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每个设计师对于图形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图形符号在设计当中是一种灵魂的引导,一种创作的根源,现在很多设计作品都运用了大量的图形符号.例如“北京奥运会徽”是奥运会徽史上第一次将中国的汉字引入设计当中;“祥云火炬”表面就采用了古代的祥云图案加以装饰,外形设计也借鉴了中国四大发明的纸为元素;“凤翔泥塑”就是将动物形态提取后应用于造型和图案的设计上。值得思考的是,现在的很多图形符号都是在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中的应用,缺少一种从二维、三维乃至多维空间中的转换设计,或者是将一种图形符号从三维空间中提取,向二维空间至二点五维空间的延展,再应用到三维或者多维空间中,而这样的设计是一项极具探索意义的创新尝试。

  • 标签: 图形符号 三维空间 转换设计
  • 简介:孟显,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以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创作为主,以写实风格表现蒙古族地域风俗和精神气质。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展,全国美展,全区美展,曾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多次,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大量作品及论著。

  • 标签: 油画艺术 内蒙古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精神气质 地域风俗
  • 简介:聂晋刚过而立之年,学画已经学了十几个年头。他久居王屋太行山中,参观展览,获取信息的条件和机会很少,但又得益于门里出身,父亲聂文生是颇有名气的人物花鸟画家,早年在山西、河南创作并出版过《东征》、《王屋山下迎客来》及连环画《望日莲》等优秀作品。聂晋受其影响,十几岁便开始信笔涂鸦,二十岁后,无论素描、国画、粉画都已经画得很不错了。尤其近年来聂晋迷上了东北画家冯大中的工笔老虎,于是又放弃了其他,潜心钻研,专攻老虎,他发自肺腑地喜爱山中之王雄风万里的虎虎生气。他画老虎使自己也精神百倍,他的画幅都比较大,每一幅往往要画上好几天,但他废寝忘食,从不厌倦。他画了无数只老虎,每完成一幅他由衷的喜悦便溢于言表,仿佛为自己未来的大厦又添上了一块砖瓦,他自己把这种劳动成果,称之谓雄风系列。当然聂晋并不愿一丝不差地按冯大中的路子走,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要更多地汲取前人和先辈多方的营养,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千年雄风来。而且在衬景方面,他听取和接受父辈的建议,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让自己的面貌更加鲜明。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聂晋的雄风系列,肯定能更加理想完善。聂晋的雄风系列@凌怡

  • 标签: 聂晋波雄风 雄风系列
  • 简介:伊斯作为一个前卫艺术家,他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艺术语言,他高度集中符号的力量,表达了宗教'救赎情结',进而昭示了自大、自傲的'欧洲中心主义'情结。伊斯的行为艺术《荒原狼·美国爱我·我爱美国》将自己置身作品之中,正是这种情结的铁证和最有力的批判。

  • 标签: 波伊斯 救赎情结 社会雕塑 欧洲中心主义
  • 简介:宗教艺术的象征:意义的蕴藏与转换[广东]蒋述卓阿恩海姆曾经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①,他是从人类的眼睛与思想能够认识他自身以及外部世界角度而言的。如果从艺术发生学上看,不管是"摹仿"还是"表现",都带有象征的色彩。如狩猎舞,求雨舞,既是模拟,又...

  • 标签: 宗教艺术 象征着 象征意义 象征性 民族艺术 黑格尔
  • 简介:山水画的景式是山水塑造的基本形态,也是山水画欣赏的基本内容,这是山水外在美的根本元素。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景式的美感并不是以外在的自然特性来决定的,而是以更多理想化的笔墨方式展现的。景式的创造只是为了可居可游的情景感受,即符合主观的理想化景式。笔墨写意是为了传达形式上的艺术体验,即借助于有限的形态表达无限的笔墨变化。两者合一,形成完善的山水画传统,这个传统就是后来左右山水画发展的文人画现象。

  • 标签: 中国传统山水画 笔墨 近代 自然特性 艺术体验 理想化
  • 简介:“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也有人则认为它来自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和詹可频繁使用的口头语“da,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

