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印刷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推动人类文明和世界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木活字印刷课程是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2016年开始设置的一门新开课,课程设置得严谨又具有弹性的教学内容,既是对传统技艺的学习与继承,同时又让同学们在未来几年版画专业学习中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延伸。

  • 标签: 木活字 版画 印刷
  • 简介:一九九八年十月二牛日至十一月二日,以“融合与拓展”为主题的’98上海(美术)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参展作品均以水墨为基本媒材,展示了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水墨艺术近年来发展的最新动态。展览期间,同时举办了以“当代文化环境的水墨艺术”为主题的国际美术研讨会,邀请下来自国内及英、美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提交论文并发言,他们就当代水墨艺术发展的现状和生存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它的现代性转换及其未来之可能性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而深入的探讨。本期特选其中的部分论文刊出,旨在就这些问题引发更为广泛的思考,以获得更多的真知灼见。

  • 标签: 水墨艺术 炼金术 实验水墨 现代水墨 新文人画 “游戏”
  • 简介:“技术”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的传承工艺,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从远古走到了今天。本文就艺术这类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从“技术”是生产力、“技术”是思想的产物、”技术”是艺术的生命线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在艺术发展历程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技术工艺能使精神转化成艺术并达到完美,因此它将会被主观意识作为一类艺术风格来追求和表现;另一方面,技术工艺自身具有客观规律性,故而它虽然产生于人脑,但并不随主观意识而消亡。“技术”与人类同在、“技术”必将永恒。

  • 标签: 不平衡理论 生产力 技术 技术风格
  • 简介:探研中国漆艺史,有一现象值得注意,即几千年来中国的髹饰技艺一直是以平面漆绘为其主流。入唐以后,这种漆绘技艺一统全局的情形有所改变,雕漆工艺登上了历史舞台。自此,漆艺的装饰风格和审美指向也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宋元明清,雕漆工艺日臻成熟,自成一类,极大地充实了中国漆艺的修饰内容,丰富了中国漆艺的美学意

  • 标签: 中国漆 髹饰 漆绘 雕版印刷术 漆器考 元明清
  • 简介:<正>“我們时代的人”今年年初,苏联美术学院举办了一次全体院士和通訊院士的作品展覽会,題为“我們时代的人”。参加展出的除了八十多位院士和通訊院士之外,还有外国的名誉院士柯內留·巴巴(罗馬尼亚)、卡勒尔·波柯尔內(捷克斯洛伐克)、吉什法路迪·什特罗勒尔(匈牙利)和我国的潘天寿。这次展出的作品以肖象画为主。在几十件肖像作品,出現了不少生动的先进工人和农民的形象。許多作品直接描写了工人、农民的劳动生活,反映了他們的建设热情。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构成了这次展覽会的肖像画

  • 标签: 苏联 院士 列宁格勒 优秀作品 外国 相互关系
  • 简介:每个人都已开始假装是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情绪、想象以及风度已经被流放……——伏尔泰《致西德维尔信集》1735年序言在《风景进入艺术》书中,肯尼斯·克拉克描述道:"自中世纪以来,人类精神一次次试图与环境建立和谐关系,风景画的兴起和发展则成为其中的一环。"

  • 标签: 风景画 明清 测绘 欧洲 肖像 帝国
  • 简介:2001年,英国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Hockney)历时多年完成的著述《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出版,并在艺术界和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围绕霍克尼关于制像与艺术的实践性研究,通过清理艺术史学、物理学等领域对其实践的各种反应,揭示了视觉技术这一视角给艺术史研究和当代艺术实践所带来的挑战和启发。

  • 标签: 知识 制像术 艺术史 绘画
  • 简介:本文以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当代教育教学法学术研究为依据,通过鞭辟入里的教学案例分析,深入的阐述了主题教学法的目的、原理与方法,及主题确立方法的实质与要领。明确提出了在学习外来方法的应用实践,须注意发掘、整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确立具有感悟性特征的“中国式”主题、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创造具有当代普遍价值的中国服饰文化的学术观点。

  • 标签: 主题教学法 主题确立方法 知识的逻辑性 综合学力 “中国式”主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69年生,回族,陕西西安人。毕业於法国国际艺术研究学院,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外联部干部。1983年《我爱长城》入选全国第一套儿童画邮票发行。水粉《庆祝粉碎四人帮》入选双庆全国美展、国画《我发明了和动物讲话的机器》入选全国利普美展、《春》获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优秀奖。

  • 标签: 刘中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研究 硕士学位 邮票发行 书画精品
  • 简介:欧阳石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济南大学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校长等。欧阳石,1928年生,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学就读于济南,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转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1954年毕业。同年9月任北京市通县师范学校教师,后转入北京通县二、北京市一七一中学任教,再转入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任教至今。他长期任教于中等学校,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文学修养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中学语言教学提出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一整套改革思路,并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国内和港台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有影响的语文教学与研究专家。他4岁学习京剧,9岁登台演出,后拜入京剧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门下。此后虽然读书、工作,但对奚派表演艺术的学习和研究从未一日或忘,是奚派艺术的重要传人;同时,他对京剧史、京剧流派、京剧表演演唱艺术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是京剧研究的专家。此外,欧阳先生对写意花卉、诗词曲联创作...

  • 标签:
  • 简介: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

  • 标签: 吴冠中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艺术专科学校 高等美术学校 中央美术学院 “文革”期间
  • 简介: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里,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以及悲欢离合常常令人回味无穷,照片能让我们的生活片断化作永恒,拍摄一些日常生活的难忘瞬间,成为永久的纪念。

  • 标签: 日常生活 摄影 片断化
  • 简介:在康、雍、乾三代皇帝,别看乾隆被影视作品演绎得好像无所不能似的,但实际上,就艺术品味和书法造诣而论,雍正是最高的。作为一代振颓革新、承前启后的皇帝,雍正以其杰出的胆识和才能,吸引了无数历史学家的目光,他主导和创立的精美文雅的宫廷艺术风格,也常被美术史学者们津津乐道。

  • 标签: 书画 皇族 清代 影视作品 艺术品味 承前启后
  • 简介:昭和38年,东京艺术大学院美术研究系毕业;以木雕作品为主,参加在东京、名古屋市、滨松市、纽约市、长滨市等的群展和个人作品展。滨松短期大学教授;滨松短期大学图书馆长;美术文化教育会运营委员、静冈县支部长;滨松市文化财团议会委员;滨松市文化交流中心运营委员。

  • 标签: 滨松市 短期大学 频率合成器 美术文化 个人作品 图书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