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一想起日本,就会想起池尾寺,想起禅智内供的鼻子。那是1982年的秋天,我在重庆第一次读到芥川龙之介的《鼻子》。从此,我怀着复杂难言的心绪开始留心日本

  • 标签: 日本 《鼻子》 芥川龙之介
  • 简介: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师承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竹青》,通过比较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太宰治甘拜蒲松龄为师,在忠实继承蒲松龄的文学精髓、灵活运用他的创作手法、全面沿袭《聊斋志异》构思技巧的同时,为文学宝库增添了新光异彩,也为蒲松龄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使蒲松龄文学在日本文坛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太宰治不愧为“古为今用,中(中国)为和(日本)用”的典范。

  • 标签: 聊斋志异 竹青 蒲松龄 中国古代文学 太宰治 日本当代文学
  • 简介:曾读明末澹生堂主人祁承(?)的戊午(1618)日记,写到他八月初渡钱塘江,十二日在省城杭州逛书肆,当日大购书十六种,其中包括宋人方斫的《方秋崖集》和明人李文凤的《越峤集》,后者“载交南古今事甚悉,得之欲舞”。不禁会心一笑:爱书心境,古今一也。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外出访友或寻书,大多乘小船一叶,携苍头一名。买到了珍本秘籍后,回程时兴奋难耐,还在微微颠簸的船舱中。

  • 标签: 秋崖集 文凤 雅虎 澹生堂 唐宋八大家 爱书
  • 简介:摘要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进行电视试播,是亚洲地区最早进行电视播出的国家,随着日本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比例日益增加,电视开始关注老年受众群体,尤其是在对老年受众视听调查方面,日本NHK放送文化研究所每年会进行两次全国性的视听调查,每隔5年进行一次“日本人与电视”的调查,尽管都是面向全国,但是老年受众成为视听调查的主要对象,也是日本电视主要的受众群体。

  • 标签: 日本 老年电视 视听
  • 简介:一太宰治将自己的小说称为"私小说"。荒木经惟将自己的写真称为"私写真"。那么,我们的一个思虑是:既然有私小说,有私写真,那是否可有个叫作"私春画"的,在枕边慢磨撕糜?这就想起葛饰北斋,这位日本浮世绘春画大师说过的一句话:"裹挟着人之精魂,欢快地飞向夏天的原野。"

  • 标签: 春画 葛饰北斋 私小说 浮世绘 太宰治 原野
  • 简介:摘要平城京(奈良)是公元710年至784年日本的都城,是模仿当时我国唐代首都长安城建设的条坊式都城,平城宫则是当时日本的皇宫。日本恒武天皇于公元784年将国度迁离了佛教盛行的平城京之后,昔日的都城逐渐衰败,变成了农田。江户时代末期开始在数代有志之士的努力下,平城宫遗迹被发现并开始发掘、保护与重建。重建了大极殿与朱雀门的“平城宫迹”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平城宫迹”作为日本宫殿遗址保护与重建的代表,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平城宫迹 文化遗产 规划活用
  • 简介:前几年,“三行情书”作为诗歌领域的一股“新鲜血液”在我国网络上掀起“千层浪”。殊不知,这种新型现代诗歌源于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创作年龄层的跨幅较大,三行情书的创作水平亦是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好多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笔者对近年来在中日网络上形成热潮的“三行情书”进行甄别,筛选出堪称“三行情诗”的优秀作品。之后对其进行对比研究,试探讨两国“三行情书”创作的不同之处。最后,笔者以翻译美学原理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飞白先生提出的“风格译”译诗方法论,对甄别出来的“三行情诗”进行翻译初探。虽然目前国内对于这一新型诗歌样式的研究尚少,但作为现代诗歌领域的一股“新鲜血液”,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将优秀作品进行译介。这样,方能使现代诗歌这条大河不致枯竭,源远流长。

  • 标签: 三行情书 风格译 接受美学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