  • 标签: 日常生活 罗马尼亚语 实际意义 艺术家 口头语 苏黎世
  • 简介:在视觉文化语境和"文化迫力"作用下,"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衍生出数量庞大、形态多元的改编图像。文章以美术的视角,以跨艺术种类、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研究了建国后图像对"红色经典"的再现问题,分析了"红色经典"图像改编中的诸多变革和新的特点,得出"红色经典"文学与据其改编的图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语图关系,同时指出图像改编对艺术发展、"红色文化"绵续产生的影响。

  • 标签: 红色经典 图像改编 图文关系 审美转换
  • 简介:古希腊雕塑家利克里托斯论著《法则》阐述了数理基础上人体比例的和谐美。《法则》中的理论在其《持矛者》等作品均有体现,凸显了视觉的真实与理想的完美统一。

  • 标签: 波利克里托斯 《法则》 人体比例
  • 简介:这是拉·彼薇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她的作品强调图像本身具有的力量,也常在数量和体积上做文章,因此开幕后的一些媒体评论里就出现了"噱头"、"浪费"这样的字眼,这种质疑虽然简单粗暴,却也反映出当下中国观众不再轻易买"大牌"账,对于当代艺术持有更加冷静独立,

  • 标签: 不公平 媒体评论 当代艺术 中国
  • 简介:新诗诞生后的音乐性建设主要是在声音的韵律节奏层面进行,其基本思路是寻找现代汉语诗歌音乐性的普遍规律,这仍然是一种古典式的对音乐的理解方式。在新诗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先锋诗歌中,出现“呼吸”式的音乐,它追求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声音,而是由经验性的语言带动的声音,它主要在词与词的关系中获得,包含诗人对语言的自觉,而音乐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从“声音”到“呼吸”,实现新诗音乐性的现代转换,当代诗歌中的音乐性问题不再是一个可以从具体的诗歌中剥离出来的普遍性问题,每一位诗人、每一首诗都在寻找最适合自身的音乐性。

  • 标签: 音乐性 汉语诗歌 诗歌形式 当代诗歌 雨中的马 白螺壳
  • 简介:中国的文学批评在80年代中期的“文化热”中,曾有过不同凡响的表现,甚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进入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在文坛阵阵喧嚣与骚动的声浪中,批评家的声音却突然变得暗哑,人们对批评界“失语”的指责不绝于耳,批评的处境空前尴尬。直到90年代中后期,王朔等人批评文字的大面积兴起,才使文学批评又呈活跃之势。尽管和市场化、商业化的大潮相比,这种活跃已经很难再产生什么轰动效应,但这于文学批评本身来讲却是意义重大的。细究之下,我们

  • 标签: 文学批评 批评精神 批评家 王朔 知识分子 文字
  • 简介:剪纸是中华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和审美意识,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语言,有着造型主观意象、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艳丽浓烈的主观色彩,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镂空的制作技巧,以及淳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当代,云南民间剪纸艺术要紧随时代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观念和个人风格上的自我表达的探索,使剪纸艺术在时空表现上得到改变,构成剪纸艺术作品的当代语埔.

  • 标签: 剪纸 造型 意象 夸张 语境
  • 简介:周一,1953年生人,现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同时兼任西安几所大学的教授。他从小酷爱艺术,天生具有艺术灵性,艺术感觉极好。凭借灵敏的天资、独特的审美视觉和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他的作品细腻但不失大气,灵动但不失规矩,可谓耐人寻味。在他的作品中,人、景都是栩栩如生,美丽可爱,在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充分表达了人情人性之美,给人以心灵启发,

  • 标签: 作品选 书画 艺术感觉 政协副主席 审美视觉 工作经验
  • 简介: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不能够将教学理论合理转化的困境。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和教学实践的实施者存在语言与思维上的差异,使得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互转化产生了差异。要促成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之间的转换,必须对其二者的话语与思维转换机制进行探讨。

  • 标签: 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 语言 思维
  • 简介:本文通过对周立"海派清口"表演的评述,来阐发在舞台表演中普遍存在的"双情境"理论。"双情境"是指在单人或多人的舞台表演中,在舞台上出现的两个情境,即演员与观众交流的剧场性情境以及演员根据其表演所需要的演出效果而自行设置的一个情境。演员在这两个情境之间的跳进跳出能营造出一定的喜剧效果。

  • 标签: 周立波 海派清口 双情境 表演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