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上海自开埠以来,华洋共居,五方杂处。各国人士纷至沓来,也必定带来各国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故上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马勒别墅在市中心陕西北路上。是一种多种艺术风格相杂、结构奇特的挪威古城堡式建筑。其外形变化奇突,屋顶陡翘如尖塔高耸,窗框富于变化,内部结构精巧,装修考究。而围墙则取中国式的黄绿琉璃瓦压顶,入口处并置中国石狮一对。该处别墅系犹太裔英商马勒为吻合其女之童话梦幻故事的想法而建。1949年后直至余绘此图时一直作为青年联合会等机关办公之所。后恢复原名,作接待旅游者之用。

  • 标签: 马勒别墅
  • 简介:苏州,法兰克福,马勒一座委婉秀气的江南城市,一支来自德国的交响乐团,一首来自马勒的《第九交响曲》。三年前我开始听马勒,有一段时间几乎日日与《第五交响曲》为伴,马勒"第五"将我从听古典音乐追求纯音乐的古典派作品中脱离出来,走向包罗万象的交响曲。

  • 标签: 马勒 古典派 郑明勋 布鲁克纳 葬礼进行曲 谐谑曲
  • 简介:整理书房是相当劳神费力的工作,万一突发异想而整理寻常不太取阅的角落,无论木橱底层,或玻璃柜高处,那些原本竖列或叠置的书籍,一旦下架离簏后,必然会泛滥一地不可收拾而令人后悔不已。那天,大概是冬季难得的熙暖干爽佳日,我竟然未出门而选择背后的一个矮柜橱为整理的对象。这个方向因为在身后,当初可能便决定放置较少阅读参考的书籍吧。

  • 标签: 夫人诗 奈夫人 诗全集
  • 简介:最近好几次在不同的报纸上,看到正在重新修订中的《鲁迅全集》有关情况的报道。这些报道又立即被更多的报刊所转载。我想,这充分说明尽管近年来曾不时听到个别人对鲁迅先生的不三不四的议论,但广大民众则始终是那么崇敬和热爱先生及其著作,这才让新闻媒体对《鲁迅全集》的修订寄予了如此的关注。

  • 标签: 《鲁迅全集》 议论 著作 注释 报刊 民众
  • 简介:杜甫被誉为“诗圣”,从宋代以来的诸种杜诗全集本,都过于专门化、专业化,对广大杜诗爱好者来说,并不十分适宜。而历代对于杜甫及其诗歌的研究和笺释,又颇有一种囿限于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格局。建国五十年来,杜诗的选本出版了许多种,但

  • 标签: 杜诗 杜甫 注本 选本 诗歌 诗圣
  • 简介:1995年6月22—29日,浙江文艺出版社假康元江度假村召开座谈会,邀请北京、上海、浙江、湖南、辽宁等地鲁迅研究者、现代文学研究者、近代古代文学研究者陈漱渝、王德厚、陈平原、钱理群、吴福辉、钱谷融、朱正、马蹄疾等30多人,讨论重新编注《鲁迅全集》问题。还决定再邀请外国文学研究者专门讨论鲁迅译文的编注。初拟于8月底提出编辑、注释、校勘的规范,并开始工作(实际上推迟)。鲁迅公子周海婴致贺信。

  • 标签: 《鲁迅全集》 外国文学研究 钱谷融 鲁迅研究 现代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
  • 简介:河北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了8卷本的.这部大书,印制精美,装帧大方.卷前有编者的长序,全面评价了何其芳的文学遗产,为读者提供了帮助.应当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书,出版界要为它而祝贺,而赞颂.

  • 标签: 何其芳 文学遗产 佚文 读者 编者 考略
  • 简介:《鲁迅收藏外国版画全集》编辑手记李允经我们中国是版画艺术的故乡和摇篮。鲁迅说:“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木刻,是清末发现于敦煌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7年)木刻本《金刚经》画页《祗树给孤独园》说法图(现藏英国伦敦大英...

  • 标签: 鲁迅日记 版画家 日本版画 版画艺术 木刻画 苏联
  • 简介:面对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芥川龙之介全集》,便是面对一颗纯粹、深邃的心灵。煌煌五大卷,洋洋三百万言,乳白色封面,装帧设计朴素大方。他是迄今唯一的一位能在中国出版全集的日本作家。由主编高慧勤、魏大海以及陈生保、郑民钦、罗兴典、林少华等十五位合译,个个都是日本文学翻译界的佼佼者。

  • 标签: 文艺出版社 芥川龙之介 全集 感言 装帧设计 文学翻译
  • 简介:为查证一个有关鲁迅生活细节的问题,近日重新阅读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新版的《鲁迅全集》之日记部分,不意居然发现几处注释方面的错误。考虑到《鲁迅全集》的流布范围很广,很多读者又有从全集注释中查找相关文学史甚至历史信息的习惯,应该有公开指出的必要。故而不避繁琐,详列于次,以免以讹传讹。

  • 标签: 《鲁迅全集》 注释错误 日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生活细节 历史信息
  • 简介:1976至1978年间,我在山东师大任职时曾参加并参与主持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1928--1936)的注释工作。由于其中大部分作品的注释缺乏现成的资料可供参照,带有开生荒的性质,因而查找资料的任务非常繁重,有个别篇目所涉及的内容材料十分难寻。《关于许绍棣叶溯中黄萍荪》一文便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文中说:“有黄萍荪者,

