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今天是2006年的元宵节,豫园是上海人元宵节必去之处。这使我想起在半个世纪之前,父亲潘伯曾为豫园书写过正书“豫园记”。如今原件作为该园的镇园之宝收藏,而影印件常作为礼品送给外宾。

  • 标签: 父亲 怀念 元宵节 上海人 豫园 影印件
  • 简介:潘天寿的画,气势刚健,笔力雄强,特别善于将平常的花鸟题材营造出险绝、奇特的效果。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松图》,即是潘天寿匠心经营的上乘之作。潘天寿大多数的画,多以巨石占据主要空间,画面内容充实且概括,而《松图》则以大面积的留白成为另一种类型的代表。《松图》画面上部三分之一位置以泼墨法画一只雄鹰,背对观者,侧头睥睨而视。重墨画就的松针衬出银灰墨块表现的羽毛寒光闪现,

  • 标签: 潘天寿 重读 立意 中国美术馆 画面 笔力
  • 简介: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对高段学生来说,如何在美术学习中获取更多的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以及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储备面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家,学生敢说吗?会说吗?以下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一点体会和反思。

  • 标签: 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课程 美术学习 视觉性 感知能力 交流能力
  • 简介:潘伯,1905年1月29日(农历甲辰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于安徽安庆,属龙。父亲潘雨林,清末官僚。潘伯原名式、婴,字伯,以字行。先生少而多难,不翕于异母昆弟,育于外家。1913年起,随父到北京读书,旋又从父谒见经史名儒吴先生北江先生,跪拜受业;同时开始临摹历代名碑法帖。1925年自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曾游历日本,归而从章士钊先生学逻辑、诗文。潘伯热心于创作长篇小说,先后发表小说有《人海微澜》、《稚莹》、《蹇安五记》、《生还》、《隐刑》、《冥行者独语》、《情海生波》、《残羽》等等。

  • 标签: 先生 创办人 逝世 上海 纪念 长篇小说
  • 简介:齐白石之画家面孔与教授身份,是其于民初定居北平后己身所扮之最主要角色。1935年,百废待兴的国立北平艺专举办教师作品展,齐白石特意呈《松图》一幅参与。表面看此作也许只是寻常笔墨,但是深究其主题内涵、题跋内容,结合齐白石之心性气质、国立北平艺专其时氛围等因素综合审视,可以推测,在这幅画作背后,其实暗含着齐白石更为深沉隐晦的创作动机与心理诉求。

  • 标签: 《松鹰图》 自况自喻 家国关怀 北平艺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