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楊守敬出生商人世家,早年熱衷科舉,7次落第。因爲參加科考,在京城接觸到一時的顯學金石學,遂醉心于此。楊早年在堅持學問的同時,也通過開館授徒、開辦紙行、買賣碑帖、刻書賣書等多種方式自謀生路。根據新近楊守敬研究公開出版物中列敘其治學經歷最爲詳該的湖北省博物館編撰印行的《湖北省博物館藏楊守敬書法》中'楊守敬大事記',筆者將楊守敬63歲以前的生平劃分爲三個階段,對其從事金石學研究和刻書、藏書和賣書的記載進行資料統計,得出三個判斷:一、楊守敬早年,其在金石學研究和刻書、藏書兩方面投入的精力基本上旗鼓相當;二、中年以後,楊在刻書、藏書方面工作投入的精力越來越多;三、48歲前後,楊在金石學方面的興趣和投入的精力漸漸讓位于刻書、藏書的工作。楊守敬早年憑着對金石學的樸素興趣,在自謀生路的科舉生活中堅持金石學研究,進而依靠它一而再再而三的行運。從最初在上海偶遇龔自珍之子龔橙的'慷慨如此',到'在武昌賣書頗得利',經濟上獲得了成功。在日本又因所携碑版'爲日本人所羨',以'以有易無'成就《古逸叢書》和黎庶昌的信任,並在黎的推介下部選爲黄岡教諭凡十餘年,在政治上獲得了成功。同時,楊守敬以其在日本所獲書籍,成就他中年及其後的文化和刻書事業,在文化上也獲得了成功。他以文化爲引領,熟撚的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界別上轉换角色,最終成就了自己的文化學術地位。

  • 标签: 早年行迹 經濟來源 訪碑研碑 金石學研究 興趣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