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狂放的笔触,艳丽的色彩,细密的线条,旋动的体块……一幅幅作品刺激着人的视觉神经,调动着人的情绪、情感。或让人畅快、让人神往,或让人缠绵、让人纠结。生命的喷发,精神的向往、灵魂的升腾……这就是汪京元空间抽象绘画艺术带给人的感受。也许你暂时看不懂这些绘画,但这些作品一定会给你留下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画呢?这些作品究竟表现了什么呢?抽象绘画艺术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中的精神》里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有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

  • 标签: 京元 三界 康定斯基 汪京 蒙德里安 波洛克
  • 简介:张宗祥是继马衡之后的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张宗祥(1881-1965)原名思曾,字阆声,号冷僧,因得明代铁如意一柄,极宝爱之,故斋名铁如意馆。张宗祥17岁读《宋史·文天祥传》,敬其为人,故改宗祥之名,以言其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人,历任嘉兴府中学堂及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席。宣统二年(1910年)殿试一等,历任大理院推事、京师图书馆主任、浙江教育厅厅长等职。建国后,曾任浙江图书馆馆长,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1955年马衡逝世后,至1963年西泠社60周年大庆,张宗祥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中间间隔将近10年。其实早在1957年,经浙江省文化部门批准,西泠印社工作继续开展正常工作,韩登安任其总干事。1958年,成立了筹委会,张宗祥出任主任委员。一直到西泠印社60周年社庆活动,张宗祥被选为社长。从1958年始至1965年,在任职西泠印社社长前后将近10年时间里,张宗祥为西泠印社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召开西泠印社社庆大会,举办纪念庆祝活动,举行学术研讨会等等,团结印社内外同道,恢复了印社的正常工作,度过了西泠印社所处的艰苦困难时期。张宗祥治学,幼承外祖沈韵楼之余绪。尝手抄六千余卷孤本、善本书,校印数百万字文史...

  • 标签:
  • 简介:信(以下简称赵):出这本画集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是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束鲜花,一篮圣果,也愿和广大书画爱好者共飨这一道艺术大餐,更想推出一批年轻的画家。画集里面的作品,来自好几位收藏爱好者的藏品,也有画家本人的馈赠,还有杂志社友情提供的老一代书画家的作品。这些人

  • 标签: 品画 收藏品 李世南王澄
  • 简介: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南通国有置业集团承办的“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南通展年)于2012年11月8日至12月15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国近代工业遗存保护区举行。本次展览以“回归与超越”为主题,展出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波兰、加拿大等3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 学术研讨会 艺术双年展 纤维艺术 南通市 国际
  • 简介:今年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可谓是盛况空前!著名策展人吕澎和意大利博尔扎诺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莱蒂奇娅·拉加利亚联手,同时加盟的还有来自美国、比利时、韩国与中国的9位策展人组成的策展学术研究团队,从3191位艺术家的1万多件作品中甄选参展作品,最终汇集了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五百余位艺术家的670件作品,分布在百家湖美术馆15000平方米的四层展览空间。

  • 标签: 国际艺术展 艺术作品 世界图景 南京 场所 解析
  • 简介:“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尤其是当我们撇开上古的”书画同体而未分”,以“象形”为基础的六书不论,则自晋至明,这种同源关系主要体现于绘画创作,而不是书法的创作中。虽然书画具有相同的气息与节奏,但书法的早熟尤其是其在文化层次上的高于绘画,使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比绘画对书法的影响要来得深远。尤其是元代之后,“以书入画”的理念透过赵孟频的身体力行而达于极致,一时间,”书法性绘画”成为画坛正宗。因此,从苏轼、米芾、扬无咎、赵佶、赵孟频、倪云林、沈周、唐寅、文徵明、陈淳、董其昌,直到清初的王铎、傅山诸家,作为书画兼工的大家,尽管十分注重绘画用笔中的书法韵味,但却并未注意到书法创作中的绘画意趣。论他们的书法,与纯以书法为专工的”书家书“并无本质的不同。

