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唐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局面,国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 标签: 唐太宗 王羲之 “贞观之治” 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文化 文治武功
  • 简介: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确立了王羲之“书圣”的崇高地位。本文从政治、历史、书法发展规律以及李唐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论述了李世民崇王的原因,以及崇王对有唐一代的书法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 标签: 唐太宗 王羲之 推崇 书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笔名韵寒,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口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结业于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生班。1986年作品《雨后》发表于《河南日报》,《竹》发表于《人民教育》。1998年至今作品先后发表在《河南画报》、《中国工笔名家作品集》、《现代重彩画名家集》、《庆祝人民政协建立五十周年书画集》、

  • 标签: 美术家协会 现代重彩画 《河南日报》 作品集 《雨后》 卢文清
  • 简介:“摸不着门——李立新画展”于2014年9月19日至29日在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设计馆举行.展览由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主办,展出李立新教授近年创作的18幅绘画作品,当天下午3时,在设计馆召开了李立新绘画作品研讨会,参加研讨的有杨志麟、顾承峰、李亦文、钱大经、何晓佑、林逸鹏、张新权、于友善、夏燕靖、倪建林、张正民、靳宝霖、吕少卿、董波、郭峰、徐博文等,研讨会由杨志麟教授主持.

  • 标签: 李立新 画展 南京艺术学院 实录 设计学院 绘画作品
  • 简介:玉泉观在半山腰。进山门右转,经遇仙桥过"人间天上"牌楼、玉皇阁,再顺着一段盘山石阶,上去就到了三殿。三宝殿在最高处,年久失修加人为破坏,屋顶几乎全塌了。80年代重新修复的。看殿的是几个四川来的年轻道士,听别的老道讲,他们承包了该殿,每年交观里一些钱。工作时他们穿上道袍,一身玄色,神秘而庄重。等到傍晚下班了,便装一换,一溜烟地哼着歌曲跑出大殿,跑下山,急迫的劲像是圈了一天的孩子,让人觉得亲切了许多。

  • 标签: 道士 眼镜 游客 武侠小说 人为破坏 职业精神
  • 简介:一代英主李世民(599—649),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开贞观之盛世,也是溢风流领风骚的书法家,他以精湛的书艺、精辟的书论和对书史的巨大贡献,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书艺:倜傥英迈,一代风流《宣和书谱》说唐太宗“方天下混一,四方无虞,乃留心翰墨,粉饰治具”,其实,唐太宗对书艺不但早已“时或留心”(《论书》),而且家学渊源。高祖李渊少时即好临池,“书师王褒,得妙,故有梁朝风格”(《书

  • 标签: 唐太宗 书论 书艺 家学渊源 书史 书法实践
  • 简介:繁华落尽,喧嚣声远,热闹散去,秋风扫黄叶,满地见枯枝。踏着冷清的秋意,独自走进书舍斋,室内寂无人声,窗下水池里流水汩汩,池边的绿萝依旧茂盛攀援。安坐于书案前,面对昨夜临书墨迹,心境上与往日不同。昔日人来车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今日恬淡自守,独坐幽篁里,心远地自偏。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