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龙和虎在中国文化上,是神圣和威猛的象征。纵谈龙虎,是五四人自由心态的一种体现。周作人于1927年11月把《自己的园地》等集子以外的文字,收集整理,分别编为《龙集》、《虎集》,并作了一篇两集通用的“序”:

  • 标签: 谈虎集 谈龙集 自己的园地 五四新文学运动 平民文学 扬鞭集
  • 简介:其实真的有这种假象,当我在创作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怪异的想法:面对一只挂满了蓖麻子的话筒;双脚浸在冰湖当中;一个爱好滑冰的中年女子再抱怨天气,湿漉漉的头发披挂下来;最常出现的是站在狭窄的木质讲台上(鞋跟撞击出的咚咚声如同一阵为舒缓紧张的咳嗽)面对一群旱獭讲授火箭喷射器的工作原理。

  • 标签: 创作 工作原理 中年女子 喷射器 蓖麻子 假象
  • 简介:我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到了那里就像走到世界尽头,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背后稀稀拉拉的两三个村子,一条不知修于何年的大渠穿过荒野流向我不知道的远处,很少有水流来。玛纳斯河从村边淌过,曲曲折折流向沙漠。河水是咸的。村里人用含碱量极高的河水浇地,一块好地种不了两年就变成盐碱

  • 标签: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小村庄 玛纳斯河 沙窝 含碱量 水浇地
  • 简介:关于《创造》杂志的创刊和发展,我现在已经有点模糊了,详细的情况,请看我从前写的《创造十年》和《续编》。那杂志最初是以季刊开始的,虽然酝酿了很长远的时期,但创刊号是以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五月一日创刊的,编辑是由郁达夫负责。初版错字极多,后来由我订正了,又改排过一次,并由竖排改成了横排。

  • 标签: 创造十年 改排 五月一日 请看 《创造》 创造社出版部
  • 简介:<正>对于我来说,写作很可能成为我今后的生存方式,因为它对于我的生活已经万分重要。这种转变仅仅是发生在几年内的事情,五年前我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在学生时代,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曾经有过文学梦,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偶尔做过

  • 标签: 文学梦 学生时代 文学爱好者 创作谈 散文化 额尔古纳
  • 简介:<正>主持人:今天邀请各位大师来开一个二十分钟的座谈会,谈谈写真实的问题。列夫·托尔斯泰伯爵,您带个头吧,我们中国读者对您特别熟悉,特别敬佩。托尔斯泰: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的全部作品都是答案,我不想再说了。我想强调一点,对于一个作家,在一切品格中,最不应有的品格就是说谎。主持人:那么请问大师,如果作家自己不打算说谎,别人却认为他说了谎呢?

  • 标签: 主持人 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卢那察尔斯基 说谎者 杜勃罗留波夫
  • 简介:  我是七岁那年上学的,那时候头上还留着一条小辫子,读的自然是和、之类.先生整天板着面孔.书的内容已经引不起兴趣,而教法又是那样古老--只有点书、背书,却没有讲解.老实说,在那些时候,读书简直就是一种苦刑.即便是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还不免要皱眉头呢.……

  • 标签: 谈读书
  • 简介:<正>古人云:开卷有益。这可能是从积累知识、拓展识见、提升能力方面讲的,其前提是理解。书呆子开卷,即使读了万卷书,也未必有益。于其他方面,如健康、快乐、赚钱、当权、事业等,读书之益害,实难一概而论。与体力劳动者和草莽英雄相比,读书人体力柔弱是有众多古今实例作证的,聊斋里文弱书生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这里勿需赘言。即如快乐

  • 标签: 积累知识 万卷书 提升能力 体力劳动者 风雅颂 经济自由
  • 简介:这是一个深秋里最火红的黄昏,所谓火红,是说天空太晴朗了,西下的太阳砸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砸进火海的巨大火球,喷溅出万丈霞光。以往描述霞光万丈,大都指太阳喷薄而出的早上,可是你如果在深秋的黄昏里看过,在深秋晴朗的黄昏里看过,一定同意我的感受,太阳在西天落下时,和从东方升起一样,有着同样的热烈和饱满。它烧红了大地,烧红了山脊,烧红了半个天际。只不过当最热烈饱满的时刻过去,你迎来的不是破晓之后的晨光无限,而是夜幕降临之后的星斗满天。

