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工艺品,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孩子们对它。真是“一见钟情”。如果动手去做,那份劳动的喜悦,成功的收获,真可谓回味无穷。

  • 标签: 制作工艺 环保 儿童 艺术魅力 一见钟情 工艺品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历史画创作。继20世纪50年代中宣部、文化部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后,新时期的1979年、1983年、1997年,国家也组织过规模不等的历史题材主题创作。2004年开始,规模变大,次数增多,

  • 标签: 美术创作 重大题材 国家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举重 工程
  • 简介:1月13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展览馆承办的“百年追梦——浙江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唐中祥宣布开幕,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田宇原,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分别致辞。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马锋辉主持开幕式。美术家陆琦代表工程创作者发言。

  • 标签: 美术家协会 浙江省 精品创作 展览馆 作品展 工程
  • 简介:本研究是以"对称"为例,探讨人在造形活动中,有关平面构成中几何图形操作的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从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美学……等不同学说及相关实验研究中,发现"对称"对人有潜在的影响性,且常主导着人的行为。在动物界,外在美是生物素质的保证,也是动物求偶的首要条件,人类对美的选择,在许多研究中也证实与对

  • 标签: 平面构成 几何图形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生理学 心理学
  • 简介:在我国古代,葫芦有众多的称呼,最早是出现在甲骨文之中。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这种类型的文字,卣(you),古文字学者指出,这是“壶”字,有专家指出也是“葫芦”。葫芦在我国古籍中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中,其中一篇《七月》是极古老的农事诗

  • 标签: 葫芦 赏析 工艺 河南安阳 《诗经》 《七月》
  • 简介:今天我选择“传承工艺的现代内涵一挑战传统的日本现代工艺”作题,主要是想借他山之石来帮助我们筑路,希望对现今岭南传统工艺的发展寻找突破口有助。另外,择定日本为所讲述地域范畴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 标签: 传统工艺 现代内涵 日本 传承 提纲
  • 简介:通常情况下,人们所理解的金属“质感”往往是对金属材料表面质地的认识,对现代金属锻造工艺设计师而言,这远远不够,还应包括对金属材料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社会价值的认识。

  • 标签: 工艺 锻造 金属材料 材质 物理性能 社会价值
  • 简介:傣族是一个以崇拜小乘佛教并以此作为生活准则的民族。长期以来他们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一种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的方式,即在生活中突出了善美的主题。佛教思想对人们生活的渗透,无不体现在人们对住宅、服饰、生活用品、赕佛品(其中绝大部分又可作为工艺品)、以及纹样选择等物质文化上,集中体现在傣族工艺美术领域里的反映,如一些物品的双重性,即宗教性与工艺性的同时并存是非常突出的。傣族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忠实地反映了傣族人民具有爱美与创造美的天性。寓于工艺美术之中的民族特色又使我们感受到该民族特殊的审美情趣。自古以

  • 标签: 生活准则 佛教思想 美术领域 物质文化 艺性 《蛮书》
  • 简介:民族民间美术的现代转型是当代艺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丝绸立体工艺画上承中国丝绸工艺的民族文化艺术底蕴,充分运用现代工艺理念及创作方法,走出了一条民族民间工艺的新路子,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也是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艺术教育滋养出来的一朵工艺美术奇葩。

  • 标签: 丝绸 立体 工艺画 装饰
  • 简介:“蜡版雕刻工艺”是以蜡染为主要创作媒介,在凸纹模版印花、镂空模版印花的印染技术的启发下,以传统蜡染技术为依托,以现代艺术观念为主导,重新发现传统造物的美,即“朴素”之美。从朴素的角度感悟拙朴的痕迹,并大胆地对传统蜡染工艺进行改良和艺术探索。蜡版雕刻工艺是利用蜡的防染功能将蜡刷在面料上形成蜡板,并利用雕刻技法以刀代笔将事先描绘的纹样雕刻出来,刀痕与蜡染自然冰纹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视觉艺术语言。在朴素中彰显出生命的韧力,达到至纯至精、至简至美,将传统蜡染技术与现代艺术有机地融合,延伸拓展了一种新的蜡染艺术形式。

  • 标签: 蜡版 刻蜡 染色
  • 简介:生于1968年6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从小酷爱内画艺术,得到内画《一百零八将》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孝诚的真传。后经努力探索,现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其内书、内画个性鲜明,内书、内画融人一体,特别在中国画线描方面,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是当今内画艺术一支奇葩。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光明 《一百零八将》 独特风格 1968年 常务理事
  • 简介:曲阳县内河人,生于194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石雕艺术大师。1965年,高中毕业后一直跟随卢进桥大师学习。1965年至1982年,在曲阳县雕刻厂学徒。1982年至1983年,在曲阳县第二雕刻厂任车间主任。1983年至1992年,在曲阳县第三雕刻厂任技术副厂长。1992年至今,任曲阳县艺华雕刻厂厂长。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村 曲阳县 艺术大师 高中毕业 车间主任
  • 简介:本人拟以当今日本金泽地区三种著名传统漆工艺的现状为依托,析解从传统文化中成就的传统漆工艺之当代所为。传统漆工艺非工匠所专属,其不仅承接现代应用工艺的走向,也应为今天艺术院校漆艺课程教学的科目之一。地处中国南大门的广州美术学院,正期待让传统漆工艺于接轨现代应用来营造具地域特色之教育模式。那么,打开课程中以使用天然漆材来进行教学这扇被尘封多年的门,正是当务之需。

  • 标签: 传统漆工艺 漆艺教学 现代应用
  •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表彰大会暨中央美术学院创作论坛于2009年9月28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大会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同志主持。会议表彰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各位老师,奖励各位艺术家在此次活动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召开创作论坛,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为契机,进行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研讨.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重大历史题材 美术创作 论坛会 表彰 工程
  • 简介: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从业于苏州檀香扇厂。在檀香扇特种工艺创作与制作的几十年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创了大型拉烫镶嵌檀香扇《唐伯虎点秋香》,该扇首次尝试了现代素描的表现方法,在传统技艺烫烙下较为逼真地刻划出了人物的形象。在这一技艺影响下,檀香扇艺术表现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随后,邢伟中又先后创作了大型双面异样拉烫檀香扇《人文荟萃·歌舞升平》《姑苏名胜拙政园·狮子林》等重要作品,为传统檀香扇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邢伟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唐伯虎点秋香》 艺术表现方法 南京师范大学
  • 简介:今年是我国杰出的美术史论家王逊教授诞辰100周年。王逊(1915-1969年),山东蓬莱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著名哲学家、关学家邓以蛰先生高足。曾任天津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主持中国美术史教研工作,1956年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美术史系,为培养新一代美术史人才倾注心力,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图书馆“改造”,从此也失去发表著作的权力,1960年美术史系恢复招生,回系任教,在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受学生爱戴。1963年发表的《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文革”中遭受迫害,1969年赍恨以殁。王逊教授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建国前即有不少论著发表,近年在1948年10月天津《益世报》沈从文主办的《文学周刊》上发现了他33岁时的旧作。天津学者张承先先生为此展开了周密的查询和录入,薄松年先生对该文作了认真的核定和文字校勘工作。此文显现出王逊先生早年在红学和工艺美术领域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精论,对今天美术史教学和研究依旧有着启迪作用。在纪念王逊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特此刊载,以志怀念。

  • 标签: 工艺美术 诞辰100周年 红楼梦 美术史论家 清初 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