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作家韦·叶罗费耶夫去世小说家、剧作家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是文坛上来去匆匆的人物,他的几部主要作品在苏联几乎都发表于1989年,但是,读者刚刚接触他的世界,他却突然辞世了。他生于1938年,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大学和弗拉基米尔师范学院语文系,但都未及毕业就被开除。他干过泥瓦匠、粉刷工、图书馆管理员等多种职业。他的主要作品是中篇小说《莫

  • 标签: 主要作品 图书馆管理员 叶赛宁 苏联 莫斯科大学 中篇小说
  • 简介:<正>89—99年苏联诗歌座谈会这是北京大学俄语系、中国译协文学艺术委员会和中苏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于1990

  • 标签:
  • 简介:<正>今年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50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和中国作协等单位于2月25日举行了纪念会.会上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钱善行作了题为《不朽的诗人》的报告.苏联驻华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出席并发表了讲话.北京外语学院的学生和苏联使馆人员在会上朗诵了普希金的诗,使馆子弟学校学生还演出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片断,我国诗人朱子奇朗诵了自己的诗篇,最后放映了电影《上尉的女儿》.

  • 标签: 普希金 社科院 奥涅金 苏联 外文 俄国
  • 简介:<正>鲍·莫扎耶夫获各民族友谊勋章以描写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而著称的俄罗斯作家鲍·莫扎耶夫(著有中篇《活生生的人》、(《农夫与农妇》等)在其70寿辰时获各民族友谊勋章,以奖励其对发展俄罗斯文学作出的贡献。

  • 标签: 各民族 俄罗斯文学 高尔基 肖洛霍夫 作家 世界文学
  • 简介:<正>卡拉恰罗沃——秋赫林卡可我喝完酒后,你们看,又是皱眉,又是恶心,难受了好久,又是骂街,又是说脏话,闹了好一阵子。不知是五分钟,还是七分钟,再不就是整整一辈子——我就这样抓住自己的喉咙,在车厢的过道里折腾来折腾去,请求我的上帝别委屈了我。<……>我很讲究礼貌,这给我带来了很大害处,它毁坏了我的青年时期。还有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或者应当说,这并不是讲究礼貌,而只是我无限制地扩大了隐秘性的范围。这已经坑害过我许多次了……现在我就讲给你们听。还记得,我是十年前搬到奥列霍沃-祖也沃的。在我住进我的房间以前,那里面已经住着四个人了,我在那儿算是第五个。我们过得很和睦,从不吵架。如果有人想喝波尔特温酒,我就会站起来说:“弟兄们,我想喝波尔特温酒。”于是大家都说:“好。你喝波尔特温酒吧。我们也和你一起喝波尔特温酒。”如果有人想喝啤酒,那大家也都想喝啤酒。

  • 标签: 莫斯科 青年时期 少年时期 脏话 上帝 喉咙
  • 简介:<正>1苏联文学经历着剧烈的变动,各个时期的作品同时登台。除了(?)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作之外,前70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埋没的作品,也一部跟着一部与读者见面了。如果说文学作品过去受到排斥的主要原因是与政治内容有关,那么美术作品则多数是由于现代主义手法招来的横祸。本期向读者推荐一位苏联油画家阿利斯塔·连洛夫(1882—1943)。十月革命前

  • 标签: 主要原因 苏联文学 洛夫 现代主义 莫斯科 文学作品
  • 简介:托马斯·西比奥克是当代符号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其符号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建模系统理论,围绕作为“意义的形式”的模型及其构建方式而展开。西比奥克的建模系统理论主要是受到塔尔学派的洛特曼和伊万诺夫的影响,但它与塔尔学派的模拟系统概念从一开始就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想透彻理解这个看似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的关键符号学理论,就必须要认识到西比奥克的建模系统观实际上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尤其需要注意该理论前期阶段与塔尔学派的渊源,因为这奠定了整个建模系统理论后期发展的基本路径。

  • 标签: 西比奥克 洛特曼 塔尔图学派 建模系统理论 模型
  • 简介:施佩特与巴赫金同为20世纪俄国著名的符号学家、哲学家,他们对于语言符号思想的构建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施佩特首次提出“深层符号学”理论,并构建语词内部和外部的动态模型;巴赫金首次阐释话语的符号性特征,并提出以对话主义为核心的“超语言学”理论。本文对比了施佩特与巴赫金的语言符号思想,发现他们虽然理论溯源和研究对象不同,但在对语言符号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构建上具有相通性:施佩特从微观层面阐释了语词不断变化的特征,巴赫金从宏观层面解释了话语中的对话也具有动态性,且都阐明了语言符号的社会性本质。

  • 标签: 施佩特 巴赫金 语言符号学 动态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