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具有独立学科性质的俄罗斯符号学研究以20世纪10年代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彼得格勒诗歌语言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一百年来,俄罗斯的文化符号学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在世界符号学版图中三分有其一。本期刊发三篇文章,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文学解读 发端 概念 传统 符号学研究
  • 简介:在解冻语境下,西方概念主义思想传至苏联地下艺术圈,催生出了莫斯科概念主义流派,后者在发展出独具俄苏文化特色的美学内涵的同时,还提出了针对苏联文化中的乌托邦神话的解构策略。笔者通过梳理该流派的形成过程,总结其文化意义,旨在将其定位为一种针对乌托邦神话的解构艺术。

  • 标签: 莫斯科概念主义 解冻 解构 乌托邦神话
  • 简介:马卡宁的《审讯桌》是一部具有反乌托邦特征的小说,作家通过对“桌子”这一审讯道具的各种象征性拓展,通过对历史、现实与幻想相互叠加的反乌托邦立体艺术世界的构建,为我们揭示了个体始终置身于无所不在的集体“审讯”之中的悲剧性处境。

  • 标签: 审讯桌 反乌托邦 集体 个体
  • 简介:果戈理历来被认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自然派”的开创者,但综观果戈理的全部创作便会发现,其美学特征实为古典主义,具体表现在其创作理念上的东方式的自然观、古罗马的艺术观,和中世纪的宗教观。

  • 标签: 美学特征 古典主义 果戈理 试析 批判现实主义 创作理念
  • 简介:俄罗斯学者普洛普在童话故事中发现了不变的"功能"项,格雷马斯将"功能"项(即行动元)结构化,形成了行动元模型,即符号矩阵。在长篇叙事文本(如长篇小说)中,宏观的符号矩阵不能解释各章节局部情节冲突的意义生成过程,所以局部情节的意义生成有赖于下级符号矩阵的建立,由此构成符号矩阵的层级结构。符号矩阵层级结构中的行动元遵循三条规律:一,部分行动元被继承,其余行动元被置换;二,符号矩阵左右两列的行动元不能交换位置,体现了作者价值判断的连贯性;三,符号矩阵上下两排的行动元可以交换位置,体现作者在处理局部故事情节时注意焦点的转换。相同位置的行动元,可能不属于同一语义范畴,但只要它们在符号矩阵的四个行动元组成的系统中具有同样的功能,语义特征上的差异可以忽略。

  • 标签: 普洛普 格雷马斯 符号矩阵 行动元 索绪尔 雅各布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