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长江文艺》1957年1月号以“诗专号”面世,在全国文坛引起了颇大反响。当时我调入编辑部不久,躬逢盛事。编辑部同仁都各自忙着,交给我的任务是到武汉大学中文系组稿,“诗专号”要发几首旧体诗词,因此特别叮咛要有刘永济、沈祖芬的作品。我先去刘永济先生家,在校时素闻弘老学风严谨,文格矜持,他的国学著作多达数十种,但获他同意出版的甚少。他保持着中国学界那种“多闻缺疑,慎言其余”的古老传统。弘老正伏案工作,见我去了,非常热情,一边让坐,一边搓着手说:听说你调回武汉了,这很好,这很好,以后可以多见面了。他是省文联副主席,作协理事,便问了许多文艺界的事,我趁势宣传起“诗专号”,并提出惠赐词稿的要求。他一听便欣然应

  • 标签: 刘永济 组稿 知识分子 旧体诗词 编辑部 专号
  • 简介:1983年,离开亲手创办三年的《散文》月刊,我回到书稿编辑室。说'回到'有些牵强,《散文》月刊创办之前,百花文艺出版社还没有复牌,我所在的文艺组隶属于天津人民出版社,这个建制随着'百花'复社已经取消了。百花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文革'前,出版社和杂志社都是各自独立的,分工很严格。比如天津的《新港》文学月刊,由市文联主办,出版社单纯出书,没有哪家出版社自己办刊物。出版社按照书稿的类别,分为若干编辑室,组成一个

  • 标签: 失败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