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我去了一次安阳。去的时候没什么目的,只是想去看看出土甲骨的殷墟。没想到这次安阳之旅让我产生了写一个长篇小说的冲动,把我拖人五年的艰苦写作历程。

  • 标签: 长篇小说 发掘 2010年 安阳
  • 简介:2010年我去了一次安阳。去的时候没什么目的,只是想去看看出土甲骨文的殷墟。没想到这次安阳之旅让我产生了写一个长篇小说的冲动,把我拖入五年的艰苦写作历程。安阳让我兴奋不已的不止是有三千年历史的殷墟,主要的还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群中国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对安阳的发掘过程。这是中国的学者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的田野考古。那时中国处于政治混乱、国力薄弱的时期,工作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卓越成果,尤其是在抗战即将全面爆发的1936年发掘出了H126号灰坑的甲骨宝库。

  • 标签: 历史语言研究所 现代科学方法 灰坑 田野考古 殷历谱 冥冥之中
  • 简介:钻进悬崖下的山洞,去寻找历史遗下的馈赠。我叩问苍老斑驳的石壁,来聆听祖先幽远的声音。

  • 标签: 考古发掘 刀币 石壁
  • 简介:摘要中国是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各族人民为国家创造出珍贵文物,保护文物目的是更好的传承国家文化,见证国家历史进程,促进人民共同发展。文物是人类进步的历史信息,承载着极高历史价值,所以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引起了人民重视。通过分析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作用,发现目前考古发掘现场在文物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 标签: 考古发掘现场 文物保护 措施
  • 简介:为了配合214国道改扩建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5年1月21日,由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金龙先生领队,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大理市博物馆、保山市龙陵县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参加,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城遗址的南北城墙的中段,也就是214国道改扩建后要穿过的范围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又有新发现。

  • 标签: 云南 大理市 太和城遗址 南北城墙 考古发掘
  • 简介:摘要俗称“锄头考古学”的田野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古物鉴玩观赏的著录向科学的文物科学转变,但由此也引起了公众对“田野考古”与“探宝”两个概念发生了混淆,田野考古并不是单纯的探宝,也不是神秘的探险,是对古代人类历史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本文通过笔者近些年对田野考古学科的学习以及参加的田野考古实践,对田野考古工作发掘、保护以及公众参与进行一些探讨。

  • 标签: 田野考古 发掘 保护 公众参与
  • 简介:李锐的《旧址》(1992)和《银城故事)(2001)是当代中国以革命为题材的新历史小说中的佼佼者。本文讨论李锐如何从历史主义立场强调历史的具体性、独立性和开放性。这种历史主义立场使他在《旧址》中不仅呈现了历史的多面性和流动性而且还揭示了极端革命的真相及其荒诞,暴露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根本差别。在《银城故事》中这种历史主义倾向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减轻创作主体对历史阐释的干扰的同时,李锐着眼于银城的具体物质人文环境,揭示出在这种具体环境中发生的反清革命既没有社会基础也没有社会影响。《旧址》与《银城故事》之间的区别体现出李锐如何在革命逐步失去意义的环境中用不同的方式看待革命。

  • 标签: 李锐小说 革命 真相 历史主义
  • 简介:受文学史书写影响,一般认为郭沫若《女神》是现代文学史上书写最为丰富的诗集之一,它标志着白话新诗的伟大开端。也是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代表作。现代文学史书写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时间段中基本上持同一论调。与此同时,《女神》集外诗作及相关史料的发掘却在这一历史时段中默默地进行着,新的观点、材料、论断不断更新,遗憾的是却没有能及时影响后来的现代文学史书写,是一个带有滞后性、不平衡性的现象。

  • 标签: 文学史书写 《女神》 郭沫若 早期新诗 发掘 诗作
  • 简介:诗人西川在《书籍》一诗中曾说过颇具经典意义的话:"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的确,宏大历史总是删繁就简,只关注那些功勋卓著、声名赫奕者或大奸巨恶、遗臭万年者,仿佛浩浩历史长流

  • 标签: 中篇小说 中国农民 盲人 底层 历史 民间