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由于《人生拼图版》、《物》等小说作品被广泛阅读,乔治·佩雷克以小说家的身份为人所熟悉。但是在作家本人对多年写作的分类中,第一类是关于“如何看待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写作。与《物》同被作者归于这一类的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以空间为对象的非虚构写作,是佩雷克对他所倡导的“日常生活社会学”的践行,而亨利·列斐伏尔对于日常生活、城市空间的分析和批判,无疑对这类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写作实践 日常生活社会学 乔治 广泛阅读 小说作品 列斐伏尔
  • 简介:也许是由于天性,我从小就对图形、色彩.线条具有一种天生的兴趣。我曾接受过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等较为专业的美术基础训练.也可能是由于这些都过于拘谨和枯燥.过于循规蹈矩.过于受限于眼前那被描绘自然现实的束缚。所以.我始终感觉这些都不能打动我.都不能使我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与冲动。

  • 标签: 显微镜 美术基础训练 几何形体 石膏像
  • 简介:作者首先表明反对对装置艺术进行定义,因为该定义对艺术创作无实际意义,进而引经据典,以装置艺术10个场域性特征为依据,驳斥了将装置艺术视为传道工具,将其通俗化、娱乐化的观点,进而从三方而提出自己对装置艺术的描述,指出装置艺术的发展不仅局限于自身,还应延伸至新媒体、影像和行为艺术等方而,又着重比较了装置艺术和雕塑二者的不同。最后,作者提出美术馆越来越多以装置艺术为主体的“临时性”、“场所性”作品带来的新问题,肩发读者深思。

  • 标签: 装置艺术 定义 观念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