  • 标签: 《鲁迅全集》 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 注释
  • 简介:柯南道尔在1887年《血字的研究》出版后,一个头戴软皮帽,口含海泡石烟斗,坚挺的鹰钩鼻,偏瘦的身躯,一头卷式的英伦发的人物出现在世人面前——夏洛克·福尔摩斯。他虽不是最早的推理小说主人公,但影响巨大。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他的喜爱,从未降温,有人说是他的纯理论推理让人赞叹,找不出一点瑕疵。他就是一个天才,富有传奇性的案件侦破中让他利于不败之地的神探称号。但《福尔摩斯全集》中主人公的个性,实实在在的在生活中体现

  • 标签: 摩斯 在世人面前 推理小说 鹰钩鼻 柯南 卷式
  • 简介:近日,笔者受龚明德之托找到了艾芜的三封信,在201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艾芜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中均未见收入。这三封信是艾芜写给张效民的,发表在《温江师专学报》1984年第l期(总第3期),出版时间是1984年6月。在该期学报目录里题为《关于年谱的三封信》,在文内题为《艾芜同志关于年谱编写的三封信》。原刊当时才出三期,赠阅范围有限,至今已逾三十年,估计现存该期刊物也不多,且“中国知网”尚未收录。现特将原信转录,略作说明,以给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文献。

  • 标签: 艾芜 全集 四川文艺出版社 书信 师专学报 出版时间
  • 简介:1992年12月5日,艾芜去世,享年88岁。一年后,新都饮马河畔新桂湖公园的翠竹丛中,建起艾芜墓园,故乡的桂花、翠竹,从此与这位归根的游子朝朝夕夕,长相厮守。

  • 标签: 艾芜 全集 饮马河 故乡 游子
  • 简介:德里克·沃尔克特(D.Walcott1930-1997)生于加勒比岛国圣卢西亚,有"加勒比的荷马"之称,作为黑人血统的印第安诗人,他的创作始终关注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1992年他以长诗《奥马勒斯》获诺贝尔文学奖。书评作者为玛丽·莱夫科维奇(M.Lefkowitz)在他那部史诗性长诗《奥马勒斯》(Omeros)的尾声,德里克·沃尔克特突然中断了快节奏的叙述,问自己:是否未曾"阅读和重写/直到文学出错一如历史。""那战船何时从我的眼中消失/我何时才不再听到特洛亚的鏖战声/在那两位渔夫的诅咒之中?"他询问。"何时才能止歇/喉咙中的回声,坚持。奥马勒斯/何时能进入那超越隐喻的亮光?"这声声诚挚的询问不仅是对诗人的,也是对读者的。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过去,不仅摆脱不了我们的过去,也摆脱不了他人,他民族的过去?如同荷马的奥德修斯,我们同诗人一起,将踏上一条让人兴奋又让人不安的旅程去寻觅答案,"去看看那人口稠密的城市,去触摸他们的心灵。"然而,正是诗人荷马的身影,而不是荷马诗章中的英雄,激发了德里克·沃尔克特的灵感。根据古代传说,荷马出身贫寒,度过了艰难和孤寂的一生。他是住在士麦那(Smyrna现称伊兹密尔)的一个希腊姑娘的私生子,年轻时游历了地中海的许多地方。但当他双目失明,他只好乞讨为生,一边流浪,一边吟诵他的诗篇。有时,他受到款待,但他常常被他所到达的城市驱赶出去;因为他是个外乡人,是个食客,所以被称作"荷马勒斯(Homeros,后人则称Homer——译

  • 标签: 马勒 荷马史诗 加勒比 诺贝尔文学奖 民族问题 长诗
  • 简介:读了2002年第1期上刊登的朱金顺、董大中两位先生评的文章,才知道有出版之事.我也想方设法买了一套.读后,说老实话,心头不免有点异样的感觉.

  • 标签: 鲁迅研究 佚文 书信 文章 感觉 出版
  • 简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汪剑钊教授历时五年翻译的《曼杰什坦姆诗全集》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10月29日下午,《曼什杰坦姆诗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外国文学专家和当代著名的诗人、批评家十余人参与了座谈,列席会议的还有《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等媒体记者。

  • 标签: 诗人 全集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东方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学界围绕《沈从文全集》第21卷《复张充和》一处注释的争论,其焦点在于这信中是否包含有"风怀诗",是否表明沈从文与张充和有暧昧关系。文章梳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进行辨析与求证,不仅探明了这一注释内容的事实真相,而且使我们对于沈从文的人生情怀也多了一份认识。

  • 标签: 《沈从文全集》 风怀诗 沈从文 张充和
  • 简介:日前,辋川书院推出精装典藏限量版《中国80后诗全集》。全书厚达432页,共收入178位80后诗人的1600多首诗歌.其中包括第一次以集体方式参加全国80后诗歌大展的10位台湾80后诗人的作品.是80后诗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集结。

  • 标签: 80后 限量版 诗歌 全集 中国 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