴黎参加奥利维

  • 标签: 当代音乐 偶然性 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 五十年代 音乐会
  • 简介:玉笛银筝,缓歌慢舞,诉一部伤心史。倜傥风骚,君演李煜神似。——听仙乐,王子魂消;看霓裳,词人心醉。痛娥皇病赴黄泉,女英矢志慰知己。——京师谁惜望帝!辜负良辰美景,枉抛涕泪。朝朝暮暮,尝尽虏臣滋味。梦故国,玉砌雕阑;记桑梓,落花落水。恨难休,淅淅零零,雨声笼客邸。

  • 标签: 昆剧 遗事 亡国之君 文化素养 同人心 高品位
  • 简介:毫无疑问一个上百人的交响乐团的号召力肯定比不上一个著名的指挥大师,北德广播交响乐团(NDR)去年年末来上海艺术节演出时如果不是由艾巴赫带领,肯定不会得到那么多眼睛和耳朵的关注。如今的克里斯多夫·艾巴赫早已不仅仅是一位钢琴家了,他是三个乐团的总监,事业真可谓是如日中天。在他来华之前,我们通过网络联系上了他的经济公司——美国纽约MLFaleone公关公司,公司寄来有关艾巴赫的图文资料,并约定在上海期间由我们刊物做一次独家采访,时间不限,这令我们很兴奋。2003年11月7日下午,我们在上海四季大酒店的大堂内见刭了这位在台上台下都着一身黑色服装的大师,他是一位没有明星作派、很可亲的大师,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很轻松愉快的下午茶时光……

  • 标签: 美国 艾森巴赫 乐队指挥家 人物采访 个人网站 音乐创作
  • 简介:作曲家栾于2016年出版专辑《云水端——栾新古典声乐作品专辑》,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他个人多年来探索与创立的"民歌新古典"艺术概念。"民歌新古典"的诞生与发展,对于新艺术歌曲即民族声乐领域来说,具有开创性意义与价值。本文也通过对栾与"民歌新古典"的介绍与理解,来论述其"民歌新古典"作品对于当前民族声乐发展与创新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栾凯 "民歌新古典" 民族声乐 意义价值
  • 简介:克里斯多夫·艾巴赫第一次见到郎朗是在1999年的拉维尼亚音乐节上。当时他是音乐节的艺术总监,而他与郎朗的会面原本也不过是一场甄选。那时的郎朗刚从中央音乐学院赴在费城的科蒂斯音乐学院就读不久,师从格拉夫曼教授,当时的他还并不为世界乐坛所知。但是原本的甄选,却成了郎朗在芝加哥的首演独奏会。

  • 标签: 艾森巴赫 郎朗 中央音乐学院 录音 艺术总监 音乐节
  • 简介:施尼特的“复风格”音乐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日中天”地升起。所谓的“复风格”,简单的解释就是多种风格的复合。这并非是独创的新作曲技法,从中世纪的经文歌到近代的马勒、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等作曲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类似的多风格拼贴,早已预示了某些“复风格”的特征。与此相比,施尼特的“复风格”更直白彻底,他在同一作品中直接搬用大量历代名曲与流行乐曲,

  • 标签: 风格 拼贴 勋伯格 马勒 作曲技法 经文歌
  • 简介:听说乌克兰有一句谚语:"乌克兰离上帝太远,离俄罗斯却太近!"纵观乌克兰的千年历史,差不多(或者说主要)就是一部与俄罗斯之间错综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史和恩怨史。自十九世纪以来,由于乌克兰在政治和经济上一直处于从属于俄罗斯的"弱势"地位,

  • 标签: 乌克兰人 维茨 拉赫玛尼诺夫 民间歌曲 谢尔盖 普罗科菲耶夫
  • 简介:已是第三年度“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音乐节”(以下简称施氏)在他的德国居住地Kuurten(科腾)镇圆满闭幕,来自全球逾20个国家地区的众多音乐家、理论家及客座旁听又全身心投入了为期8天从早至夜的施氏音乐讲座、练习与音乐会鉴赏中。

  • 标签: 施托克豪森音乐节 音乐艺术 艺术事业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 简介:<正>五月间,美国波士顿音乐学院的尤利·马祖维奇及夫人妲娜·波美热纳兹——马祖维奇两位教授来到我院讲学。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却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教益和启发。他们现在虽是美国籍,但原是苏联人,在苏联受音乐教育,两人都是一代大师奥依斯特拉赫的门生。因此,无论在演奏或教学中,他们都充分体现出苏联小提琴学派的特点。

  • 标签: 苏联人 波士顿 星期 教授 严格训练 小提琴
  • 简介:布鲁斯音乐在美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见证了黑人在美国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作为黑人奴隶宣泄苦闷情感的方式之一,这一音乐元素被融入现代黑人文学的创作中。本文拟剖析托妮·莫里的两部巨作中的布鲁斯音乐元素,解读布鲁斯旋律中表现的生存方式和展现的生命哲学,探讨音乐与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 标签: 布鲁斯 黑人文学 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宠儿》
  • 简介:路易吉·鲁比尼(LuigiCherubini)到底算不算一位"冷门"音乐家?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查一下Amazon网页,他们网上卖的鲁比尼作品的CD和DVD,至少有三百七十三张(套),包括一套七张、由EMI公司出版的《鲁比尼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纪念版》。鲁比尼的主要作品都是歌剧和宗教音乐,他的歌剧作品,包括十一部歌剧、十部喜歌剧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音乐剧、独幕剧等等,总数可达三十五部以上。所以,从鲁比尼的创作数量来说,

  • 标签: 音乐家 CD 冷门 陈列馆 歌剧作品 展品
  • 简介:『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创作了四首叙事曲,这些叙事曲标题性鲜明,思想性深刻,且深受他的好友波兰爱国诗人密茨维兹史诗的影响.本文以肖邦第一、第二叙事曲为例,通过它们与史诗之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诠释音乐作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肖邦音乐的内容和风格.

  • 标签: 肖邦 叙事曲 史诗 联系
  • 简介:"调性"概念外延的拓展在古典与浪漫派时期,"功能性"和声及"大小调体系"的理论逐渐完备。"功能性"和声思维成为大多数作曲家构建音乐作品、体现音乐的稳定或非稳定,以及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所遵循的主要法则。作品中"主音"、"主和弦"、"主要调性"是音乐发展的中心与归宿。20世纪以后的"非调性"音乐则以抛弃大小调调性和传统"功能性"和声原则为特征。作曲家们从更宽泛的角度重新对"调性”意义加以审视,旨在探索出符合20世纪“非调性”音乐思维的、但同样具有类似传统调性结构作用的、新的“滑性”观念。

  • 标签: 《钢琴五重奏》 音高组织 施尼特凯 音乐作品 技术 和声思维
  • 简介:在莫斯科的朋友圈里,阿尔弗莱德·施尼特被亲切地称作阿尔弗。在俄罗斯,这个昵称听起来还很含混陌生,似乎在苏维埃莫斯科的沉闷生活中强调施尼特的存在有多么的怪异。在那里,他会被轻易地当成火星人。

  • 标签: 施尼特凯 弦乐四重奏 弗莱 全集 演奏 诺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