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  首次在(那时叫)发表作品,是1990年2月.当时,收到刊有我和两首拙诗的1990年2月号,我仔细端详,翻来覆去阅读,像拣到了一个金娃娃,硬是激动了好几天,疯狂了好几天.对于我这个从小便喜爱文学,连做梦都想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的文学青年来说,第一次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能不激动、能不疯狂么?……

  • 标签: 发表之后 诗歌发表
  • 简介:云林鹅是倪云林的拿手好菜,好吃,用蜂蜜做调料,上蒸笼蒸熟,滋味好得没话说,才子袁枚尝到后大声叫好,把它记入《随园食单》。除了烧鹅,倪云林还会做酒煮蟹,风味也独特,如此品位的丹青高手,难怪经手设计的狮子林居于苏州园林之首了,狮子林的园林艺术,也就是他的一道拿手菜吧。

  • 标签: 文章 寂寞 《随园食单》 苏州园林 园林艺术 倪云林
  • 简介:穆干事与机要处方参谋一起吃夜宵,彼此都很投缘,气氛自然蜜水一样乐融,觥筹交错间获知一条惊天消息:自己所在的宣传处要与保卫处合并了,这次精简整编,省军区政治部也就动了这两个处。嘿嘿,真是怕什么便会来什么儿!

  • 标签: 理论文章 精简整编 保卫处 政治部 省军区 参谋
  • 简介:老十字街百货大楼的转角处,有一个卖福利彩票的电脑售票点,上个月接二连三地中出两注三万多元的大奖,这段时间生意就特别兴隆,一天到晚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头,都指望撞上大运发点歪财。

  • 标签: 文章 百货大楼 电脑售票 福利彩票 生意 时间
  • 简介:  月白风清的深秋,孤灯独明的时刻,夜已阑,人未歇.这在我,已成惯常,这在我,是灵魂出窍可以尽情邀游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最佳时刻.……

  • 标签: 沧海文章
  • 简介:前线话剧团演出的《宋指导员的日记》,接触了部队当前的实际生活,剧中的人物比较生动、真实,尤其是指导员宋春阳这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中全会开过之后,党风、民风有所改变,但要达到根本好转,摆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面前的担子是十分沉重的。《日记》正是让宋春阳在这沉重的担子面前,充分地显示了他的性格。他对革命事业的无私无畏,对不正之风的坚决抵制,对同志的赤诚宽厚,对爱情的严肃认真,处处体现了他这个共产党员如

  • 标签: 发表剧本 希望发表
  • 简介:《县委书记失踪了》是孙建邦的处女作,但出手不凡,是一篇好小说,在约匕京文学》随咐的评论中,白连春先生认为小说的成功在于“技术”,在于“成功地塑造了赵毅豪这个好县委书记的形象”,在于作者“几十年来对人生的思考”。白先生所说的虽然不无道理(尤其是最后一点),但却不够准确与清晰,因而值得再做辨析。

  • 标签: 人情 文章 县委书记 小说 先生 人生
  • 简介:长安西北的茂陵原先只是一片荒原,自建元二年开工修建皇陵以后,这里就日新月异地繁荣起来。陵墓的主人是刘彻,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他登基时才17岁,但从18岁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一直修了52年才派上用场。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这项记录几千年一直无人打破,可见"千古一帝"并非浪得虚名。和平年代,皇陵是天底下最浩大的工程,据说开支为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把全国三分之一的钱都砸在这里,还能不砸出点声响来?皇上是个喜

  • 标签: 两司马 刘彻 出点 三分之一 富人区 太史令
  • 简介:2004年是又一个甲申年!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同时也不能不想到姚雪垠的《评〈甲申三百年祭〉》,于是乎增强了编辑一本六十年来关于《甲申三百年祭》风风雨雨的文集的决心,和有关部门及有关同志经过几番讨论,定名为《"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5月正式出版,向国内外发行。

  • 标签: 姚雪垠 《甲申三百年祭》 人民出版社 谈话 甲申年 郭沫若
  • 简介:一空中,敌机的炸弹不时扔下;地上,通货膨胀,物资短缺。生活在嘉陵江畔的文人挣扎着,喘息着。许多年以后,那个生于1938年,也就是日本对陪都重庆无差别轰炸那一年的日本学者前田哲男,写出了一本研究二战时期战略大轰炸的书——《从重庆通往伦敦、东京、广岛的道路》。

  • 标签: 文章 日本学者 陪都重庆 通货膨胀 二战时期 大轰炸
  • 简介:近些年来,由于道听途说,我多年未离书,因而对于书略有所知,就陆续有人找上门,求为他(或她)的大著或小著写序。我一时也个人述信压倒自知之明,忘其所以,就提起笔写。而成篇之后,真就爬上大著或小著的雄文之前,得附骥“首”以传。传者,传名也,可否也算作好事?幸而也常常,自知之明抬头,赶走了个人迷信,于是恍然大悟,是这序文小店应该及早歇业。而万没想到,恰在此时,传来钟叔河先生的雅命,让我给读者谈谈周作人的文章。我大吃一惊,并继以惶恐。所以然者,

  • 标签: 周作人 周氏 自知之明 人文主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个人迷信
  • 简介:北京大学教授潘维的《核武时代的意识形态》(载《天涯》2008第三期)一文(以下简称潘文),立论宏阔,气势磅礴。

  • 标签: 潘维文章
  • 简介:忍的境界忍是一种传统美德还是一种民族劣根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是把它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来谈论的。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那是为了有朝一日,“三千越甲可吞吴”;韩信在穷困潦倒之时可以忍胯下之辱,那是为了日后出人头地。

  • 标签: 张居正 廉洁自律 文章 苏轼 童子 父亲
  • 简介:夜色闯入群山,黄昏和我茫茫的心事在它粘稠的伤感中后退,最后只剩下一座疲惫的村子,混淆着鲜艳的星光和狗吠,将大地笔直地引向另一个不会有太多改变的黎明。多少年来,我居住的那个村庄的人们一直都在重复着这样的命运,无法改变,一个身体隐藏着另一个身体,一个夜晚翻过另一个夜晚。其余的生活差不多都是围绕着庄稼和各自

  • 标签: 日出 身体 生活 故乡 灵魂 眼睛
  • 简介:《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创刊。在2008年6月20日,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对报社工作人员发表了一篇讲话,提出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标签: 《人民日报》 文章 新闻宣传工作 正确舆论导向 1948年 2008年
  • 简介:记得在公元1995年底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广东现代革命作家研究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文联联合举办的《欧阳山(一代风流)的典型性格座谈会》上,著名的文艺理沦评论家郑伯农先生的一首贺诗,不但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而且引起了我的深思:“连绵风雨记征程,道德文章照后生。漫道夕阳追逝水,期颐一啸铁铮铮。”我分明地感觉到诗中有一种让我引为自豪的东西,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自勉自励的压力感,尤其是“道德文章照后生”一句,当时更是让我回味了许久。不想5年后,当我再次飞抵广州时,竟是站在了外公的遗像前!抚今追昔,哀思无限的我,不由得又一次想起了那句诗——“道德文章照后生”,它让我在痛楚中思路悠悠,又想起了多少亲切的往事!

  • 标签: 欧阳山 文学研究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作品 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