  • 标签: 太阳 烧红 深秋 地平线 霞光 晴朗
  • 简介:1994年前后,《欲望的旗帜》出版后不久,我就有了写作三部曲的打算。当时的想法既迂阔,又天真,希望用地方志的形式和结构去写一部三卷本的小说。也曾去图书馆翻阅大量方志、逸史和江南一带的民俗掌故,并作了一些笔记,但这部小说一直迟迟没有动笔。再后来,不用说

  • 标签: 三部曲 写作 小说 图书馆 地方志 修道院
  • 简介:有两件事,触发我动笔写这篇小说。二〇〇八年,有两只大鸟在我家的窗前筑了个巢,后来孵出两只小鸟。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能遇到这样的事,实属少见。我把这事说给很多人听。有的人听说后,要我好好保护这四只鸟,我将这些人视为朋友,可以交往。有的人听说后,要来我家中抓鸟,我不同意,同时将他们打入"不可深交"之列,好在这种人极少极少。虽然这种人少,但他们的破坏力强。有天中午,我下班回家,楼梯间看见了几

  • 标签: 小说 楼梯间 破坏力 不同意 触发 交往
  • 简介:写作者应当是个有往事的人。一个没有往事的人,可能不容易成为一个激情的诗人、丰富的散文家、既智慧过人又傻得可爱的小说家。一个不珍惜往事的人,可能是个心灵生活平淡且缺乏深情的人。写作,很可能是你与“往事”打交道。

  • 标签: 创作 心灵生活 写作者 散文家 小说家 诗人
  • 简介:周作人的颓废观是建立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的,他所言说的颓废在我以为是一种生命的极致,是超越了一切文明与束缚的无遮掩、无伪装、无面具的人性本真状态。

  • 标签: 散文 随笔 当代
  • 简介:一路捡拾这上天洒落的菩提,在一场关于灵魂的修行里,且行且歌。——题记文学照亮生活,每每看到这句话,内心的感激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但是在这里,我不想写下赞美的词语,只想在朴素回味中重新感受这精神力量。2016年,因为生活的诸多不顺,阴影、痛苦和抑郁接踵而来。当时发给《甘宁界》的几篇散文是写在稿纸上的。每到伤心之处,稿纸

  • 标签: 创作谈
  • 简介:文学于我是神圣的,却也是离我最近的。我敬仰它,亲近它,感受它,创造它,我想提升它。我热爱文学一如我热爱生活一样,阳光,炽烈,纯粹。想走更远的路,所以我努力地把触角伸向生活的纵深处,伸向心灵的柔软处,捕捉周边一切细微的变化和生命的律动,尽可能记录身后歪歪斜斜的脚印,试图让它扯成一条直线,让我清晰地看到来时路。我的心很小,小的只够装得下我的喜怒哀乐;我的心很大,大的能装得下天下苍生。而文学给了我这一切的可能性,让想象和实践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在我的内心亮起了一盏灯。

  • 标签: 创作谈
  • 简介:说几句家长里短的话,一个人的成长,或者说是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其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应该是来自他的家庭。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教育或者是影响其实是最重要的。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咬人的狗,往往是那种受过虐待的,或者是无缘无故受到过暴打的。仇恨的种子是来自外部,而不是由自心萌发。《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有道理的。一个人慢慢变恶,或变得十恶不赦,是有原由的。一个人慢慢成长起来,忽然变成了我们都想不到的那种样子,我们吃惊,我们不解,其实只要我们好好分析一下,还是能够找到原因的。

  • 标签: 《镜子》 创作 人的成长 家庭教育 《三字经》 个人
  • 简介:<正>一《聊斋》问世之初,即有轰动效应:“士有口,道《聊斋》;士有目,读《聊斋》;而士之有手与笔者,亦莫不唯《聊斋》之文体是效。”(赵苕狂《聊斋全集序》)与此同时,也即有对其“疵病”的尖锐指责,四库全书主编之一的纪晓岚说:

  • 标签: 知识分子 复杂性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古文观止 少年
  • 简介:一一部作品写给什么人看,就决定了这部作品的价值.写作有时就像演戏,演戏时戏子一面作戏,一面会琢磨下面观众的反应,观众是些什么人,什么教育背景,什么趣味,反应是冷淡,还是热烈,或者太过热烈,都会直接影响台上戏子的发挥.大都市的交响乐团如果到县镇上演出,演员的注意力是会分散的,因为老担心会被无端响起的掌声打断,这当然不能怪谁,这里有一个相互习惯的问题.

  • 标签: 写作自由 自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