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钟馗图作为中国古代的民俗艺术.有悠久的传统。早期文献记载中的“钟馗”因无实例,一直无法知晓其内容。从文献记载中,可知“钟馗”与钟馗传说有关,描绘钟馗击鬼的动作。本文以日本平安时代的“辟邪绘”中的钟馗图与元代刻本的钟馗插图为据,因其图像内容与早期文献相似,而成为“钟馗”的确存世的例证。

  • 标签: 钟馗样 击鬼 民俗艺术
  • 简介:2009年8月版《沈鹏书自作诗词百首》,由文物出版社编号出版线装书1000函,每函上下两册,大8开。沈鹏自拟并题书名。沈鹏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书法家、诗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作诗词近千首,格律严谨,意境深邃,近于沉郁顿挫,兼备豪放婉约,为诗词界宝爱;他的书法作品追求美学的崇高品格,线条寓刚健古拙于潇洒飘逸之中,“不让明贤”(赵朴初语),“无一旧时窠臼”(启功语),有时代风貌与自家风格,遍及亚、欧、美各大洲,镌刻于名胜古迹,追随者众。

  • 标签: 文物出版社 线装书 诗词 沈鹏 线条 20世纪70年代
  • 简介:本文通过案例描述,阐述了“需求”与历史文化语境以及特定场域的紧密关系,揭示了如何在公共空间中呈现特定的设计需求。文章提出在具体的公共空间中,寻找并揭示那些真实的甚至被遮蔽的需求,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的起点和关键。

  • 标签: 公共空间 需求
  • 简介:反思当代书法学术史二十年来的成就,我们就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者,他始终站在中学韵讲坛上,却著作等身,做着甚至让高校专家惊慕的学问:博通诗书画印之学,穷究中西美学之理,精研元明书法之史。如此罕见的治学视野与如此精深的专门研究,在当今整个学界恐怕也为数不多。这位学者就是惠山无锡的蔼然长者楚默先生。他的《楚默文集》共12卷,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些著作集中了他的书学、美学观及书学史观,是当前书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值得一读。

  • 标签: 《楚默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当代书法 中西美学 书法研究 学术史
  • 简介:民风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风民俗中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带有民风民俗特色的美术教育活动也最直观、最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校美术教育添加了活力。探索民风民俗与美术教育活动的结合.既是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需要.又是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 标签: 美术 课程 改革 民风民俗
  • 简介: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做了一段时间的驻厂设计师,历经三个月与企业的磨合,体验到中小企业的实战经验同院校的工业设计理念研究之间有着很大差别与分歧:中小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产品也就没有鲜明的品牌形象,有的企业为了避免投资风险,而购买公模贴牌出售,或者在产品中盲目虚设装饰与使用功能作为卖点等等,产品开发缺乏创造性的实质创新,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产品品牌形象弱、形式雷同单一、造型平面化现象严重;相反,在院校则比较注重理论性的研究,关注设计理念的国际化,多虚拟设计课题,与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合作机会少,忽略了实际生产的细节性问题,致使设计理念与国内落后的生产力脱节.

  • 标签: 工业设计 艺术院校 中小企业 合作策略 设计意识 设计教育
  • 简介:蒋采苹:"我们全家都是搞艺术的,都能互相理解。你再看看,我们家四个人四个,孩子们说我们最反对就是跟父亲一,跟母亲一。"人·物·表蒋采苹:1934年生,河南洛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研究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潘世勋;蒋采苹先生,1934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

  • 标签: 个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1934年 谈话 国画家
  • 简介:陈永锵总是爱说话。陈永锵总是爱和树说话,因为树总是爱和陈永锵说话。久而久之,陈永锵有时和人说话也像是和树说话一。因此,常常引来一些意外。因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情"就是"人情"——人的情,而"人情"是连着"世故"的,所以说"人情世故"。但在陈永锵看来,草木——树,孰能无情。而且,他们并不"世故"。所以,在这个太多"世故"而太少"人情"的世界上,陈永锵更爱和树说话。

  • 标签: 陈永锵 作品展 人情世故 自序 风骨 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