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安岳毗卢石刻中有的'佛文普庇'窟(千佛),主尊为西方三圣,窟内左中右三壁凿有316个圆龛,龛中各有一着佛装的坐像,绝大部分身侧刻有名字,如'杨一琴''张氏二''刘氏三''陈氏妙惠'等。由名字看来应该是一批女性供养人,其中也不乏以'妙善'为名者,可能与观音信仰有关联。考虑到宋代盛行的居士佛教运动和柳本尊的居士身份,这批女性供养人与毗卢石刻中颇为重要的柳本尊造像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呢?本文将试做探讨。

  • 标签: 毗卢洞 柳本尊 观音信仰 女性供养人
  • 简介: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傍: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犹可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瓮,犹可沸也;其五如空,然后任其燔灼,体恒自如,亦不须灭,行将自灭也.初一凡夫,中属修学,渐次最后,方名诸如来大圣人也."这是明代朱宏中的一段话,将之赠予婺江畔的同道好友卢心东甚为贴切.曾几次约他为裒辑作品供杂志选载,均未能付诸于梓.而"才触即燃者",我又不屑,说他"不可得燃者"似不为过吧?至于"犹可沸"的境界,人世间已属麟角.春秋倏忽,我再度执掌笔政,佳作、拙文终于"破腹"而产了.……

  • 标签: 书印记 卢心东书 熔卢心东
  • 简介:藏传佛教从明末开始在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兴盛,使得藏传佛教艺术在此地得到很大发展,壁画、造像、建筑等都有大量遗存,唯有岩刻艺术品留存较少,喇嘛召岩刻保存较好,数量也不少,但还不为人所知,足够的重视保护及对研究将有助于喇嘛召历史沿革的探究,同时可以丰富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艺术内容,有益于对内蒙古地区明清时代藏传佛教艺术研究,同时使中华文化多元化更具理论及现实依据。

  • 标签: 喇嘛洞召 岩刻 民族特性
  • 简介:敦煌书法艺术是敦煌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对敦煌书法艺术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为了弘扬敦煌书法艺术的恢宏博大,特向海内外专家及一切社会学人征稿,并依托研究成果于2020年上半年召开敦煌书法艺术国际研讨会。具体事项如下:一、举办单位敦煌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标签: 敦煌藏经洞 书法艺术 国际研讨会 征稿启事 纪念 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