  • 标签: 20世纪 “书画同源” 绘画创作 简论 画学 海派
  • 简介:本章主要研究个问题。一、在谈如何画水之前,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宋代以降,山水画总是以"山"为主体,而很少以"水"为主体呢?究其原因,大致有四:第一,古代先民总擅以山水属性表现人的内在精神品格。如第一章所言,孔子《论语·雍也》曾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是

  • 标签: 山水画 三个问题 立意 宋代 精神品格 古代先民
  • 简介:设计,在思维领域形成的创造性及多面性为艺术思维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好的模板。这种思维方式完成了建立""到打破""的过程,这种先立而破的思维方式打破了"不破不立"的传统套路,本文将从跨设计的特征和发展来探索这种思维的内在理路。

  • 标签: 跨界设计 思维理路
  • 简介: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少年书法事业的发展,检阅少年书法目前的发展水平,全国青少年书法级别评定委员会、《青少年书法》杂志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少年书法大赛”。

  • 标签: 青少年书法 书法事业 征稿启事 大赛 委员会
  • 简介:画虽为“末科”,但有着相对完备的技法,诸如它的章法、造型、用笔、墨与色等等都独具特色,文章对此均作了详论。

  • 标签: 界画 技法
  • 简介:起笔要藏锋(也叫逆锋),不要顺着笔锋着纸,露出尖锋来。下笔时要与行笔的方向相反。如写一横时本来是从左到右,下笔时却先向左稍按,然后向右行笔,这样就可以避免尖锋露出来(见图一)。但下笔不能过重,不能写成钉子头样。

  • 标签: 行笔 起笔 篆书 用笔 收笔 笔顺
  • 简介:这次赛事中其实可分两大块,一部分是以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为主,另一部分则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为主.两部分都有高水平的杰作,也都有比较一般的作品.在反复评选的过程中,大家却发现真正可称得上完美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作品都属于地道传统的一脉.

  • 标签: 传统雕刻 大赛评选 惠安传统
  • 简介:篆刻知识与技法() 第三讲 秦汉是篆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上)方旭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制有了严格规定,篆刻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魏晋继承了秦汉的艺术风格,至六朝渐衰。有些专门讨论篆刻艺术风格的论著,笼统地把秦至六朝...

  • 标签: 篆刻艺术 黄金时代 艺术风格 西汉初期 秦汉时期 少数民族
  • 简介:中国书法在其早期发展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模式-“摹古派”与“任情派”;张怀Guan在两种模式之外,又提出了书法艺术的“第三条道路”-“自然派”。自然派的艺术理想在“通过书法艺术笔墨表现语言的拓展和再创造,确立自然在书法艺术表现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对大千自然气象的抽象摹拟和概括表现,再现自然生命的神奇浑壮之症状,借此感化、净化心灵,实现书法艺术由追求悦目之形的”技“向介入社会文明进化、”赞天

  • 标签: 张怀Guan 书法艺术 书学理论 学术研究 创作模式
  • 简介: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实践“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繁荣书法事业,提高我国妇女的书法创作水平,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承办,湖州市建设局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将于2002年12月中旬在湖州市举行,展览征稿的有关事项如下:一.征稿范围:凡年满18岁的女性中国公民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海外中国籍女性均可投稿。

  • 标签: 湖州市 书法 征稿 篆刻展 妇女
  • 简介:每隔两年,被人们唤作"老顽童"的画家曾宓总要在西湖边挑一块最美的树林,伴着光影,放上几十幅趣致的小画,呼朋唤友,上演一曲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乐章。经历第一回的植物园,第二回的柳浪闻莺,如今已是第三回——5月18日开始,在曲院风荷4号门内的水杉林间,42幅曾宓挑选的作品随着初夏的凉风跃入你的眼帘、耳畔、心中,讲述"他日的故事"。

  • 标签: 故事 杭州 浙江 画展 植物园 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