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3个儿子,岜人就是第3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

  • 标签: 铜扣 沙人 九黎 青布 云中 无领
  • 简介:砖雕是我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装饰手法,研究它的艺术价值对保护和传承这种古老的艺术门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砖雕 脊兽 艺术价值 传承
  • 简介:儿时是在颖河边长大的。我的家乡地处豫东平原,这里一马平川,连个土包包都没有,难得的是竟然河网交错,记忆中的故乡城市里边也是坑塘遍布,河南三连坑、河北镇冲寺坑,还有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数不清、记不住、有名无名的小坑如颗颗珍珠撒落在当时方圆不足二十公里,仅十来万人口的家乡小城里,

  • 标签: 沙颖河 情思 豫东平原 家乡 坑塘
  • 简介:明季书学极盛,除祝允明、文徵明年辈较早,非本篇所能说及的外,余如张瑞图、孙克弘等,并不在董其昌下。至于把董其昌去比黄道周、王铎,那更是“如嫫对西子”了。艺术的真价值是一个问题,作者名望的大小又是一个问题,本不能相提并论的。

  • 标签: 沙孟海书法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十年,百废待兴,文化艺术相对成寂。在文革结束后的一九七九年,以上海举办的“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为标志,

  • 标签: 文化艺术 中国 沙曼 历史 书法作品
  • 简介:中国文人、书画家的生活十分丰富,可述者甚多。其中,代笔、捉刀即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代笔”、“捉刀”的记载。至民国时期,为人代笔、捉刀现象仍时常流露于文人笔下。《陈屺怀致孟海札》便有非常清晰的记录,联想到孟海虽多次为他的师友代笔。然于氏的著述中却较少记录。现就《陈屺怀致孟海札》中,氏为人“代笔”这一现象略陈己见。

  • 标签: 沙孟海 早年 中国文人 文化现象 民国时期 书画家
  • 简介:著名画家李伯安先生曾任河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刊物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英年早逝,创作的百米长卷《走出巴颜喀拉》被美术界誉为经典之作,在中国美术界树起一座划时代的丰碑。他的精神和作品影响日益深远。值李伯安先生逝世七周年之际,特发此文以示缅怀,以飨读者。

  • 标签: 李伯安 河南美术出版社 上海美术馆 美术编辑 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史
  • 简介:浙江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池鸿以"武林旧事"为题的作品展于11月16日至11月25日在南山路的杭州恒庐美术馆展出。展览由浙江画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和杭州恒庐美术馆主办,共展出74件配文作品。

  • 标签: 作品展 美术家协会 中国人物画 浙江省 美术馆 副院长
  • 简介:“印岂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铃镝,一耕夫来自田间”。这是孟海的老师吴昌硕先生1926年在上海给他的学生们看的吴先生自己撰写的

  • 标签: 沙孟海王羲之 王羲之兰亭序
  • 简介:在现当代书法史上,孟海先生卓然独立,气度非凡,是屈指可数的大师级人物之一。今天,当我们重述先生艺术风格和历史贡献之时,有必要循着先生的家世生平、书学源渊及气质修养作一考察,以期得到全面展示。或许,借此可以对当代纷繁芜杂、人文伦丧的书法思潮产生某种警觉,从而回归书法的本位立场,通向书学的人文大道。孟海先生原名文若,以字行。别署不荒、村、兰、泱明。1900年6月生于浙江鄞县塘溪村。其父孝能是一位儒医,酷爱书画,多有收藏,行医之余常舞文弄墨,这一嗜好对年幼的孟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6年孟海入本村安房书塾就读,1910年转入邻村邹溪钟山小学住读,1911年进入慈溪东山头锦堂学校附小五年级学习,初习篆刻,即识得许多篆文。据有关资料记载,12岁时孟海能识得“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之印”的篆文。1913年孟海入本乡花溪小学,后由父亲教读功课及摹篆刻印,这是孟海走向艺术之途的一个起点。然好景不长,14岁时父亲去逝,家境顿时陷入窘境,遂由舅舅带至慈溪庄桥集成小学就读,此年暑期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宁波第四师范学校。艺术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他们自小就对某种门类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和信心,失去父亲之后的...

  • 标签: 一代书学 书学大师 大师沙孟海
  • 简介:孟海档案孟海(1900-1992),名文若,以字行。别署不荒、村、兰等。浙江鄞县人。现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孟海作为当代书法重镇,他几乎亲历了清末民初以来书法的所有重大事件,并成为现代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孟海29岁时即以《近三百年的书学》驰誉书坛,后师承碑学大师吴昌硕,奠定了他一生习碑的基调。作为学者型书家,孟海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对书史具有迥出时流的睿识,同时,也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和胸襟。这从《近三百年的书学》中可以明白看出。氏在撰写《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时,清代碑学的余绪还在笼罩书坛,书坛大家几乎全为碑派人物,而乃师吴昌硕更为碑学重镇。但孟海并不以碑派自囿,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他对碑帖都有中肯的评价,而不是以碑派立场,扬碑抑帖,强分轩轾。这种史家的眼光和胸襟,反映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便使他能够超越碑学的限阈和碑帖的隔阂,而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由于得列吴氏门墙,受其亲炙,孟海早期书法创作带有明显的吴派影子,体势中宫紧缩,斜画紧结,饶具北碑旨趣。吴昌硕作为民国书坛碑学重镇,其书法成就主要表现在石鼓文方面。此外,大写意绘画、篆刻也可称之为一代教化主。他以金石...

  • 标签:
  • 简介:一、绪论20世纪前叶是中国学术文化现代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孟海(1900—1992)个人,而言,这同样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生阶段,尤其是20年代,正是青年孟海学术、艺术生涯的起步期,在此期间,他面对种种学术思潮的交错和起伏,旧学与新知的冲撞和融合,在不断思考和选择中,逐步积累学术、艺术识见,确立其学术思想、艺术旨趣,为后来奠定重要基础。

  • 标签: 沙孟海 中国学术文化 原因 浙派 20世纪前叶 艺术生涯
  • 简介:多·宾大维是当代一位颇为活跃的英籍以色列雕塑家,崛起于1980年代早期的“英国新雕塑运动”。本文通过对宾大维30多年的创作发展历程、平面雕塑代表作及艺术创作观等方面的具体分析,阐述了宾大维的艺术特色,是以超现实的视觉形象来表达他以艺术家的直觉感受到的深刻哲理。

  • 标签: 宾大维 平面雕塑 超现实形象 哲理 直觉
  • 简介:9月1日下午,一场名为"杭州味道"的画展在杭州国大城市广场国大·恒庐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画院、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主办,国大城市广场、国大·恒庐美术馆协办,分为四个板块的内容——老杭州的风景、过年小子、孩童时的游戏和儿时的生滑活情景。池鸿笔下的杭州风景,都是杭州老底子的样子,基本上都是杭州曾经有,而现在再也看不到的样貌,如老城站、老鼓楼,更有的直接在杭州城中消失了,如浣纱河。

  • 标签: 杭州 童年生活 味道 趣味 城市广场 美术家协会
  • 简介:写史应该是:求实准确,客观评说。但也难免由于观点的差异和某种局限而有所偏重和选择,或因一时疏忽大意而失漏。不过后世自会有人察觉质疑,再行发掘考证,增补修订,使之更为完善有序,贴切地传播历史经验。当今颇为油画界所关注的我国近代油画发展史料及前辈画家传记,虽已有不少专业刊物和报章发表了许

  • 标签: 油画民族化 历史经验 马蒂斯 上海美专 诞辰 疏忽大意
  • 简介:一个艺术家,将自己的心灵虔诚地侵入传统史化,几十年不懈地熔铸灵魂,当艺术积累需要喷薄欲出之时,恰毫不迟疑地出人民与时代如春盈那样吐丝……

  • 标签: 艺术思想 百年诞辰 意义 艺术家
  • 简介:李贵阳祖籍河南省西平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协理事、江西省书协刻字专业委员会主任、抚州市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翰墨薪传"辅导教师、江西书协培训中心教师、东乡县舒同书法院专职书法家。作品获奖、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全国第九届刻字展优秀奖;入展第一、二届草书展;入展第六、七、九届刻字展;入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展全国第二届隶书展;入展全国第六、七、八届楹联展;入展全国第三届扇面展;入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入展全国第三届青年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2014年参加第15回国际刻字艺术大展,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交流。

  • 标签: 书法作品 贵阳 中国书法兰亭奖 刻字艺术 印象 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